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發布了一份文件,明確指出法學專業人才過剩,以后要限制法學專業的招生,會保持當前招生規模不變,但也不會繼續擴招了。
張雪峰老師也一向在直播間說,法學專業對于不同分數段的學生來說,幾乎可以算作是兩個不同的專業。
01
| 低分學法學是死路一條?
對于分數比較高,能考上5院4系、985法學院校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文科類比較熱門的選擇了,他們的出路也都非常好。
最后的底線就是各地地頭蛇級別的法學院校。比如說在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的法學院可以說是當地地頭蛇級別的院校了。
你考上這樣的法學院校,畢業之后在當地法院、檢察院或者是律師事務所工作,都會有大量的人脈,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些學校的學生也完全不擔心考不到律師執業資格,他們在學校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考下CFA,怎么進入紅圈所實習,怎么通過選調進入中央部委。
分數再往下,文科類學生的選擇法學的出路就比較有限了。
對于低分段的法學學生來說,你的學校檔次不夠,就很難去大城市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那么留在家鄉的話,基本上也就只有考公一條路了。
不過慶幸的是,對于小地方出來的法學學生,基層法院檢察院給他們留下最后一條出路。
02
| 為什么基層法院的公務員崗位那么多?
大家都知道,法學、財會、漢語言是文科類考公的三大專業。法學考公崗位那么多,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基層法院,在小地方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工作穩定性。俗話說,越是經濟不發達的地方,越是只有兩種崗位,一種是體制內,一種是社會上混的小老板。
那么在公檢法系統里面上班,可以說是小縣城鄙視鏈的頂端了。對于一些出身比較貧寒的家庭來說,孩子能夠在自己家鄉的縣城或者是小城市里面,考上一個公檢法的崗位,其實算是已經跳出農門了。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基層法院的案件特別多,工作壓力很大。張雪峰老師在直播間說,2023年法官人均結案最高的是700多件。也就是說,一年365天,去掉周末、節假日,相當于每天都有至少 2 個案件。
所以這種工作雖然穩定,但是也是非常累的,可以說是穩定的累。很多人受不了工作壓力,就會離開法院的這個崗位。
所以基層法院是每年離開的人也很多,那么招聘的人也很多。等于是給了一些分數不高的法學生有一個新手村鍛煉的機會。
03
| 基層法院的發展前途
基層法院的發展前途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方向。
一個就是對于希望穩定工作的人來說,他在小城市守著基層法院的工作,雖然工作也很累,但是穩定小城市的消費水平相對比較低。
但是基層法院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職業尊嚴。只要你在院內踏踏實實的干,也有機會提拔到中層正副職干部。
當然了,你想成為專委和副院長,就不僅僅是努力就可以的,很多基層法院的副院長都是空降。
第二個是,如果你不甘于在基層荒廢一生,那么你可以選擇向上遴選。在基層單位多寫多練,練好筆桿子,把握每一次遴選機會,爭取到中央或者省級單位。
這樣你就有可能從小縣城到了地級市或者是省會城市。當然,選擇這樣的一條路,肯定也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最后一個就是跳出體制。公務員考進去一般最少5年服務期。在這5年時間里,你解決了婚姻家庭問題,也熟悉了體制內權力的運行規律,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和法律經驗,那么很多體制內的法官就會跳出來做律師。律師的職業發展前景那就靠你自己了,上限無限高,看你個人努力。
04
| 結語
總之,對于文科生來說,分數高的選法學,那都是沖著功成名就去的。
分數低的選法學,入學就認真準備考公。基層法院雖然累,但是也給所有的法學學生提供了一個進入社會的新手村。在這里面,你可以認清自己,看清社會,愿意在小縣城的,那你就踏踏實實的在法院里面穩定地吃苦,也沒有失業的風險。愿意再拼搏一把的,就努力遴選或者瞅準機會轉做律師。
總之,張雪峰老師說的,文科類專業的前景,體現的更多的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因為這類工作中涉及到的人際關系更多,機器更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