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世所公認非常勤勞的族群,在歷史長河過往的歲月里,持續地以自己的辛勤勞作努力創造財富、美化生活,并很早形成了重視財富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義利觀和相關于財富的文明意識。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以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以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出整個共同富裕進程的清晰思路,緊密配合發展硬道理、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使百姓的財富,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得到增長和積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還將使這一進程, 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繼續推進。
然而,縱觀中外歷史,如下這樣的故事也比比皆是:第一代人創造財富并勤儉持家;第二代人接受良好教育、享用財富,但因從小看到父輩艱苦創業,心中知道金錢來之不易而大體知道自律守成;而第三代人往往從出生就享受優渥生活,沒有金錢概念,往往滑入德不配位狀態,易出現無法理性掌握財富的"敗家子"。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全球范圍內都存在的財富傳承困境,也是每一位成功致富的父母需要思考和面臨的挑戰。當下擁有財富,不代表后代同樣能持續擁有并合理享用財富,同時,往往擁有太多的財富,對后代來說也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有遠見及智慧的父母,會想到為孩子將來的幸福和高質量人生布局。但是,守富和傳富的知識結構不同于創富,它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泛指的“財富”也不單是物質層面的財富,它還涉及更重要的精神與文化層面的財富。
因而做全局考慮,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心靈和財富態度,并利用好規范化專業工具做物質財富規劃,配之以培養后代的文明素質和綜合才干,是為家庭賦能,“管住管好”家庭財富,保證家庭幸福后代持續興旺的根本要素。
同時,企業家族的代際傳承的成功與否,往往會對當地經濟產生種種直接與間接的影響;許多普通家庭財富的有序傳承,對于經濟與社會的穩定、家庭矛盾的減少和親友間的和諧融洽,自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也就凸顯:財富的合理管理與傳承,不僅是各個居民家庭的大事情,也是整個社會的一件重要事情。
本書作者武秋萍女士,結合社會生活中的案例,以清楚的層次、生動的文筆,解讀法規,指出問題, 引發思考,形成條理化認識與講述,并從財富管理規劃的時間、財富的體量、家庭情況的復雜程度等幾個方面入手,給出了非常生動且實用的方案和建議,在生命教育和財富傳承規劃尚未受普遍重視的當下,對廣大讀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閱讀本書,也許會啟發你以嶄新的角度看待財富和家庭,從而收獲新的人生感悟和注重提升生活質量。同時,如果你對當下如何“管住錢”存在方法上的困惑,本書的7種傳承方式,必將給你更全面和系統的方法選項,幫助你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合法合理地傳承和保護財富。
祝各位讀者有所收獲。
賈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