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國家印發了《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的通知,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其目的是加大力度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這份對外開放的政策,我認為需要綜合近幾個月,我國不斷對外國免簽來看,去年11月底,我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而今年3月14日到11月30日,我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
發現了嗎,其實擴容免簽“朋友圈”和出臺引入外資政策是一套組合拳,至少有兩點深意,一是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下,在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我國堅定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二是拉動旅游和投資,免簽的便利化和針對外資政策的吸引力必然會大力推動中歐商務人員往來。
而在3月19日發布的《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里,我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方案里明確了允許北京、上海、廣東等自由貿易試驗區選擇若干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等領域進行擴大開放試點。
自由貿易試驗區因為更加開放的政策,本身就是吸引外資的“利器”,而北京、上海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幾乎代表了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最發達、最開放的高地了,所以率先開展放寬科技創新領域外商投資準入試點也并不意外。
第二,方案里提到了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鼓勵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揮地方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制定降低制造業企業用地、用能、用工、物流等成本的政策措施。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規劃整合重點開發區,與東部地區結對開展外商投資產業轉移合作,建立健全項目推介、干部交流、收益共享的機制和實施細則。
近些年,吸引外資的政策都在把外資往中西部和東北引導,為啥?我認為一共有三點。
第一,東部沿海地區各種成本的持續上升,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優勢不大了,近些年,部分制造業份額也存在外流到東南亞,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綜合成本低,產業發展空間大,正好能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傳統制造業,可以有效防止制造業外流,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在倒逼東部沿海地區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第二,中西部和東北承接更多制造業后,不僅能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能解決更多就業崗位,既能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還能一定程度的防止人口外流,這是加速推動中西部崛起和東北振興的一步棋,從全盤來看,更是實現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平衡的一步棋。
第三,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現在的內陸地區不再“封閉”,從2013年開始,我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中歐班列一列接著一列開向歐洲,此舉使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程度和外貿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么國家再推動產業大轉移,更加利好一帶一路的聯動和內陸地區的產業布局。
綜上所述,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已經來了,其吸引外資的力度非常之大,未來,在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將迎來更多利好,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和東北務必要把握住外資涌入的機遇。
最后,說一個數據,今年1月,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88家,同比增長74.4%,那么隨著我國免簽朋友圈的擴大和更多吸引外資的政策出臺,今后外資大概率會加速進入我國。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