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流量已經成為了一種趨之若鶩的資源。
可能有有些人對流量的價值還不太具象,舉個例子:
流量與漲粉比例差不多在500:1,,也就是500次點擊量漲粉1個。
我刷到一個粉絲120萬的視頻博主,單單是商品櫥窗的跟買量就高達3100萬單,就算1單1塊的傭金,那也是千萬級的收入。
再加上廣告、平臺補貼這些,流量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想辦法獲得流量,很多小年輕要做視頻、搞直播的原因。
不過,獲取流量并漲粉哪有那么簡單,花時間做專業高質量視頻不一定有流量,因為大多數刷視頻是為了放松的,最好是用不動腦的娛樂內容——這也是如今圖文類內容受眾越來越小的原因。
看看身邊的人,可能沒有人在看文章,但一定有人在刷短視頻。做什么樣的視頻能爆,成了法寶秘籍。
至于下限、道德規范什么的,統統不重要,為了流量不惜做出低俗、惡心甚至危險的行為。
比如,有人吃惡心的食物,有人故意制造爭議,還有人甚至自殘。這些行為是典型的要流量不要節操。
不僅讓人咋舌,也給觀眾帶來了不良的心理影響。更糟糕的是,這些行為往往會引發模仿,使得更多人陷入了無底線的競爭中。
看看秦朗寒假作業的案例,它從時機的選擇、話題屬性、人物人設、事發地等方面,都是精心策劃的。
表面上看就是個鬧劇,該道歉道歉,該處罰處罰,真相已大白,統統散了吧!
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博流量的行為,對大眾的誤導和情感的欺騙是不容忽視的。
人們在海量的信息中容易迷失方向,被虛假的內容所蒙蔽。一些虛假的故事和夸大其詞的宣傳,讓大眾對真實的事物產生了懷疑。
久而久之,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相信真實,對身邊的人和事也抱有更多的猜忌和不信任。這種情感的欺騙,最終會像病毒一樣反噬,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社會的和諧。
更需要重視的是年輕人對流量的認知。
年輕人看到了流量的價值后,便不愿意踏實做事,總寄希望于突然在網絡上爆火并取得不菲的收益。
這種浮躁的心態,使得他們失去了務實精神,忘記了腳踏實地的重要性。他們在追求流量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喪失了對真實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刷視頻圍觀使人放松,但我們必須警惕流量的瘋狂,保護我們的情感不被裹挾。
拒絕瘋狂的流量,對那些毫無節操的內容嗤之以鼻;不被網絡世界的虛幻所迷惑,守護我們的情感和真實的生活,多關注一些魑魅魍魎和公眾事件,可比這種對自己有價值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