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了,又該進行總結和展望的時候了。告別了奇幻的2023年,又迎來了更魔幻的2024年。在此也聊聊自己2024年計劃要出的產品,希望大家喜歡!
二、功放:一套旗艦大功率功放,以及一臺配套的、野的前級
自己的這臺后級功放從去年3月開始做,也就是自己的A500,功率為500瓦8歐\\1000瓦4歐。準備一步到位,干到頂,我猜這個功率除了百萬級那種貨,基本上可以說是無箱不能推好了。它采用了5對安森美的金封管(這大約也是這個功率下最少管子的后級了吧,管子越少,聲音就越容易調好)。采用和A300類似的超甲類電路,它的優點是在低功率下工作在甲類狀態(A300在10瓦以內是工作在甲類狀態,A500大約是20瓦以內),在中高功率輸出時會自動切換到AB類狀態來保證充足的驅動力。因此,它同時具有甲類的音色和甲乙類的驅動力。缺點是設計和調試要困難很多,成本也會高不少。
一開始準備把兩個聲道做到一起,這樣成本可以更低一些,還少根電源線,而且這樣做還可以進行橋接:就是如果覺得功率不夠,橋接可以讓功率翻倍(但推低阻音箱不行)。搞好后,樣機于8月上海展時送到,就是下圖左下那臺大家伙。不過,首版俺們只試用了十分鐘就否了,直接踢了回去。聲音還差得遠,音色差了A300許多,推力也不足,甚至感覺連A300都不如。因此只試聽了十分鐘,就沒有再聽下去了。
原因也很簡單,橋接功能的加入帶來了太多弊病。同時,把兩個聲道做一起,左右聲道干擾就很難杜絕。當然,這里的意思并不是真做不好,抗干擾需要一系列措施,有些還犧牲音質,所以做好不僅成本高,還非常困難。獨立開來才是正確玩法。當然,變壓器功率不夠也是原因之一。所以,處理措施就是,重新做,取消橋接功能,重新定制變壓器,分開成二個聲道。
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半年過去了,樣品還在路上,我猜三月能拿到不錯了。按我的尿性,不這樣往返過三五次是過不了關的。基本上,本來準備上半年的,現在看來下半年能出不錯了。上圖下邊的就是A500的原型機,非常夸張的體積,以及重量,我一個人根本就搬不動(超過100斤了)。而且邊上還擱手,很難搬。上面那臺是朋友的爭先牌電源濾波器,效果非常非常好,型號是3200,價格是幾百元。貴州電子研究所里的人搞的,效果極好,銷量極……差。基本上沒聽出來動態有壓縮,而且高頻還變得更為柔美了。同時體積小,價格便宜(相比于我的隔離變壓器)。燃鵝,當然想去買時,結果人家早停產了,庫存也賣完了。然后我買了他的1500款,結果差得遠。不做推廣,再好的東西也賣不出去。
當然,后級都這么高端了,出一臺配套的更高端的前級是必須的(雖然個人對自己的雨前級一向非常滿意)。不過,自己對膽前級其實并不是多熟悉,想試過幾種,都被玩膽前級的朋友勸退。而晶體管的前級試過兩次,都感覺不滿意,這件事眼看要黃。不過,廣州展時玩膽機多年的朋友昌哥推薦我可以試試他新做的前級,如果覺得好的話,可以跟他合作推出一款。于是裝上一試,感覺那是相當不錯。于是廣州展就一直用的昌哥的前級搭配A300來推NS19,就是圖中最上面那臺樣機。
展會上聽了三天,再加上前來試聽的網友,基本上就沒的挑出它的刺來。總體來講,昌哥這臺前級的聲音相比雨前級低頻更加厚實,而高頻更為柔和耐聽。昌哥介紹說它的電路是他自己搞的,用了三只膽,電路和雨的有點類似。這個嘎嘎好,俺正缺一臺呢,這不正好有臺湊上來了,俺并不介意。于是展后就聯系昌哥送臺樣品來仔細再評估一下,畢竟展會上是沒法仔細試到各種情況的。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昌哥,一位玩了很多年的膽機的老燒友,發燒水平很高,做膽機更高,聊起膽機來可以跟你聊三天三夜,水平高得我只能仰望(都聽不太懂,太專業了)。他自己做過多臺膽機,在燒友圈算是小有名氣,很多燒友都找他訂。前級對他只能算是小菜了。也算是在茶余(他正業是賣茶的,跟我很類似,我正業是做音箱的)飯后用自己的愛好掙點煙錢。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發燒觀高度相似,聽的音樂也都是古典人聲啥都聽(他有一間屋的CD黑膠,全是好東西)。而膽機是最適合個人制作的了(很多頂級的膽機都是私人制作的,比如老葉),因此我私毫不嫌棄(雖然自己的產品一直堅持在最專業的廠里代工,不過這個可以例外下)。展后就立馬安排他送臺樣機過來聽聽。希望能彌補自己剛好缺一臺膽前級的空。
不過,昌哥后面的送樣被我一耳朵否了。倒不是聲音有問題,聲音還是那聲音,但噪聲也很大,展會上聽不出來,我聽音室就是一耳朵。當然還有其它小毛病,比如外觀、細節這些。這個也算是diy普遍存在的問題了。做一臺兩臺沒事,但批量做成品牌是不行的。所以,和后級一樣,秒退(當然不是真的秒,還是聽了一兩天的,相對于俺開發產品來說是秒)。仔細溝通后,新的送樣包括改進接地、提升工藝、更換外殼和用料等一系列措施。過了兩個月,新的樣機送來了。外觀長得這樣:
看著這個外觀,我不由得笑了。怎么說,畫虎畫成了貓,弄成了四不像。各種元素都有,啥都想要,結果啥都沒搞成那種感覺。還貼心的在中間貼了個標,結果似乎更難看了。最難看的是中間那個開關,黑乎乎像個媒婆痣。然后我就把這個外觀上了我的QQ和微信群,不出意外收獲了統一的差評。但說實話,很多元素都是很好的,錯的是用錯了和長錯了位置。
說聲音說聲音,相對雨前級而言,聲音的話中低頻厚實,中高頻更柔順好聽。不過,到晚上直播的時候,我們還是聽出來的問題,就是低頻過厚讓很多音樂糊了。因此,減一些低頻是必須的。除此以外,其它的毛病我就沒有挑出來了。
又一次秒退。這次要改的是外觀和聲音。看到這里看官能大體上明白做好一臺機器的難度了吧,這還不是自己重新來,而是用朋友已經基本完成的設計。不過這次很快,因為外觀這個事肯定只有明年再說了,所以很快昌哥就用同樣的外殼重新做了一臺送了過來。外觀的話,我自己畫了幾種,但基本都否了。一怒之下,干脆建議直接搬南瓜的設計好了,咱們直接山寨外觀,偷懶。只把logo和型號換了算了。不過,后面還是不想這樣,雖然這樣也有很多人喜歡,但實在有些丟人。所以最終的外觀還在想,有些草稿了,但最終還沒定。
后面這版的聲音就完全沒有問題,幾個常用詞形容完畢:三頻均衡、低頻質感量感剛剛好、高頻細膩柔順。相比雨前級而言,提升了小一檔。雨前級自己做過些比較,已經算是萬元內少有的前級了。這臺的聲音個人覺得基本上到頭了,再提升價格就要飛天了。
按說應該露點內部照什么的,但自己打開來看了一眼,就放棄了。這就是膽機和石機的區別,膽機內部真沒有什么內容,做得好膽機電路都很簡潔,越好越難看。石機嘛,其實也差不多,但規整的電路板,密密麻麻的元件,很容易唬著人(尤其是初燒小白)。不過,其實哪怕是內行,都是沒法通過看內部看出機器的優劣的,最多不過是能看出用料和工藝水平。但決定聲音的,主要仍然是設計和調試。實際上,頂級的元件和普通的元件,外觀也根本看不出來,你得湊眼前去看才知道。好吧,說實話,這臺前級內部手工搭棚焊的,用料工藝看起來就一般,沒法開腦放,哈哈。
原來昌哥用了一個什么5C21這個型號,據稱是西電的,有情懷。我暈!而我想的是叫Chang Song,昌歌,或者直接叫Chang,但感覺容易讓人產生不健康的聯想:一臺叫昌的前級,哈哈。后面又打算叫雨II,但似乎也不太對,因這它明明不是雨的改進版而是一臺全新的機器,況且它還不是我搞出來的。經過群里激烈的討論,最后自己決定叫“露”好了,英文叫Dewdrop。雨露,一看就一個系列的,也讓人很有美感。
總之,今年(2024)的功放產品重頭戲算是定了,一臺前級(和昌哥打伙出),一對500瓦8歐的超甲類單聲道后級。價格嘛,是不會便宜的,至少是A300套的2倍起了。聲音水平當然會更高一級,推力嘎嘎到頂,不會留余地。旗艦級了,以后估計不會再出比它好的了。
寫完這篇文章,剛好是農歷的新年!祝看到這里的朋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多多發財!家庭幸福美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