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獄中曾寫下數萬字自述,其中有對太平天國諸王的點評。
對于南王馮云山,李秀成如此說:“南王馮云山在家讀書,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李秀成所言非虛,馮云山才是太平天國的初期創建者。
1844年,洪秀全傳教困難,吃飯都成了問題,心灰意冷之下決定回到廣東繼續從事私塾。洪秀全找來馮云山邀他一起回廣東,馮云山拒絕,隨后獨自前往紫荊山。
馮云山一邊打短工,一邊深入礦工、燒炭工。由此發展拜上帝教成員3000余人,這些人可稱為太平天國的骨干成員,里面包括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諸侯王。
明朝嘉靖時期,戚繼光抗倭招兵就喜歡來自義烏的礦工,這些人由于常年在地下危險環境作業,需要隨時聽令行動,守紀律,這就與行動散漫的農民軍有很大區別。
此處即可看出洪秀全與馮云山的性格,洪秀全意志薄弱,稍遇挫折便退縮不前,馮云山則不同,性格堅韌,能團結眾人。
洪秀全“空降”歸來后,頗有“摘桃子”的架勢,況且他行事手段激烈,破壞大量寺廟、私塾,與士紳階層產生矛盾,這也間接導致馮云山被捕。
舉凡農民起義首領或開國皇帝,軍政至少有一項是能拿得出手的,但洪秀全軍政兩項皆是弱雞,他在太平軍中最大影響力或許就是宗教影響力了,就是這點影響力也打了折扣。
馮云山被捕時,拜上帝教陷入嚴重危機,行將解散的時刻,楊秀清、蕭朝貴抓住拜上帝教的漏洞,取得“傳言”資格,楊秀清玩了一把“天父下凡”,一躍而起。
馮云山為了團結,甘愿居于楊秀清、蕭朝貴之后。
太平天國的初創團隊在此時已經埋下大雷,馮云山居中調和還可讓這艘船穩步向前,馮云山的故去,太平天國諸王之間的矛盾爆發則不可避免。
另一步敗棋則是北伐和西征,北伐在戰略上就不怎么高明,戰術上更是一塌糊涂。
北伐偏師放棄擅長流動游擊的作戰的優勢,與清廷硬打硬拼,這一點甚至不如同行李自成那些農民軍。可以說林鳳祥北伐偏師與西征孤軍深入,兩廣客家精銳老兵損失慘重。
這一點在南京雨花臺之戰即可看出,由于缺乏老卒精銳,忠王李秀成十幾萬大軍被曾國荃2萬湘軍打敗,數量優勢已經無法彌補太平軍質量的劣勢了。
金田起義后,楊秀清軍事領袖地位不斷上升,洪秀全雖能力平庸但絕不甘心做一個精神領袖。
天京事變,太平軍高層內訌,互相猜忌。以楊秀清為尊的行政體系被摧毀,他的幕僚軍師也被屠了個干凈,自金田起義時的各王,此時只剩洪秀全一人執政。
一代名將石達開出走后一蹶不振,逢戰必敗。
探究太平天國失敗的深層原因,還可發現,太平軍一直未曾經營出安全可靠的根據地,也未曾建立起穩定的財稅體系,相應的管理人才。
以劉邦起義的隊伍為例,他的團隊一直以劉邦為首,他麾下人才雖然只有沛縣一地的治理經驗,但這保證了劉邦起義隊伍中的人才是有非常寶貴的經驗基礎屬性,并非盲人摸象,全憑想象,瞎搞一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