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勞力士和百達翡麗,其他品牌的關注度略低,但絕不能說沒有值得一看的新品。
這不,三個世界之最就出現在本次日內瓦表展的其他品牌中。
最薄陀飛輪腕表
在超薄領域,伯爵是引領者,是行業先驅。超薄也是一種復雜功能,難度不亞于萬年歷、陀飛輪和三問。
早在2018年,伯爵就發布了當時全球最薄的機械表——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腕表,整表厚度2mm,震驚表壇。
六年后,伯爵推出了一枚劃時代的新品,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陀飛輪腕表150周年紀念版。新款是目前全球最薄的陀飛輪腕表,整表厚度還是只有2毫米。
其難度之大,堪比在米粒上徒手畫一百單八將。
表殼使用鈷合金打造,經藍色PVD鍍層處理,直徑41.5毫米。
據品牌介紹,這枚新款經三年研發,由伯爵制表師在品牌位于仙子坡的制表工坊內完成。
和“基礎款”一樣,陀飛輪款的機芯和表殼亦融為一體,底蓋同時兼作機芯主夾板,表冠嵌入于表環內,通過專用工具拉出和操作。
新款腕表采用環式陀飛輪設計,框架外緣由陶瓷滾珠軸承支撐,驅動其每分鐘旋轉一圈。陀飛輪框架主要由鈦金屬制成,其余為精鋼材質。
主發條經特殊定制,厚度略微增加,幾乎系統性地采用滾珠軸承而非樞軸,使移動元件更易于旋轉,減少摩擦。
藍寶石鏡片的厚度也經過縮減,正面的厚度減少至0.20毫米,背面陀飛輪外側那一小片則減少至0.16毫米。
最精準月相腕表
沒想到,IWC竟然放了這樣一個大招。
萬年歷已經不算什么太復雜的功能,但普通的萬年歷無法識別整百年。比如2100年是平年,絕大多數萬年歷腕表會認定它是閏年,此時需要在那一年手動調整2月底的日期。
萬國表的新款葡萄牙系列永恒歷腕表配備了以400年為單位的齒輪,能準確識別未來多個整百年的平閏,如此可以到公元3999年以前,都無需人工調整日期。
就這?不是的,更精準的還在后頭。
新款萬國表的月相盈虧顯示功能(月相)極其精準,在4500萬年后,它對于月相的計算僅與月球軌道偏差一天!
你沒看錯,是4500,單位是萬年。
猶如奇異博士伸出的那根手指一般,萬國表的工程師使用了一個特殊的計算程序來模擬超過22萬億種不同的組合,設計了一個使用三個中間齒輪的新減速齒輪系統,最終完成了如此精準的月相顯示。
也許那時,地球還在,這枚萬國表的部分零件也還在,但是人類已經不存在了。
拿什么去驗證呢?沒有辦法,我們只能相信。
功能最復雜鐘表
遙遠的2015年,日內瓦本土品牌江詩丹頓發布了彼時最復雜的鐘表作品,型號57260,多達57項功能。
如今,這一紀錄被江詩丹頓自己改寫,新款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Berkley超卓復雜功能鐘表(型號9901C,一枚孤品懷表)把復雜功能的數量提高到了63個!
歷經11年打造,光2877枚零件的組裝就花了一年時間。
63項復雜功能里,有格里高利歷(陽歷的一種)萬年歷,星空圖,恒星顯示,月齡和精密月相顯示。
還有更復雜的中國傳統農歷(陰陽合歷)萬年歷,帶有天干地支顯示,農歷春節日期顯示,十二生肖顯示等等。
此外,還有大自鳴,鬧鈴,世界時,追針計時等功能。
這枚神器同時配備一個三軸渾天儀陀飛輪調速裝置,搭配球形擺輪游絲。
受篇幅限制,江詩丹頓的新品不展開講,后續我會配合圖片標記進行功能說明。
表展還未結束,各品牌的新品或許還未全部展示,說不定會有更多的世界紀錄等著你我去發掘。
略顯遺憾的是,寶格麗不參加這次WWG,不然世界之最至少可以湊四個。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表事兒』有趣,歡迎關注我,我會定期分享鐘表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