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國車市,開篇即發生兩件大事:一是被稱為“中國電動保時捷”的高合汽車停工停產6個月,命懸一線;二是,新能源汽車老大比亞迪,直接掀桌子,將秦plus的價格直降2萬,下探到7.98萬,等同于給本來就是大混戰的中國車市火上添油。
不管誰想在這場混賬中突圍而出,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造車新手的小米汽車,更不用說。
所以,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雷總的小米汽車賣不出去,該怎么辦?
關于“風口”,雷軍有過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說的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順勢而為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包括他于2012年創立的投資機構--“順為資本”,取的也是這個意思。
那么雷軍踩中了新能源汽車的入場風口嗎?
2021年,雷軍官宣下場造車。那一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352.1萬輛,市場滲透率為13.4%;
2022年,銷量來到了680萬輛,市場滲透率25.6%。不管是銷量還是市場滲透率都接近翻番增長。
2023年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達728萬輛,市場滲透率為30.4%,雖有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減緩。
而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早在2017年7月1日起國家就收緊了造車資質的發放。
對于“小米汽車2024年量產是否太晚”的問題,雷軍公開表示過,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候都不晚。在電動汽車的電子、用戶體驗運維等方面,小米的能力“都在這些點上”,所以2024年出車剛剛好。
一步慢,步步慢,我們都愛說“彎道超車”,但實際上每個對手都在“蒙眼狂奔”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雷軍期待的2024年,真的是剛剛好嗎
如果更早入局,會不會變得“更好”呢?
在小米官宣造車的1064天里,,國內汽車市場風起云涌,比亞迪成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理想汽車已經實現了月銷5萬+,華為賦能的賽力斯問界在自動駕駛領域獨領風騷,奇瑞將在2024年發力新能源,推出超10款新能源車型.......
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其最大優勢就是背靠小米,自帶光環,讓它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從未缺乏流量。
但是這個出身也是小米汽車最大的劣勢,因為小米就是低價的代名詞!
但雷總在發布會上,發布會后都反復強調,9.9萬肯定是不可能,14.99也不行,畢竟一塊電池就十幾萬,19.9萬還不夠尊重科技。
這就導致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有錢人看不上,覺得掉價,沒錢年輕人又買不起。
所以,如果雷總投資了100億的汽車,如果賣不出去會怎樣呢?
對此早在三年前小米宣布造車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喊話”過雷軍:“50億對雷總來說不算啥,100億也不算事。關鍵是浪費你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值多少錢?”
這實際上說的就是說在造車不容易,瞬息萬變的智能化時代,對于小米這種互聯網企業來說,找準發展方向很重要,稍有不慎企業就有可能置身于萬劫不復之地。
不過對于小米這種穩健型的企業來說,即使汽車項目不成功,對公司的根基傷害也不大。
小米一方面是一家手機生產商,另一個身份則是一家成功的廣撒網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手機和汽車業務都不行,它依然能過得很滋潤。
另外以雷總的人脈和產品的知名度,即使汽車業務真的失敗了,很容易能以很好的價錢找到下家。
所以,小米汽車即使真的賣不出去,也不影響雷總該吃吃,該喝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