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老話講,出了十五這個年就真的過完了,諸位,全新的一年好?。?br/>
今年新舊交替的前兩個月,我給自己制定了明確的規劃并得到了百分百妥帖地執行:務必要躺下來發爛發臭,工作不了一點兒。一月我張羅著把去年磨磨嘰嘰讀到半顫的書都挨個兒收了尾;二月,因為不用串親戚,過年也如同凡常日。本人主要成就集中在把b站大會員盤包漿了這件事上,特種兵拉練般觀看了一直躺在收藏夾里吃灰的紀錄片若干,由衷贊嘆。
今天推薦幾部心中滿分佳作 ,為姐妹們食三餐時添一碟電子榨菜。
推薦雖依從本人喜好,但為了普適, 我保證它們在以下幾個方面都絕對精彩:
·細膩飽滿的一流文案;
·與內容珠聯璧合、一秒穿魂的明星旁白,對聲控實在太友好;
·創意絕贊、有深度卻不說教、讓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褒義)的內容;
·畫面調色高級又有煙火氣,眼睛舒適;
·不強行拔高,卻讓觀眾有種精神上吃飽了的酣暢淋漓和無限回味。
《奇趣美術館》
ABOUT this NOVEL
五年前出品的有關名畫的系列超短劇,今日看依然是創意先鋒, 它印證了或許真正好的創意,從來都植根于并不刻意標榜創意的心態和年代。
我們這代人在美學教育和博物館教育上其實是缺失的,以至于長大后拼命找補,想要速成,想要一口吃個胖子,精神上盡快乍富。個人認為在對一個領域沒有深厚積累、能夠輕松跨界融會貫通時,輸出的內容很容易走向故弄玄虛或只是“復述”自己聽到過的信息而已。
反之當你真的在這上面花費過海量時間、肚里亦有海量存貨的話,反而可以用任何方式去做科普。 其中我最推崇的,肯定是那種輕松愉悅到連小孩子也可以秒懂的方式。
《奇趣美術館》在短視頻尚未出現的年代就創造別出心裁的形式, 以三集2分鐘左右的短劇解讀一副世界名畫。時間雖短,內容卻驚艷:
在這7分鐘內, 喜劇演員不但完美復刻靜態名畫 、帶來視覺震撼外,更以結合時事或潮流為方向,嬉笑怒罵間自然而然地科普名畫背景、回應爭議、融梗、暗諷政治事件、迅速關聯社會熱點話題等等。
表達時還糅合了脫口秀、直播、IG等許多這兩年才逐漸風靡起來的形式,兼顧爆笑惡搞,絕對是寓教于樂的典范。
所以我說 它適合大朋友,也適合你跟小朋友一起觀看。
看完這系列,有一種內心感受會更加強烈且明確:就是真正的有趣絕非浮于表面的網絡熱詞或者抖機靈或者毒舌之類的。 值得反復回味、令人拍案叫絕的幽默,一定是以夠深夠厚的知識量打底,同時不冒犯的。
每季30集,只需要一小時就可以追完;每集2分鐘, 還適合只能在零敲碎打的碎片時間吃午飯、又討厭跟同事假惺惺社交的、間歇性參與人類生活的i人。
畢竟在中午這珍貴的、沒有被資本家買斷的私人休息時間內,還有什么比邊享用午餐、邊體會《奇趣美術館》提供給你的足以對抗一上午糟心事的精神按摩更舒服的選擇呢?
《但是,還有書籍》
第一&二季
《但是,還有書籍》目前更畢兩季,集集封神。
本來抱著“情懷”二字點下播放鍵的我,除了得償所愿外,更見識到了許多期待之外的無名英雄、接收到了一顆顆誠摯的赤子之心。許多彈幕是我嘴替:怎么我喜氣洋洋地進來看個紀錄片,一會哭一會笑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眼淚就滑下來了???
雖是以書籍為核心的紀錄片,但 這兩季十集卻毫不小眾,每集一個主題,實際上是為觀眾將整個不熟悉的行業攤開、圍繞著書籍做縱深向延伸。
比如我們的圖書館、書籍設計師、譯者、漫畫家、快時代的閱讀指南、從紙上到路上等等。除了恰到好處的配樂、神剪輯和后期外, 還有與這個話題一樣美好的頂級水準文案,以及將其轉換成聽覺享受的胡歌的旁白,怎么說,原來氣泡音也可以演繹娓娓道來的情緒啊。
在只要你想、短視頻就可以擠壓掉所有碎片時間的今天,許多人將紙質書籍和閱讀視為過時行為,但它們恰恰成為我生活中沒有辦法被剝奪或替代的幸福感來源。
《但是,還有書籍》好就好在它絕不刻意高尚化閱讀行為,而是非常包容又溫柔。 像匡扶、班宇、狐主任、《秋園》的作者楊本芬阿姨等等,這些更加新的、因為社交媒體的繁榮而被更多讀者看到的創作者,依然會被分門別類地在該部紀錄片中擁有自己的出場順序。
所以當你觀看它時,可能會不斷地跳出到其他軟件加購,還會直面那些活在傳說里的牛人、免費被他們的思想擊中。我超級喜歡譯者包慧怡,她不但是都柏林大學中世紀文學博士,還是復旦大學英文系講師,是將所有時間都交付于書籍、自稱“忘我而無用的專注”才是她最自在狀態的愛書人。
在一次書店活動中她作為外文詩歌譯者的觀點給我沖擊最大, 她講翻譯其實是一種明知道必定會無法完全準確傳遞、但是還是要去盡力做它,因此而有了一種悲劇的英雄主義的一個勞作。
類似這樣為之付諸全力但仍舊可能會有遺憾的心境,又何嘗不曾在每一個志向純粹的創作者的情緒中所逗留? 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在沒有真正了解到這些讀書人/愛書人的日常時,對我而言只是一句激素過盛的有毒雞湯;但他們的行動會讓你篤定,專注自己所愛,就是對時間本身的克服,更是認清本心的一個過程。
諸如此類“金句”,密集出現在每一集。比如看這部劇時,因為被蔡皋老師對民間文化和自然的熱愛所感染,我搜索了許多兒童繪本翻看,進而發現連看似為孩童而作的繪本也是可以跨越年齡的、擊中成人的。
國內繪本推廣人粲然對繪本的解讀,恰恰與我現在鐘愛的一切事物不謀而合,她說: 童書是非常有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征服一個王國或者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它的力量在于,總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現魔法,像小草萌芽一樣,像小孩子的心一樣。只有孩子的心被這樣的事物潤澤過,真正的魔法才可以產生。
所以要感謝這樣的紀錄片,更感謝書籍,它從來都讓我篤定—— “所有真正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你想象下:夜深時,在城市無數個安靜的角落中,一盞盞燈下,卻涌動著最活躍的思想活動。 閱讀不但讓我們與未知的世界產生聯結,更絲毫不亞于一場接一場的旅行現場;劇中被網友譽為掃地僧級別的國圖管理員顧曉軍說詩和遠方這句話很抽象,到底什么是詩和遠方?就是圖書館嘛。
所以,請保持閱讀吧,讓一切都老派起來!
《第一餐》
第一季&第二季(在播)
寫這篇時,《第一餐》第二季正式開播,熟悉的小號聲悠揚響起,帶著我們這些本來沖著吃點進來卻又好奇心爆棚的饞鬼,開始 探索全國各地的早餐鋪子從凌晨到日出的這段最安靜、又最熱氣騰騰的時光。
所以我不會將其列為什么“美食紀錄片”,與前兩部一樣,它的魅力十分具象,雖命題宏大,但呈現的全部是個人小世界中的煙火氣。我們人類世界, 從未曾像現在這樣,急需從這些細膩溫柔、卻又清晰具體的小世界情感中獲得回血的能力。
對這部片子的喜歡肯定是全方位的:拍攝手法精良務實,隔著屏幕都想嗦面喝湯,以至于彈幕一直在此起彼伏地呼吁:“什么時候能聞到味兒的手機才能面世?”;人文關懷和細膩的情感表達也溢出屏幕,我在觀看全程好像一根情緒彈簧,反復在“這也太好吃了,在哪兒,mark住下次去吃!”和“媽呀哭死,生活太美好了!”之間橫跳。
再來是文案。 講述有趣、輕松的調侃、跌宕起伏的情緒轉換和轉場,都展現了幽默的含金量。 文采之間,更洋溢著調動人五感的感染力,一流的紀錄片文案真的可以讓許多文字創作者自慚形穢。
當然還有旁白配音,它是人文紀錄片是否能夠帶動觀眾共情的霸王槍 。詠梅、高露、梅婷、王琳,幾位演技派女將貢獻了高辨識度聲音不說, 那種專業地對音調、語氣、停頓和情感的把握更讓這一餐又一餐更具誘惑和人情味兒,活色生香的。
最棒的是導演的視角?!兜谝徊汀窙]有高大上的就餐環境和米其林名號,它深入探索的,也并非什么國優省優的著名打卡點,而是十幾/幾十年來牢牢屹立在某個普通路口、甚至有時你要買完了站在原地就吃才過癮的,群眾口中的絕色美味,和它背后的歲月往事。
人類(我)到底為何如此鐘愛晨起和日出?大概就是因為知道,最糟糕狼狽的黑暗已經過去,過不了多久,新的一天就要開啟了吧。 早餐,就是這枚讓你保持永動的情緒按鈕。
所以在每集結尾處起床號響起時,也請不要吝嗇地留下一句“感謝款待”吧! 昨天有昨天的煩惱,今天有今天的號角,只要這一口暖融融下肚,必須相信,就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
《我們的國家公園》
全一季
接棒2022年《眾神之地》,《我們的國家公園》是同個團隊在2023年全新完成的國家自然動物紀錄片。
解壓、治愈、自豪、心情開闊,每一幀都是壁紙級的美,無論看過多少國內外同題材的紀錄片, 我還是推薦森林公園和動物愛好者必看。
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如同大自然和動物那樣,當你置身其中,所有的不快樂都會不知所蹤, 感慨天地寬世界廣人渺小,哪兒還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
《 國家公園》攝制組進入到我們常人無權限進入的自然禁忌之地,以中國首批五大國家公園為觀察對象并深耕于此 ,忍受孤獨的專注,將祖國的山河地貌和動物生態糅合于一體全盤托出。一為好奇心強烈的觀眾補充上知識缺口;二讓人眼睛持續過癮,心中重獲平和安定。
聽分集導演在b站評論區分享,拍攝過程中艱難不一而足,比如對動物不設上限的等待、直到被接納是日常,更別說自然瞬息萬變,每天要做無數有關調整工作思路的決定并且沒人知道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片中的內容沒準咱一輩子都不可能身臨其境,但就像上面《但是,還有書籍》里將圖書館視為詩和遠方的具象一樣, 從這樣的紀錄片中去認識國家自然地貌、動植物和生態鏈,從而嘗試著真正地去守護它、尊重它、敬畏它,又何嘗不是我們普通人的另外一種詩和遠方呢 ?
當然啦,有些觀眾平日里精神層面吃得很好又很嚴苛,所以 從每個角度對標bbc那些現象級自然紀錄片去批評這部片子, 比如說拍夜景亮度不夠啦、旁白不吸引人、文案幼稚、bgm聲音太大、缺少情感留白等等,這種像一個盼著自家兒子爭氣又反復罵他爛泥扶不上墻的虎媽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我想,很多時候比較都是不必要的。 懂得欣賞的人,總會從一部片子中接受到這樣的知識,從另一部片子中掌握到那樣的訊息,一點點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求每一部片子都百分百的合乎個體心愿,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夠包容和健康的心態。 只要知道,幕后工作者們都在為了產出良心內容而拼勁全力真誠地勞作,甚至獻出生命,糾結誰比誰好干嘛呢?
所以,請帶著放松的、輕松的心態去觀賞它們,直到內心裝滿撫慰。
說來慚愧,我是一個不大會跟別人相處、也極少出門社交的老女人,可以輕松接受兩個月不踏出小區一步這樣的挑戰。 但時常獨處,這種狀態未必是跟別人對立的、孤立的, 閱讀和紀錄片不但引人享受到形而上的愉悅,更讓精神與生活雙向流動互轉,你喜歡什么,就怎么去生活,一邊精神世界穩穩落地,反過來又讓生活中充滿詩意。這就是我與世界聯結的一種途徑。
新的一年,祝你擁有更豐滿充盈的精神世界,去閱讀吧、去思考、去感知自然和小動物、去單純地享受美味, 當人的心開闊于世界時,生活的意義就永遠不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