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今天周末,在外面跑了一天,回來累得不行,作為一個日更號,隨便聊聊,講到哪是哪。
從公眾號開始聊。
以下是正文。
都知道,目前公眾號加入了推送內容。
比如你喜歡看萬叔的文章,每天看,下面騰訊就會給你推薦一些同類的文章,比如教你怎么搞項目,比如說窮人該怎么怎么賺錢。
萬叔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每天寫完,萬叔都要上微信,給自己的文章,點贊和在看。
點多了,下面推薦的文章,就有了這類的推薦。
萬叔也點進去看過,大部分,要么是那種苦大仇深的,說窮人就要冷血,就要翻身一類。
要么是沒賺過錢的家伙,在天天介紹賺錢的項目。
有句話說得好,當你不知道一個商業模式怎么賺錢的時候,大概率就是賺你的錢。
萬叔見過拆解過上千種商業模式。絕大部分,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都能賺到錢。
就像昨天的文章《糟糕,又要新高了……》講了共識經濟的玩法。
所以有些領域,尤其是深圳那邊,有專門追風口的家伙。
并且形成了一套一魚三吃的打法。
以互聯網流量項目為例,發現紅利以后,先吃紅利賺錢和影響力。這是第一吃。
然后收錢、帶徒弟,快速擴大規模,同時在規模效應下賺一筆,這是第二吃。
當項目賺不到錢了,轉讓項目,或者包裝忽悠投資人,在周期尾聲之前脫手,這是第三吃。
大部分無親無故,教你賺錢的家伙,推薦的就是第二階段的項目。
這些每天找項目的家伙,大部分在某次項目上,自己也被割撲街了。
少數賺到了錢,成為了大家認可的大佬。
一個項目,大概率沒法同時滿足門檻低、上限高、可持續。
這也是不成文的互聯網項目“不可能三角“。
就像寫公眾號,因為現在有公域流量池推薦,因為推薦而不是轉發,獲得十萬+的機會,變多了。
說白了,過去的公眾號,比如萬叔這種小賬號,想要獲得10萬+的閱讀,需要讀者都看完點贊,瘋狂轉發。
而如果你寫的東西不是情緒化的,是偏理性的,看不懂的人不會激動,不會給你轉發。
看懂的人比較理性,也不容易轉發。
還有一批人,像發現了寶藏一樣,偷偷摸摸的讀,不肯告訴別人。
萬叔其實知道你們喜歡看什么。
就像3年級的時候,寫什么我的老師、最難忘的一件事,萬叔當時就知道,最后一段要升華主題,上價值,作文得分起碼能在優秀區間。
所以,有一部分人,就去研究進流量池的規則,然后對著答案做試題。
博一個10萬+以后的流量主收益。
嗯,你會看見,那些文章,貼片廣告都放在中間,而不是創始人筆記這種在結尾,因為中間插入廣告,收益更高。
前幾天見的一個AI寫作大佬,他分享他的商業模式,說的就是通過AI+RPA矩陣式寫文章,博流量主收益,一個月副業能賺2萬+。
門檻低,上限不高,持續性要看騰訊的推薦算法更新情況。
萬叔這種“古典”派寫法,算是第二種模式。
就是通過硬鑿,燃燒生命去表達,通過思考的深度和時間的厚度,去積累忠實且高質量的讀者。
這個賽道上,跑在頭部的大V,幾個,都是傳奇。
有一個寫財經的,公眾號被封了,重起一個號,互聯網上無數人自發宣傳,奔走相告,幾個月不到又做到篇篇10W+。
有一個寫ZZ的,東西不讓寫,通過各種辦法傳遞文件,開個社群,讀者吵著鬧著要給錢,生怕錯過了。
還有個說相聲的,平時閱讀一兩萬,差不多每周一篇的付費文章,閱讀量也是一兩萬,厲了害了。
上限高,可持續,滾雪球,但門檻也極高。
還有一種是,我明明知道你想聽什么,我也知道這種東西很傻,但我會去寫,因為有人愛聽。
說人話就是,讀者喜歡什么,就去寫什么。
有站在愛國立場,給普通人做心理按摩和心理暗示,做給努爾哈赤辯經的大儒的。
有站在性別立場,搞性別對立、職場對立,制造焦慮然后打破焦慮提升爽感的。
有站在情緒立場,充當正義使者義正言辭挑撥情緒的。
上限極高,但門檻也很高。
比如第二個,之前寫好疼的金圣嘆,文筆之深厚,底蘊之風騷,放在專業領域,也是頂級的存在。
人不可能賺所有商業模式的錢,同等級,不同的商業模式、賺錢流派之間,一定是各有千秋,有好有壞。
最近看星球,似乎不少人過去的一年,都過得很焦慮。
事實上完全不用如此焦慮,選一個喜歡的生態位,理解其優劣、利弊,然后適應、閉環,成為在這個生態位上圓融通和的人。
開開心心的過這一生。
多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