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曉偉
見《紅樓夢》第一回,按書云:……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甲側(cè):本名。】
可見,《紅樓夢》本來的名字叫《石頭記》。按照當(dāng)今紅學(xué)界的說法,1784年夢覺主人為《石頭記》作序的時候,才將書名最終命名為《紅樓夢》。
不過,我們從脂硯齋所批的“本名”二字,就不難看出《紅樓夢》在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好幾個名字了,夢覺主人并非首創(chuàng)。
就寫在《紅樓夢》第一回的文本上: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孔梅溪題曰《風(fēng)月寶鑒》。后來曹雪芹則題曰《金陵十二釵》。以上這幾個名字都是《紅樓夢》的別名。
那么,書名《石頭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回答是:《石頭記》其實是指《寶璽記》或《傳國璽記》。
經(jīng)過一年多的反復(fù)推敲,我認(rèn)為《傳國璽記》或許更貼近《石頭記》的本義。
因為《紅樓夢》以傳國璽為穿線,寫的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傳國璽的化身)下凡,投胎到賈府(大清皇宮)。神瑛侍者變成了賈寶玉投胎轉(zhuǎn)世。他游歷了一番皇宮,最后重新變回了石頭,將在皇宮里的所見所聞(清宮秘史)刻在了石頭之上,流傳給了后人。
在清末民初多位紅學(xué)大師指出了賈寶玉其實是傳國璽的化身。由此可見搭建在江寧曹家之上的曹學(xué)是非常荒唐的。如:
晚清·孫渠甫《石頭記微言》:“在書底言,上,寶玉為寶玉,是天子;下,寶玉即寶玉,傳國之璽。”
晚清·孫靜庵《棲霞閣野乘》:“寶玉非人,寓言玉璽耳。著者故明言為一塊頑石矣!”
民國·蔡元培《石頭記索隱》:“寶玉者,傳國璽之義也。”
經(jīng)過筆者更加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賈寶玉實際上并非秦國的那枚傳國璽的化身,竟然是大清國“乾隆二十五寶”里那枚青玉質(zhì)“皇帝之寶”的化身!這是清朝四大傳國璽其中的一枚!
想來,秦國的那枚傳國璽失落了之后,乾隆皇帝為了顯示自己是“皇權(quán)天授、正統(tǒng)合法”登基的,才一口氣欽點了四枚“傳國璽”,為自己壯膽。真是多多益善了。
更驚人的,還遠(yuǎn)不止這些。在《石頭記》一書中,“林黛玉”和“薛寶釵”等等金陵十二釵、副十二釵竟然全部都是“乾隆二十五寶”的化身。
所以你若說《石頭記》是指《寶璽記》,也沒有錯。
更多大清宮闈秘史的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林黛玉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新紅學(xué)大廈轟然倒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