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為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在阿拉伯人的歷史中,有一個人本來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奴隸。
賣主想將他以奴隸身份售賣時,竟然被買主嘲笑,配不上一個奴隸的價格。
而買主卻不知道的是,他的話在奴隸的心中印下了痕跡,催促著他不斷超越自己,終于有一天,他竟然成了阿拉伯歷史上縱橫馳騁的君主,多次救阿拉伯人于危難。
這個人就叫做拜伯爾斯,確切來說,他是埃及馬和穆克王朝的奠基人。
1.11世紀的阿拉伯人厄運連連
進入公元11世紀,阿拉伯人在中亞和北非的統治逐漸顯露出嚴重的裂痕。
當時,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僅僅是帝國名義上的象征,實際權力先后被布韋希王朝和塞爾柱人所掌握。
哈里發威勢降低的時候,阿拉伯的凝聚力也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與此同時,在伊利比亞半島(即西班牙)的阿拉伯統治區,也逐步被北方的基督教王國蠶食。
在地中海西岸,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已經被極大壓縮。
與此同時,塞爾柱人的崛起,引發了西方諸國統治者的擔憂,后來的十字軍東征便來源于此。
然而,正如阿拉伯人強盛時期,帶給其他國家厄運一樣,如今卻要面臨諸多國家的入侵。
十字軍東征,騎士團們紛紛涌入阿拉伯國家,導致地中海東岸大批沿海城市被占領,就包括圣城耶路撒冷和敘利亞的部分領土。
與此同時,蒙古人也高歌猛進,攻入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存亡之際,卻意外在艾因·賈魯與埃及聯軍展開了激戰的時候落敗。
蒙古人落敗之后,以埃及為中心建立的馬赫穆特王朝,竟然開始對地中海沿岸國家進行大掃除,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便將十字軍基本攆出了阿拉伯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與拜伯爾斯有著密切的關系!
2.拜伯爾斯的崛起
拜伯爾斯,雖然出生于俄羅斯南草原,但他綻放光芒的地方,卻在阿拉伯世界。
命運的轉折使他淪為蒙古人的俘虜,隨著蒙古人西征伐,他被帶到了遙遠的大馬士革。
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因為他有一只眼睛有問題,所以售賣的時候,竟然被買主退回了。
然而,未來的再次出售,卻給他帶來的好運。
阿尤布王朝的蘇丹薩利赫慧眼識珠,在奴隸中發現他不凡,便讓他在軍隊訓練了一段時間,由于表現不錯,他不僅把奴籍給抹除了,還升任蘇丹的禁衛軍衛隊長。
1250年,拜伯爾斯迎來了他揚名天下的時刻。
當時,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糾集多方力量,發動對阿拉伯世界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這一戰路易九世在曼蘇拉大敗,而且成了拜伯爾斯的俘虜。
一戰成名的拜伯爾斯,在阿拉伯世界略微有了的名氣。
然而,好景不長,十年后的1260年,蒙古人揮兵而來,阿拉伯的上空又一次烏云密布。
本來敗局已定的埃及人,卻因為蒙古大汗蒙哥之死,導致西征的旭烈兀帶走了主力部隊,主將怯里不花冒進,遭遇了拜伯爾斯的智慧的軍隊,最終大敗,殞命當場。
交戰初期,蘇丹古突茲曾承諾,若拜伯爾斯戰勝蒙古人,便將阿勒頗城賞賜給他。
然而,拜伯爾斯戰勝蒙古人之后,古突茲卻背信棄義,拒絕履行承諾。
拜伯爾斯一氣之下,殺了古突茲,自己成為了新的埃及蘇丹。
掌握大權的拜伯爾斯不僅具備出色的軍事才能,還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智慧。
為了抵抗旭烈兀伊爾汗國的入侵,拜伯爾斯主動跟拜占庭帝國搞好關系,同時又拉攏伊爾汗國的對手金帳汗國和欽察汗國,免除自己跟對方對決的后患。
眼看時機成熟,拜伯爾斯終于有了足夠的底氣與蒙古人開戰,雙方在波斯境內多次較量,多以拜伯爾斯的勝利告終。
3.掃除十字軍的威脅
從1263年至1271年,拜爾波斯領導埃及軍隊,還開展開清理阿拉伯世界十字軍的行動。
在他的領導下,巴勒斯坦、約旦和敘利亞境內的十字軍騎士團相繼被肅清。
不僅于此,在他的指揮下,埃及南部的努比亞人也幾乎被馴服,又掠取了利比亞大片領土。
正值巔峰時期拜伯爾斯,1277年,卻因誤飲一杯毒酒意外離世,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他死后,兒子年幼,權力被手下的將軍篡奪。
盡管如此,拜爾波斯為馬赫穆特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繼任者們仍然保持了對十字軍高壓狀態。
1302年,馬赫穆特王朝的軍隊對據守艾爾瓦德島的圣殿騎士團發動了進攻,此戰功成之后,十字軍在阿拉伯世界成了歷史。
4.寫到最后
從11世紀到14世紀,阿拉伯世界因內部紛爭而動蕩不安,他們在敵人的喊殺聲中艱難求生。
在此期間,阿拉伯人在北非的統治相繼撤離,敘利亞北部遭到十字軍的沉重打擊,而中亞的地區又被蒙古人劫掠。
家國危亡時,英雄凱哥還,在這個時代,阿拉伯世界誕生了很多的守護英雄,拜伯爾斯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沒有這些英雄,璀璨的阿拉伯文化,在我們今天,可能只是一處廢墟或者遺址。
據說,拜爾伯斯的偶像是薩拉丁,對方曾經也是埃及的蘇丹,因大敗十字軍而贏得了拜爾伯斯的尊敬。
受到薩拉丁的啟發,貝爾伯斯在上任后,始終以薩拉丁為榜樣,為阿拉伯人爭取榮譽和尊嚴。
然而,當時的阿拉伯世界過于混亂,單憑一位英雄之力,難以徹底改變命運。
在拜伯爾斯的馬赫穆特王朝崛起的時候,奧斯曼帝國也在悄然崛起。
可拜伯爾斯之后,馬赫穆特王國實際上是在吃他之前的老本,已經走了下坡路。
等到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的時候,馬赫穆特王朝成為了過去,變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
在這一時期,阿拉伯人、土庫曼人、突厥人、土耳其人之間的紛爭不斷,諸侯爭斗,必有死傷,看似一個個高峰隆起,實則是以阿拉伯人的血流成河為代價的。
從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到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看似高潮迭起,實則控制的領土面積一直在縮小。
其實背后的邏輯很容易解釋,因為阿拉伯人的血流的太多了,它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