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歷2月18-20日交節。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降雨量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進入雨水節氣,中國北方地區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并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
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春天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春天的雨水,潤物無聲,讓枯木得以逢春,讓種子得以萌發。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雨水相關民俗主要有“補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