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正式上映的第一天,我去電影院里看了,影院上映版確實有所刪減,但是并不影響劇情。從電影院里出來后,我找到網飛上線的版本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作為一部電影,我認為觀眾還是值得買票一看的。因為無論是從尺度還是影片內容本身,它都算是近期華語片里比較好看的一部。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是洗腦的歌曲《新造的人》。
其次就是電影高潮的那段槍殺戲,那群為了靈修,可以連命都不要的人。
去年,我們在播客里做過兩期關于國內靈修現狀的內容(參考高貴FM第44,45期)。由于這幾年外部環境的變化,很多人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因此,這類身心靈的課程大批量的涌現。很多失去方向的人恍惚間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但還來不及分辨,就誤將自己交給了一些為了收割利益的人,從“修行者”變成了“消費者”。
我兩年前也參加過類似的課程,但好在比較幸運,一是的確沒有碰到電影里那樣的“邪教”。二是當我意識到這種地方不再能給我提供幫助,我就立刻選擇離開。
從那時起至今,我發現身心靈這部分的學習,在市場上依然混亂。如果有朋友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或有需求,我的建議是:可以了解,但絕對不能沉迷。
首先,這類地方都會有比較高的入場費用。關于這點,我個人覺得,高入場費其實是符合邏輯的。因為這類機構面向的受眾,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經濟條件,且愿意在這里消費的人。當你連衣食住行都是問題,是根本來不及去關注身心靈的修煉的。
其次,正是因為價格昂貴,也讓這類地方具有了一定的社交屬性。同等消費水平的人匯在一起,得到了好的服務體驗,彼此在各自的行業上建立了業務聯系,再把更多的人推薦過去學習。這也像是某些商學院,到最后,就是有錢人在“一起變好,一起賺錢”。
其次,他們一定會傳達給我們一套屬于它的邏輯。好的地方是,有些實驗化的群體活動的確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讓你身在其中體會到一些道理。但反面是,一旦你接受了他們的設定,相信他們所說的:“只有按照我所說的這樣做,你才會越來越好”。
當任何地方只給出一種選擇,并稱之為唯一的選擇時,我都會對此感到警醒。
在我讀到另一篇關于“學某貓”這個靈修社群的報道里,更是讓我瞠目結舌。那位發起人號稱“你必須不在乎錢,去買你平時買不起的東西,才能有效吸引到金錢”。于是她的那些信徒們,明明已經家徒四壁,卻四處借錢,買了各種名包名表,最終根本沒有能力償還。人生更加一蹶不振。
對于身心靈這部分的學習,我想這么和大家去解釋這件事情,其實就好像去駕校學車。生活中,你總會有各種場景需要用車。有人有能力打車,有人選擇其他的交通工具,而有些人自己開車,的確是最適合他的出行方式。所以他有必要去親自掌握這門技術。
學車的過程得要先去模擬開車,再實際練習,最終完成真正開車上路的過程。就算你在模擬車上開得再好,想要拿到駕照,最終還得去實際開車。現實情況卻是,就算拿到駕照,有人也會因為不敢上路而最終荒廢。
假如駕校的教練告訴你:“不敢上路也沒關系,每周你到我這兒開模擬車練習,反正真車假車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樣的駕校,你還敢再去嗎?
最后,說回這部電影。很多營銷號在推薦它時,都說它是“厭蠢癥”的福音,的確,這部電影之所以爽,就是因為它講的是“改變不了邪惡的人,那我就除掉它”。而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蠢人”還是“壞人”,我們都無法像電影里那樣直接“解決”掉他。
在生活中面對難以處理的事情,我唯一的建議只有一個:要是改變不了那些困擾你的事情,就去改變自己非要改變它的這種想法。
因為“曾經,我茫然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