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們新年好呀~
這個春節大家過得開心嗎?
本人又執行了一套一年一度的春節保命流程——
1.智斗七大姑八大姨的“關心”,并謊稱工作還行,對象會有的。 2.在小侄子演技生硬的一句句“使不得”之下毫不費力地往他兜里塞了一個紅包。 3.在親戚們和去年一模一樣的寒暄聲中拿起幾個砂糖橘。 4. 悄悄退回我清靜且溫馨的小豬窩……
閑來無事,打開朋友圈,這才發現古人們這個年過的……
和我一樣一言難盡吶!
你以為這是一首peace&love的新年小詩?
nonono!里面可藏著不少王哥的小心思!
這首詩創作于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春節,此時的王安石剛當上宰相不久,開始推行新法。
大過年的,王哥見家家戶戶都忙著過節,一派喜氣洋洋的氛圍,不禁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
信心滿滿的王哥一下就嘚瑟了,他寫熱鬧的節日氛圍,也寄托著自己對變法勝利、百姓生活改善的期許。
所以別說是老板叮囑過年改方案啦,王哥自己再加七天班可能都樂此不疲呢!
沒想到吧,《守歲》又又又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
此時是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蘇軾在鳳翔簽判任上,而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
到了春節,他沒能如愿到京師與弟弟和父親團聚,于是思弟心切的蘇軾哥哥一口氣寫了三首詩寄予弟弟蘇轍,《守歲》就是其中一首。
《守歲》用細膩的筆調講了大家伙過年的熱鬧情境,也略顯沮喪地記錄了人們在除夕夜為逝去的年歲傷感的情景。而到了末尾,誒,又是原汁原味的豁達“配方”——
蘇軾筆調一轉,積極奮發,勉勵弟弟與自己共惜年華,整首詩明亮指數提升1000000%!
陸游的除夕夜很是靜謐祥和呢——
1.看雪。
2.感恩老天奶在除夕夜下雪,“瑞雪兆豐年”,預示來年的豐收。
3.倒了半杯屠蘇酒準備微醺一下慶賀新年。
4.想了想還是先點上小燈寫迎春的桃符吧~
ps.代寫桃符僅為節目效果,請勿上升陸游本人呦!
這首詩作于開元十五年(727年)春節,年近四十歲的孟浩然將要到長安考公務員。一想到年近四十還沒班可上,老孟就愁得很。
末尾寫的“共說此年豐”,老孟不僅在期許來年的農田豐收,也在悄咪咪企盼著長安赴試能有一個好結果。
當然啦,老孟依然是妥妥的種田文男主。他在這首詩里記錄了自己與農民共同勞作的情景,也表達了自己對農事的關心和重視、對鄉土田間的深厚情感。
因為眼病發作失眠,“被迫守歲”,因為年紀大了忍不住在春天到來之際傷心,想到除夕一過天一亮自己就成了六十歲老頭,更傷心了……
白居易爺爺(bushi)本就是一位性格敏感且生命意識特別強烈的詩人,據粗略統計,在白居易的詩中,“白發”一詞出現了74次,“病”字出現了400+次……
而就在他恰好是他59歲這年,他的至交好友元稹因病去世,白居易悲痛萬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春節他才格外emo、格外恐懼衰老吧……
抱抱白哥!
《除夜作》寫于天寶九載(750年),這年高適四十六歲,剛剛考上進士不久,任職封丘縣尉。
年底他到薊北送兵,除夕夜便就近居住在旅店中。除夕夜到處是溫暖歡聚的氛圍,他卻只能獨自住在冰冷冷的旅店里,輕輕地破防……
后兩句,高適自己思念家鄉不說,卻說是故鄉的親人在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這可不是傲嬌,是古詩中常見的“對寫法”——
高適借此把深深的情思抒發得更加含蓄委婉。
好一份隱忍克制的鐵漢柔情555。
小時候總也覺得除夕和春節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
貼春聯、包餃子、年夜飯、壓歲錢、守歲煙花、各式各樣的蜜餞零嘴、吃不完的橘子、拜不完的年……
這些事與物,無一不散發著暖洋洋的熱鬧氣息,每當想起便滿懷欣喜。
長大以后才知道,春節正如大人們所言,并不總是欣喜快樂的。年味漸漸變淡,且夾雜著成人世界的煩惱。
這不,看古人的朋友圈也能感受一二——
有人開心過節的同時還要還要惦記著工作方案。
有人找不到工作,過年也還在煩惱考公的事情。
有人出差在外,只能在酒店孤零零地過年。
但俗話說得好:“新年新氣象”。新年嘛,總歸是一種足以承載新希望的“重生”。
舊的煩惱就讓它留在舊的一年吧,新的一年,讓我們活動活動筋骨,去創造無限可能吧!
正如我們的樂天派小天使蘇軾所言——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