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無道,很多人都明白其意思,就是大道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內。
可為何我們知道其意思,卻不能真正悟道呢?其實,只要我們了解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的過程,無論有多平庸,也能瞬間開悟。
一、什么是道?王陽明的解釋,讓人茅塞頓開。
很多人都在講道,可是,真正的道是什么呢?王陽明的解釋,讓人茅塞頓開,瞬間明白。
王陽明認為:道即是天。
僅僅用了4個字,王陽明就把什么是道講解得明白了,凡是順應天理的事物、行為,都是道。
按照王陽明的解釋,真正的道,是沒有任何形體的,我們根本無法弄清楚其面目,也無法捉摸到它的形狀。
為了方便弟子們理解,王陽明還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什么是天。
真正的天是什么?沒有人見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你認為他是日、月、風、雷等天象,可能不是,但認為人、物、草、木不是天,也可能不對。
王陽明認為,道和天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按照自己看到的,以及自己的偏見去下結論,是根據外在事物來認識所謂的道,自然存在很大的偏差。
為此,王陽明才認為,心就是道,道就是天。
王陽明悟道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
二、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的過程。
從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的過程來看,如果他沒有認識到心的重要性,那么,他就無法獲得“道即是天”的論斷了。
王陽明到了龍場后,他有兩個選擇:
一是把焦點放在外界。
明朝時期的龍場,是蠻荒之地,瘴氣、毒蟲、猛獸出沒,加上當地很排外的土著人,王陽明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丟掉。
王陽明是因為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謫到龍場的,按照大多數人的想法,他完全有痛恨劉瑾,以及皇帝昏聵的理由。
如果把焦點放在外界,那么,只能增加自己內心的怨恨,改變不了任何事實。
王陽明是如何做的呢?
二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心上。
王陽明既沒有抱怨朝廷的黑暗,也沒有抱怨環境的惡劣,他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心上,積極尋找應對方法。
這是王陽明悟道的第一步,在他看來,一切出路都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別人的安排。這就是“心即理”思想。
很多人悟道后,僅僅是空想,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王陽明悟道后,是如何實踐的呢?
我們來看王陽明悟道的第二步:事上練。此時的王陽明,雖然還沒有提出“事上練”的思想,但他已經開始實踐了。
既然道就是天,心就是道,那么,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遵循心、遵循天理就可以了。
為此,王陽明開始在蠻荒之地,向當地的土著人傳授知識。土著人雖然沒有開化,但他們內心也有良知,渴望獲得知識、改變自己,也知道誰對自己好,誰對自己壞。
在王陽明主動接觸土著人中,大家看到了他的真誠,不僅接納他了,還給他修建了居所,以及修建了書院。
這就是心學思想的威力,只要你順應天理,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自然就能有所成就。
了解王陽明在龍場悟道的過程后,是不是覺得開悟很容易呢?
參考資料:《王陽明全集》《王陽明傳》《王陽明大傳》《王陽明年譜》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