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人日節”大年初七是“人日”,據中國的傳說故事里所述,當女媧造人的時候,她在正月的前六天先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至第七天時才造出了人,所以在正月初七這天即成為了人類的生日了。
中國的民俗活動歷史都是豐富多彩,極具中國特色,每至中國傳統節日都會有著對應的風俗,農歷新年中,每天都有不同的風俗,比如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日的雞、狗、羊、豬、牛、馬,人日,也會對應著不同的民俗,民間在這一天有“5要吃”、“3不做”,做到這些,龍年人和家興旺
1、撈魚生
撈魚生原本是流行廣東、南洋一帶的風俗,尤其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中最為流行,現在很很多城市的餐館中會效仿,來一個撈魚生來圖一個新年一年步步高升。
撈魚生又名七彩魚生、撈起魚生或撈生,里面有魚生、胡蘿卜絲、生菜絲、西芹和藍包菜絲等多種食材,將所有食材放在一個紅色大碟子上,七彩繽紛,大家在吃撈魚生時要一邊撈一邊喊:“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在吃撈魚生時要越撈越高,這樣的話是預祝新的一年七彩燦爛,蓬勃興旺。
2、七彩羹
七彩羹從字面上也可以看得出來,由七種不同的顏色的蔬菜做出來的菜羹,在舊時的傳統里說在大年初七的人日吃七彩羹,可以去除邪氣,討來吉兆。雖然說七彩羹要用七種不同的蔬菜,但因為地方不同,每一個地方選用的七種菜都是不一樣的:
潮汕一帶的七彩羹用到的菜是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
而福建的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
這些菜也不簡單的出現哦,它們都有各自代表的寓意,比如芹菜和蔥寓意為聰明,蒜寓意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
3、吃面條
大年初七很多地方會吃面條,面條直直順順的,寓意長長久久,而且中國人過生日時都會來一碗面條,取意長壽。都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而且初七又為人日,吃吃面條用來祈福生活美好。
4、人口饃
大年初七吃人口饃是流行于山西晉城一帶的風俗,在這一天,晉城一帶的人們會在這天蒸一個特殊的饅頭,這個饅頭會在中間加入制錢,而且數做到正好多家里的人口多一個,如果吃能吃到夾著制錢饅頭的人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5、攤煎餅
在民間大年初七還要 吃春餅卷,類似于盒子菜那樣的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既然初七是人的生日,在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在這一天也要有所禁忌才能在新的一年里順順順當,所以在這一天有三件事情不能做,第一是在少罵人吵架,老人說在正月里和和氣氣,吵架罵人會敗興一年。第二是不要換洗衣服被子,第三是家里有喪事的人三年服喪期不要去人家拜年,因為這么做的話別人會非常忌諱,覺得帶來了晦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