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炒菜機器人,聽到最多的質疑之一便是“廚師失業”。今天,我們采訪了正在使用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的幾位廚師,一起看看他們的職業現狀吧!
餐企老板-Z老板-27年從業經驗
行業經驗豐富的Z老板,在10多年前便在一家大型餐企的中央廚房用過半自動滾筒式的炒菜機器人,“看外星人一樣,新奇得不得了”是他對炒菜機器人的第一印象。10年后,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F15 MAX正在他的門店后廚熱火朝天地工作著。
“被廚師卡住了脖子”是Z老板對餐飲現狀的形容。一個穩定靠譜的廚師對任何一家餐企都十分重要,而在離職率遠遠高于其他職業的廚師行業,人才梯隊建設出現斷層,擁有更多職業選擇的90后、00后,不再有大量青年人才涌入成為職業廚師。人才招不到、留不住,隨意性大,隨之帶來門店出品的不穩定,成為許多餐企老板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
智能炒菜機器人技術的成熟讓Z老板下定決心去嘗試新的解決方式。“口感、效率、成本與人工并無區別,甚至更優,連鎖拓店也更簡單,而且這是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我為什么要拒絕呢?”
菜譜研發師-H師傅-15年從業經驗
“這玩意兒也能炒菜?”H師傅對著自己的準領導脫口而出。
從傳統廚師到廚紀的菜譜研發師,在炒菜機器人上炒菜、開發菜譜,這對H師傅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和轉變。如今,他不僅能自己使用炒菜機器人炒得一手好菜,還能在客戶現場培訓、指導調試菜譜,獲得一致好評。另外,他還會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意見建議供研發參考,優化產品性能。
然而,對炒菜機器人的質疑聲音不絕于耳,H師傅在客戶現場也會時不時聽到。面對這種情況,他首先會炒一盤菜,用菜品口味讓客戶信服。“最開始沒接觸過炒菜機器人,存在質疑挺正常的”,他指出炒菜機器人肯定是會替代部分人工,這是炒菜機器人出現在市場上的原因,但炒菜機器人并不會完全取代廚師,反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工具,內化了廚師的經驗,還能幫助廚師補齊短板,甚至還能倒逼部分廚師精進技藝。
95后新銳廚師-L師傅-9年從業經驗
“我現在還年輕,有體力,但等我40歲了,我還能干得動嗎?”
大部分廚師的工作空間狹小逼仄、炎熱潮濕、油煙縈繞,呼吸道疾病、靜脈曲張、肩周炎癥、風濕、胃病等職業病伴隨左右,一天工作下來勞累不堪是廚師的常態。
門店引用炒菜機器人后,后廚不僅更井然有序,其安全系數、衛生程度,以及門店的出餐效率、口味標準程度都得到明顯提升,客訴幾乎銷聲匿跡。
L師傅的工作日常也發生了變化。“上手很快,跟玩手機一樣,簡單方便,點幾下屏幕就操作好了”,他只需要按照菜譜SOP進行備菜,炒菜都交給機器來做,不再受長時間站立、顛鍋炒菜帶來的腰疼、肩疼等困擾,火、油的潛在安全隱患大幅降低,他還能有余力 “搗鼓搗鼓”機器研發菜譜。
“我工作輕松多了,周末也有更多時間陪女兒了”。
00后 明日之星- X師傅-6年從業經驗
作為新生代00后,成長于日新月異的時代中,X師傅接受機器人能炒菜只花了1分鐘。
他堅信未來一定是智能化、數字化的時代,只有時刻緊跟時代的腳步,才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我的廚師經驗、炒菜技藝可能不如別人豐富,但是我可以在炒菜機器人的輔助下,炒出好吃的菜,這就是我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把廚師們肚子里的墨水在炒菜機器人上更好地呈現出來,是他常思考的問題。樂于嘗試、多多上手、總結經驗,這是他得出的方法寶典。他深入研究炒菜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總結出料配比,復刻經典、創新菜品,還學會了基礎的維修維護,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成為了他最好的“合作伙伴”。
現在,他通過使用炒菜機器人,飛速成長,已經能夠獨當一面,老板對他更是贊不絕口。
X師傅的父親也是一名廚師,子承父業本是一樁美談,但最初他說要當廚師時,深知廚師工作辛苦的父親極力勸阻,殊不知從小耳濡目染的他,懷揣著一個大大的夢想——讓全世界都能品嘗到正宗的中餐。
今年春節時,出國留學的堂妹跟X師傅吐槽國外的中餐不好吃,總覺得少了點味道,嚷嚷著要吃他做的菜。于是,當堂妹得知炒菜機器人不僅可以實現出品的標準統一,還能輕松炒出鍋氣時,她對未來將在大洋彼岸吃到正宗的中國味道充滿了期待。這也讓X師傅覺得距離夢想成真,又近了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