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他的社交媒體賬號發文稱,“我將于2024年5月15日辭去總理職務,黃循財將于同一天宣誓就任下一任總理。我請求所有新加坡人給予循財和他的團隊全力支持,與他們一起工作,創造新加坡更加美好的未來”。
李顯龍以這樣平靜的一段話告知世人,新加坡這個出色的亞洲國家的領導權將順利移交給第四 領導團隊選出的接班人,現任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同時正式發文公告。這一消息沒有在國際媒體引起震驚,卻讓人給予敬意、祝愿和期待。
李顯龍作為新加坡領導人將滿20年,他多年以前就在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中培養第四代團隊,并且選拔團隊領軍者作為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須是財經管理專家。
在黃循財之前,時任財政部長王瑞杰、貿工部長陳振聲以及教育部長王乙康都是熱門人選。本來指定的接班人是1961年出生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墒峭跞鸾茉?021年4月突然請辭新加坡第四代團隊領軍人,同年五月辭去財長職位。
王瑞杰在給李顯龍的辭職信上寫道,自己已經60歲,等到疫情重建和克服人口危機之后,至少也已經65歲了,鑒于前任總理就任的年齡,他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決定讓位給更年輕更健康的團隊領袖。
對于王瑞杰的請辭,李顯龍表示理解,也感謝他的無私讓位。王瑞杰至今仍在擔任人民行動黨主席和副總理。
黃循才是1972年出生,現任國家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是王瑞杰之后被指定的總理接班人。
2022年,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再次推舉第四代領導團隊領軍人物。推舉人團由19人組成,其中17人為內閣部長,另加國會議長和全國總工會秘書長。
推舉過程由人民行動黨前主席許文遠主持,他逐一聽取了19位推舉人的意見,結果15人推舉黃循財接班。
李顯龍與當時的兩位國務資政張志賢與尚達曼也有資格推舉,但均放棄了推舉權利。這是與此前的推舉程序不太一樣的地方,也顯示黃循財擁有足夠的凝聚力和支持度。
接班人確定之后,李顯龍何時交班一直被世界和媒體猜測。在去年8月20日晚間的一次電視講話中,李顯龍保證將繼續領導人權利交接的計劃。
他當時向國民承諾說,近來新加坡政府內部發生的腐敗等丑聞,和正在進行的調查,都不會延遲他移交權力的計劃。李顯龍說,當我們為未來做準備的時候,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就是領導層的更迭,這些事件不會延誤我們更新換代的時間表。
去年11月,李顯龍在PAP大會上明確宣布,將在下一屆國會大選前交棒給黃循財,由黃循財領導PAP在來屆大選中競選。還說交棒之后,將遵照黃循財的調遣。李顯龍是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黃循財是副秘書長。
李顯龍表示,“只要黃循財認為我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我就會去盡力幫助他們和他的團隊,打贏下屆全國大選,履行他們領導國家的責任,讓新加坡能在我和其他第三代部長之后,在未來許多年繼續取得成功”。
去年11月5號李顯龍的講話之后,不少人仍然認為李顯龍不會很快卸任,因為下一屆新加坡國會大選最遲在2025年11月舉行,特別是在目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下,似乎新加坡不能沒有李顯龍,但是李顯龍依然按部就班的安排領導權移交程序。
他去年說了一段很感人的話,“因新冠疫情的爆發,我未能如愿在70歲生日前交棒。但如果一切順利,我將在人民行動黨的70歲生日前交棒。那不是我的生日,就讓我借用吧”。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AP是1954年11月21日創立的。
李顯龍說,“我擔任總理近20年,新加坡和PAP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徹底轉變,但有些事從未改變,我們仍然對新加坡盡心盡力,我們仍然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我們也仍然有責任為子孫后代確保這個國家安全無虞。這些事在我的領導下沒有改變,在第四代團隊領導下也不會改變”。
李顯龍將于5月15日卸任,不但是他長達20年任期的結束,也是李氏父子家族政治最終告別新加坡,李家父子對新加坡從一個貧窮的獨立城邦發展成世界經濟明珠有歷史功勛。
新加坡將進入在公共祖屋長大的精英管理專家黃循才領導的新時代,黃循才得到了執政黨議員的一致支持,最后能否得到新加坡國民的全力支持,還要看執政黨能否取得大選的優異成績。
新加坡對外政策不會有大的改變,去年12月6日黃循財訪華,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與中方的接洽。
黃循財訪華期間與中方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人們比較了解的中新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30天)的協議,就是在黃循財此次訪華期間的成果之一。這次訪華也顯示出新加坡新領導層對經營新中雙邊關系的重視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