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人亞倫以自焚抗爭留下了傷懷和遺憾
《環球時報》24年2月26日深夜報道:美國現役空軍軍人亞倫*布什內爾,在本月25日,于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外自焚,只為抗議以色列當局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并高聲表達拒絕做屠殺同謀的訴求;之后,他因傷勢嚴重,經搶救無效身亡。
筆者在平臺上,看到了他自焚的完整視頻,當火勢燃起的時候,雖然視頻做了極模糊的處理,卻仍可以讓觀看者在他痛苦的吶喊中,身體最終不支摔倒時,想象到烈火下的悲壯場面,內心不免生出顫栗難平的情緒。
筆者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句詞匯,來表達對他的敬佩和惋惜,卻深切知道該事件將帶給國際社會,關注當前或陷于普遍存在的兩種對立情形中的人們,或仍在沿襲過往人文割裂狀況思維習性的人士,以及走向更加對立和割裂態勢的全球各方既得利益團體們,以真切的警示;
因為,這種對立與割裂的現象,從人類遠古茹毛飲血的動物性本能階段,到當前全球由資本家團體或政治家團體,分別主導不同的現代國家體制時,它們從遺留的化石古跡到現實的物質追求活動,超過十萬年的時間跨度里,呈現的卻是,性質沒有根本改變過的狀況。
哪怕這起亞倫的自焚事件,引發國際輿論由此燃起廣泛的強烈要求,巴以沖突的事態因此走向緩和;但是,造成雙方對立割裂狀況的深層次問題,卻并不會得到長期有效的根源上化解;
于是,人們雖然無法預判,在未來具體的什么時段內,卻仍可以普遍預見,并不會太長的時間后,新的矛盾起因、新的糾紛模式,由于過往積壓的對立割裂的交互狀況,彼此難免再次陷入劇烈沖突的情形;
而,這種周而復始的現象,并不僅僅是中東巴以地區范圍,才會出現的境況,實質是全球社會普遍都存在的糾葛處境,區別只是在不同時段,呈現深淺不同的烈度罷了。
筆者,為亞倫的死不免傷懷,是因為人類社會廣泛的矛盾沖突,實質根源就是廣泛存在的,彼此利益紛爭糾葛造成的。
當有人喜歡絢麗,于是她開啟采摘、研磨、挖掘等方式,以花卉、顏料、飾品等效果,來裝點自己認知的形式;但是,這時候另有人喜歡淳樸自然,于是保留、維護、糾正成為他價值衡量的標尺;
兩種不同愿望包裹下的人們,不期而遇的時候,彼此根源無從了解,真實目的無法把控,在基本利益訴求缺乏維護條件時,矛盾不可避免,紛爭難免激化,一次次期望后交織碰撞的處境,最終陷入沖突和殺戮做鋪墊的結果。
我們回顧人類五千年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以及審視當下全球社會普遍存在的沖突糾葛,就會發現這樣的結果:
在希望擁有龐大財富的人,與無意財富負累的人之間;
在希望獲得權勢影響的人,與不懼地位高低的人之間;
在希望把控技術能效的人,與尋求擺脫困固的人之間;
在歷史有序沉淀下富集的個人和團體,與新階段艱難賦能有望的個人和團體之間;等等許多條件對沖的情形下,基本都是以不可避免的趨勢,此起彼伏的涌現。
這些涌現的結果,在過往科技能力低下,無力調和彼此愿望的時候,往往以抱團對抗、聯合制衡、組織捍衛等方式展現各自的要求;于是,族群與族群、信仰與信仰、國家與國家等利益主體模式,成為利益訴求者與維護者,就科技能力賦予的把控性而言,最關鍵、最重要、最優化、最高級的選擇安排。
然而,我們不得不看到這些安排,并沒有從根源上化解各方利益紛爭的緣由,充其量只是得到一股力量,做著短暫的權益維護,換來的卻是漫長歲月中無數可以預判,和不可以預判的再爭斗場景。
于是,我們可以預見,制造對立割裂的根源矛盾,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不尋求改變,未來仍會是這樣。
筆者,傷懷的是:
亞倫的死,是這些再爭斗場景中,被無意傷害或必然波及的一朵浪花;這些個體或小團體浪花,在全球人文總體對立割裂的形勢下,自身無力躲避、也無力化解、更無力改變這些再爭斗下的結局;
他們在這些再爭斗的厄運中,命運往往面臨著三種必然的安排:或成為促燃劑、或成為消耗品、或成為備用物。
亞倫,用慘烈又悲壯的自焚方式,捍衛著他的訴求權益,事實上詮釋了“促燃劑與消耗品”的個體命運;
他的果決,或促燃巴勒斯坦抵抗組織更堅定的意志,借全球廣泛掀起的民心所愿,以求徹底改變過往的狀況;或促燃以色列權力方,更極端的舉動,以期盡快達成既定事實,避免另生變數;
由是,他的生命價值,也就避無可避的成為了雙方利益爭斗中,可以無礙借用的消耗品。
筆者,傷懷的是:
亞倫的命運,彰顯著他覺悟后的偉岸,卻也體現著無力改變后的絕望!!!
筆者,因此生出深深的遺憾!
因為,當前科技發展的速度、廣度和能效范疇,已經可以實時傳達彼此的訴求愿望,已經能夠及時顯現彼此的言行方式,已經具備充分彰顯彼此的利益方向;
這種互聯網科技1.0文明穿透視野的能效,可以賦予地球人文文明從1.0之下,長期對立割裂的糾葛狀態,晉級為嶄新的1.0文明之上的新人文環境,在這個環境中:
1、全球社會可以構建,不危害生命安全做底線條件的,往來交互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人們因為遵守不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這條唯一需要全球范圍共同遵守的法規約束,因此可以享有無限的個性自由權益;
這個自由權益,沒有財富多寡、地位高低、技術深淺做條件約束,可以從容沒有國界限制的往來流轉,享有科技賦能下,全球平均最低“吃穿住行”日常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安排;
2、全球社會可以構建,政治家團體與資本家團體分離,又協助的新制度運作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政治家團體負責社會治理的工作,資本家團體負責生產力發展的事宜,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促進人類文明躍進的積極影響;
這個積極性作用里面,政資雙方彼此沒有權益滲透的必然要求,也不尋求可以獨自把控的武裝組織,不搭建危害各自利益訴求的武裝能力;
3、全球社會可以構建,由各利益團體共同探討推進,成立獨立于任何利益團體的生命安全保障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以扁平化設置要求,全球范圍遍布彼此不隸屬的,班級武裝單位,他們在各區域獨立履行維護各地民眾無區別、無歧視的,生命安全保障與個性自由權益的職能和使命;
這個全球唯一合法、唯一存許的職業武裝組織,由政治家團體和資本家團體共同監督,該組織的日常運行成本,由全球單項稅收支持;
4、全球社會可以構建,規模化生產、個性化需求、極物探研為概念范疇的人文交互與經濟活動模式;
在這個模式中,“規模化生產”提供人們普遍的日常基本需要,“個性化需求”提升和滿足不同群體人士的發展愿望,“極物探研”開啟地球文明存續以來,最偉大的星際翱翔征程;
這個新征程,就科學和宗教信仰而言,都是必須要給予充分肯定的,是人類命運恒久賡續愿望,最賦深遠意義的價值體現。
綜上四點所述,是《共榮環境思想》圍繞人類命運穩健運轉,必須依據的“安全、人性、利益和發展”四項根基維度條件,以“法規確立、權益維護、機制建構、制度設置、愿景規劃”五大構建要素,倡導在全球社會推進落地的,地球文明再晉級的新人文形態;
在這個形態中,全球社會不會糾纏在財富多寡、地位高低、技術深淺的狹隘認知層面,不會迷失在眼前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的局限辨識安排里,不會固執在有我無你的殘酷規則設定中;
在這個形態中,機會成為畫板,安全和自由調制底色,無數個體和團體的訴求就是顏料,以各自訴求可以探尋的方式做畫筆,以人類命運第一時期阻隔、遲滯、缺失造成的對立割裂狀況做對照,繪制邁向人類命運平行交互、實時疊加、創新突破場景的第二時期藍圖;
這個藍圖,不以生命安全做交互條件,自然化解全球各利益方的憂患焦慮,卻以無限自由做強勁動能,必然推動當前人類文明進化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在這個新高度里,人類存續以來的根源矛盾,將得到有效調和化解,人們在“生命享安全、個性有自由、機制來維護、全球去拓展、星際在召喚”的良性交互的環境中,實踐著“精神、智慧與生命時量”的最廣泛高維的暢想和體驗;
地球人類文明,在無數個體的暢想與體驗中,推進著科技文明不斷的創新質變,并最終展現人類命運,由星球文明躍升至星際文明的璀璨畫卷。
為此,筆者遺憾的是:
《共榮環境思想》對全球社會,今后新人文環境的思考倡議與實踐路徑要求,雖然已經形成一年又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仍傳播得太慢,引導人們理解與支持的力度還太弱;
已經知道的人士,或還完全不知道的人們,普遍沒有意識到一種新的訴求實現模式,正在開啟以及即將到來的作用和意義,也沒有意識到一家新的社科思想,會給自己的未來生活,帶來怎樣全新的積極的影響;
由此,筆者遺憾的是:
如果亞倫,在自焚前理解了,人類科技文明賦予人文文明,具備變革到一個新的高維狀況,讓人們實現更積極良性往來交互的新人文場景;當他進一步,了解到《共榮環境思想》倡導的,建立獨立武裝組織的職能與使命的意義;
那么,他一定不會用這樣悲壯的形式,來捍衛人性中偉岸的一面,卻一定會用廣泛的奔走急呼、吶喊傳播,推進全球社會盡快做共榮環境的落實搭建;
對此,筆者遺憾的是:
在共榮環境里,亞倫一定會成為一位優秀的,獨立于任何利益團體的職業武裝組織的成員,是人類命運“前行在生存與發展美好成效的過程中”,這個唯一形態的最堅定維護者與捍衛者;
然而,在新的思想還沒能實現,與他純粹的靈魂雙向奔赴的時候,他卻以慘烈果決的行動,提前履行了他神圣的使命。
亞倫以堅毅支撐他的尊嚴離開了我們,留給他的至親好友、親人家屬、先行覺悟的人們,以深深的傷懷和遺憾;筆者卻堅信,這傷懷和遺憾,會是全球期望美好未來的人們,心中共同的傷懷和遺憾!
筆者不是基督徒,確衷心希望亞倫在去到天堂的路上,托夢給億萬萬良善的耶和華的子民們,讓他們了解和傳播《共榮環境思想》,讓人類不再被血腥殺戮的陰霾籠罩,讓人類有機會構建宛若神創世時,伊甸園式的地球家園;
在這個家園中,人們坦誠相待、沒有區別和隔閡、沒有對立和割裂,各自為自己喜歡的內容方式,探尋可行的路徑和方向。
祈禱,亞倫靈魂得到安息,在天堂擁抱幸福,阿門!!!
副歌:
那一天,
人類生出了區別和隔閡,
不得不失去了伊甸園;
如今,
人類可以放下區別和隔閡,
搭建地球伊甸園。
。。。。。。
若干千年萬年之后,
翱翔在宇宙各個星系的,
地球人類后代們,
偶然間翻閱星際人類史,
感嘆道:
就是那一天,
政治家們的取義和資本家們的妥協,
開啟了人類波瀾壯闊的星際征程!
金溶佐鯤 創作于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附,本文部分引文出處:
1、《共榮環境思想概論》1-19章
2、《一位中國普通民眾對77國集團古巴峰會的期望》
3、《論巴以沖突的解決之道,從觀影“雄兵出擊”談起》
4、《展望中美首腦舊金山會晤后的全球新人文格局》
5、《對王樹國南京演講內容的驚愕、理解與肯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