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湘有禮”湖南青銅器特展正在山西青銅博物館展出,展期到2024年4月7日,本文就重要的展品和“湖南商周青銅器”的概況、來源、性質等做個學習筆記。
一、本次展覽中的名品
象紋大銅鐃náo(鐃王)
象尊
汨羅觥mì luó gōng(獸面紋扁體筒形青銅觥)和獸面紋銅壺
癸冉卣guǐrǎnyǒu
馬紋方座簋guǐ
犧首銅方尊
蛇紋尊(蠶桑紋尊)
燕客銅量
豕尊(復制品)
大禾人面紋方鼎(復制品)
二、湖南在商晚到西周時期是否存在發達的青銅文明?
據統計,商到西周,湖南湘江一帶出土青銅器400余件,其中有約300件出土于寧鄉縣境內,學者一般使用“湖南商周青銅器”或者更狹義的“寧鄉青銅器群”來稱呼。
這些青銅器出土情況和總體風格與中原和周鄰地區的商周銅器有所不同,它們是什么時間,什么人,在哪里鑄造的?又因為什么原因掩埋?學者一直沒有一致的認識。
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虎食人卣、象尊、雙羊尊、大禾人面紋方鼎、皿方罍léi等青銅重器紋飾精美,造型奇特,鑄造技藝精湛,但鑄造地點尚不清晰。
湖南在商晚到西周時期是否存在一個發達的青銅文明?
三、湖南商周青銅器的主要特點
1、主要出土于湘江流域,在湘江下游的寧鄉縣黃材鎮最為集中,多在黃材盆地及周邊直徑20公里以內的地方,故又稱為“寧鄉青銅器群”。
2、絕大多數青銅器是零散出土于祭祀坑,無伴出物,并非墓葬或生活區出土。僅在寧鄉炭河里和望城高砂脊有少量銅器出自墓葬。
3、青銅禮器以鼎、尊、卣yǒu較多,其他有鬲lì、甗yǎn、罍léi、瓿bù、簋guǐ、觚gū、爵、角、觶zhì、盉hé、觚gū形器等,多大鐃náo、鐘、镈bó等樂器,除墓葬隨葬品外,沒有組合關系。
4、這些銅器通常按與中原青銅器的相似程度劃分為三類:中原型、混合型、地方型。
5、在湖南沒有發現銅器鑄造作坊遺址,也未出土陶范等與制作青銅容器直接相關的遺物,只有個別遺址出土石范。
6、青銅禮樂器都是陶范鑄造,少數經過檢測的銅器為銅、錫、鉛三元合金。
7、湖南出土的青銅器時代不一,以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銅器居多,但不早于殷墟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