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發布最新人口數據。2023年常住人口4673萬人,比2022年末減少20萬人。
16個州市中,超過一半人口數量都在下降,只有昆明、大理、麗江、保山、德宏、迪慶、西雙版納7地人口數量有增長。
昆明是人口增加最多的城市。
2023年,昆明常住人口868萬,比上年增加8萬。加上2022和2021年分別增加9.8萬、4.2萬,昆明已連續三年保持人口正增長。
同時,全省城鎮化率52.92%,比2022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常住人口2473萬人,比2022年末增加46萬人:
鄉村常住人口減少66萬人。
城鎮化率最高的仍然是昆明,達到了82.32%,比第二名曲靖高30%多。
一
從全國來看,在已公布2023年人口數據的24座500萬人口以上城市中,昆明的人口增幅排名前列,僅少于上海、成都、杭州、合肥等城市。
作為云南唯一的特大城市,且輻射東南亞、南亞,昆明人口吸引力并不算弱。
2010~2020年,昆明常住人口增加202.79萬人,增量高居西南第四位、全國第15位。2021年,僅增加3.9萬人。到了2022年,昆明人口增量9.8萬,一舉進入全國前十、居西南之首。
人口是經濟、產業發展的晴雨表。2023年,昆明GDP為7864.76億元,省內常態性排名第一。但從全國看,昆明沒有守住前三季度的31名,又一次被沈陽和廈門反超。
再看增速,3.3%的成績并不算好。只比哈爾濱、廈門略好一些,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居:
倒數第三。
作為云南老大,這個成績顯然說不過去。2022年也提出了“強省會”建設,要當好排頭兵,靠地產肯定不行,開始發力工業。
2023年昆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對GDP的貢獻率達到38.4%,為:
2009年以來最高的一年。
產業才能聚人。在昆明的計劃里,到2025年,全市經濟總量要達到1萬億元以上,常住人口達到1000萬人左右。
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壓力也不小:
今明年,要吸引132萬人過來安家。
再看看鄰居貴陽,雖然人口總量不如昆明,但近幾年都以每年10萬+的速度在增長。
昆明是要加點速了。
二
云南常住人口第二多的是曲靖。2023年曲靖常住人口568.8萬人,城鎮化率51.79%。
這也與當下云南的經濟發展程度相符。2023年,副中心曲靖的成績依舊優秀:GDP達4048.91億元,經濟增速7.5%,全省第二,僅次于昭通,為滇中第一。
在西南幾個城市中,反超綿陽,重回第六。
工業發展迅速是吸附人口的重要原因。
反觀之,盡管昭通是2023年云南經濟當之無愧的黑馬,以7.7%的GDP增速傲視全省,目前也以485.4萬的人口數量位居全省第三,但:
人口數量減少了9.5萬。
排名第四的紅河人口為436.3萬人,比去年減少了4.2萬人;排名第五的文山為339.7萬人,比去年減少了5.7萬人。
另外的兩個滇中重鎮楚雄和玉溪人口也在減少,兩個城市的總人口都在230萬上下,前者減少3萬,后者減少1.3萬,總體還算平穩。
但細看經濟結構,楚雄這幾年工業成了一枝花,玉溪在保持傳統強項的前提下,主要受房地產的拖累比較明顯:
投資降幅達到65.6%。
地產同樣不振,人口數量排名全省第6的大理,反而還增加了3.7萬人,看起來還不錯。
不過再細看,就有點經不起考驗。
截至2023年末,大理常住人口334.2萬人,對比2013年末的343萬人,十年間大理人口減少了差不多11萬人。換句話說,雖然環比去年有增長:
但長期是在走下坡路的。
至于麗江、保山、德宏、迪慶、西雙版納等幾個人口增長的地區,200萬級的保山和百萬級的麗江這兩年工業發展勢頭不錯,能留住人。百萬級的德宏和版納更多受益于邊貿的發展,其中版納肯定還和房子賣得多有關。
而以旅游和農業為主打產業的迪慶人口最少,只有39.5萬人:
比去年多了0.4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