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最大的感知就是,任何跨越歷史長河的理念,一定都是有原因的。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靠著偶然和幸運跑過時間。
哪怕是許多人眼里的“保守”,這兩年都越來越明顯的體現了價值。
最典型的就是中專生,
改開初期,為了緩解人才不足問題,有中專生制度。
中考拿到高分的學生,可以選擇上中專,畢業后直接拿干部身份包分配。
但問題是,成績好的學生可以上高中高考進大學,進入大學那才叫魚躍龍門天之驕子。即便考不上大學,當年拿到高中文憑也毫無疑問是高學歷人群,進單位也毫無難度。
所以前兩年科普這個制度的時候,很多人包括我都有一個疑問,
當年真有那么多人會選中專生嗎?
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席卷大地,真有人愿意錯過如此浩浩蕩蕩的時代浪潮嗎?
但前兩天回旋鏢來了,那天我刷到一個人視頻,說自己三年前能去的崗位,讀研出來反而進不了了。
我去一看還真是,北上廣的中小學教師崗招聘,前些年名單上還能看到本科生,后來開始有研究生,再然后是博士生,現在已經是清北哈佛各路博士后神仙大戰了。
也就是說,三年前你本科能進的崗位,然后你一頓努力一頓拼搏,懸梁刺股跨跨考上研究生,反而把自己干出場了。大家經常說核心問題是還不夠努力,但這件事上,居然真就是越努力越走遠了。
評論區也基本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提出目前最明智的選項,就是上岸第一,能上岸就上岸,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年這些崗位學歷膨脹要到什么地步。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昔日不理解中專生,今天大家全是中專生,
前有落袋為安,現有安全上岸。
所以不理解的道理在親身體驗的一瞬間全理解了。
站在時代下游,我們能清晰知道,改開浪潮浩浩蕩蕩,搏一搏進大學是最優解。
但當時身處其中的人們并不知道,誰知道政策延續多久,誰知道市場發展如何?直接進中專拿下編制,這是眼見為實的,最沒有疑問的,最落袋為安的選擇。
在發展時代長大的我們,總是以為發展是持續的是永恒的,所以我們往往下意識的嘲笑那些保守的思路,覺得他們落伍了,被時代拋棄了,這么明顯的趨勢你怎么把握不足呢?
房價永遠會漲,所以直接梭哈上杠桿買房就好。
互聯網永遠會增長,所以直接拿風投燒錢搶市場就行。什么盈利不盈利的,先擴張再說!至于工作崗位這些,哪怕是高薪,都不一定考慮,都認為行業在發展,讀研出來起點會更高。至于中專?好學生誰會去?要上就上大學當天之驕子。
但事實是,當發展周期走完,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并不是特殊的一代。我們以為理所應當的發展規律,可能只在那幾年里是對的。
誰也說不好時代的拐點在哪里,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直面拐點。當看不清時代拐點,猜不透浪潮走向的時候,保守的選擇,可能真會成為許多人的第一選擇。
尤其對于剛剛經歷時代急轉彎,對風浪難以預期的人們,安穩保守的選項可能更是刻進骨子里的剛性需求。
以前看見古人說什么氣運,你嗤之以鼻覺得迷信,現在時代車輪碾頭上了,你發現外部周期真挺重要。哪怕現在,誰又敢斷定未來趨勢?
低情商說法:氣運
高情商說法: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也要考慮到時代的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