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擅書法的皇帝是誰?僅存一幅圣旨真跡傳世,險被溥儀賣給日本!
眾所周知,中國的漢字起源于殷商時期,當時用的是甲骨文,而到了西時期則是金文和大篆。嚴格來說,書法最開始起源于秦朝時期,秦朝時期的李斯又被譽為是“中國第一書法家”也即是他就是書法家的鼻祖,而秦朝時期的主要文字就是小篆。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名滿天下,是中華十大國粹之一,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幾千年之中,即使帝皇將相也有很多對于書法興趣濃郁,甚至還有書法家水平的皇帝,您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擅長書法的皇帝是誰嗎?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筆下書法精品,這也是他目前唯一一幅傳世真跡的圣旨真跡!
是的,你可能早已知道,中國書法歷史上最擅長書法的皇帝就是的宋徽宗趙佶,他最為擅長“瘦金體”,并且是自己的所創造,在書法實力上,放眼整個九州大地,古今中外, 也沒有多少人的書法比得過他,您敢相信嗎?
如上圖,即為宋徽宗筆下的傳世真跡墨寶,名為《書蔡行敕卷》,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書法專家多是認為這一份圣旨文書是宋徽宗身邊的大臣所寫,因為有專門的單位和人書寫這勒書,其內容一般是由翰林院草擬,然后交給擅長書寫之人書寫。但是后來得到了驗證,這幅《書蔡行勒卷》就是宋徽宗的書法真跡,并且還是宋徽宗目前唯一傳世至今的圣旨真跡。
據書法專欄作家、書法家羅雄金所了解,這幅《書蔡行勒卷》,在末代皇帝溥儀落難的時候還險些被他賣到日本去。如今這幅墨寶已經是的國家一級文物,并且禁止出境展覽。
宋徽宗可能也想不到,自己隨手寫的勒書如今地位如此之高,其實這幅勒書不僅有文物歷史之價值,還有書法藝術之價值,更何況這幅墨寶的作者還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擅長書法的皇帝所寫,說這幅書法作品是無價之寶也不為過。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這份《書蔡行勒卷》是書寫在金金箋紙上,該作品寬35.5厘米,橫214.6厘米,全卷21行、127個字,談不上巨作,但是也堪稱大作!
對于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各位書友也是可以認真閱讀一下,其主要講述的是不允許蔡行辭官,類似這樣的一份文書,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筆筆皆是,但是真正能寫出高超書法水平者,試問有幾人?
北京大學的教授李志敏曾盛贊:“《蔡行勒卷》瘦而勁,秀而潤,行云流水,頗有帝王縱橫捭闔之霸氣。”書法專欄作家羅雄金認為:“《蔡行勒卷》筆風出彩,行云流水,氣勢恢宏,富有帝皇之霸氣神韻!”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其書法造詣極高,放眼整個中國書法歷史,他幾乎都有一席之地?!笆萁痼w”以其“瘦勁、剛、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無數的書友調侃宋徽宗趙佶是一位被書法耽誤的帝皇,也是一位被當皇帝耽誤的書法大家。
其實宋徽宗就是書法大家,其書法深得書友們的喜愛,也有不少的書友想要學習“瘦金體”,但是很多人覺得入門太難,沒學多久就放棄了,對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寫在文末
精彩文章,推薦相關閱讀:
目前唯一進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當代書法巨作,出自何人之手?
作者簡介

羅雄金,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當代書畫院院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詩人,航拍攝影師,生物科研工作者,湖南大學科研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