提及作家諶容,也許有人對她本人印象不深,其長子梁左、次子梁天、女兒梁歡似乎都要比媽媽出名。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諶容以一部中篇小說《人到中年》享譽文壇。此小說經改編后同名電影上映,潘虹憑借此片的陸文婷一角,首次成為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1978年,春回大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到來,我滿懷喜悅地寫完了中篇小說《永遠是春天》。當時我在文學界誰也不認識,只認識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就把書稿交給了編輯部的老孟同志。因為字數不夠長篇他們不能出版,可是,老孟同志并沒有把稿件退還我,而是積極地四處為這篇小說找出路,結果找到了上海復刊不久的大型期刊《收獲》。
小說稿放在了主編巴金同志的案頭,同時也有人報告主編,這個作者“文革”中出版過兩部長篇。這個小報告顯然對作者是極為不利的,幸而巴金同志沒有理睬這些閑話,甚至沒有讓作者修改直接就刊登了。從此,我很幸運地成為了《收獲》的作者。
特別難忘的是這篇小說發表之后,巴金同志聽說這個作者在扣著工資的情況下進行業余創作,就趁來北京開文代會之機,讓他的女兒、《收獲》的執行主編李小林同志到作者家中來看望。記得那天我的三屜桌上是寫了三分之一的《人到中年》手稿,她看后非常熱情地鼓勵我快寫下去。她的突然來訪給我全家帶來的驚喜可想而知。從那以后,四十年間她不僅是我的責任編輯,更是患難與共的摯友。直至今日,當得知我還沒有出版過文集時,她也是百般地關懷安排,促成了《諶容文集》的出版。
1980年我的中篇小說《人到中年》發表之后,北京市委由宣傳部補發了我的三年工資,并把我調入北京市作家協會成了一名專業作家。
從此,我名正言順地走上了創作之路。人的一生中,個人的興趣愛好能與謀生的職業相結合是大幸。還是我運氣好,這飛來的幸福我得到了。寫作這個職業的特點是不受年齡的限制,無所謂退休,只要你有興趣有精力,想寫你就可以寫。明年我84,定要寫上幾篇,不讓光陰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