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男生朋友聊起耳機的時候,總感覺像 AirPods Pro 這種帶降噪功能的耳機,是選耳機的核心功能。
但女生顯然不這么認為,她們反而更喜歡像 AirPods 這樣的的半入耳產品,足夠輕便,而降噪功能,完全是她們的次要需求。
為了面子,在選耳機時不少朋友都讓我介紹一個穩妥的華強北AirPods。
實話說選藍牙耳機這真的很難,大多都是光鮮外殼下包裹著一個低質內核,音質體驗立體堪憂,賣你兩三百,買個虛榮罷了。
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買過幾個玩玩,有的沒幾天就壞了,有的體驗太差,總之一言難盡。其實如果百元檔或合適的預算選一款兼顧降噪和體驗的耳機,我寧愿選真·國產。
調換了思路,我找到了QCY的AilyBuds Pro+。
實用主義者的內心
你如果細數一下國產音頻廠商就會發現,能把產品,價格,體驗同時做好的也就那么幾家。而QCY對產品的性價比打磨,應該是相當可以的。
在此之前,我用過 AilyBuds 這個系列,網上口碑也很好,是不少學生和打工人的選擇。
耳機這個東西很特殊,很多人的耳機都不是用壞的,而是用丟的。
買幾千大百的耳機對實用人群來說是不可能的,但考慮到高頻使用和每天陪伴,看的舒心,用的舒服,越美越好,越好用越好,這是實用主義者永恒的價值觀。
所以 AilyBuds Pro+ 就很懂。
拋光珍珠砂外殼,上掀式磁吸盒蓋,口糖盒的大小。
這些詞都是我給它起的,但確實開蓋漂亮,合蓋小巧,一手能攥四個不是問題,全是大百以上檔位產品的設計。
我用過一個沒有磁吸盒蓋的耳機,每次拿取的時候使用感都很糟糕。
每拿出一只耳機都會不小心把耳機盒關上,久了真的想吐槽,更別提走在路上單手操作的時候了。
AilyBuds Pro+ 的這個盒蓋不僅帶磁吸,開合角度帶鎖止,而且磁吸力度恰到好處,單手操作很方便。
沒錯,這就是實用主義者在意的,全是細節。
半入耳降噪到底怎么樣?
市面上半入耳式降噪耳機是非常少的,這主要取決于產品采用的硬件配置和價格定位的關系。
降噪是個挺吃硬件配置的功能,價格低了做不好。
價格高了,影響產品定位,圍繞在百元藍牙耳機的產品,幾乎沒有做降噪的。
QCY AilyBuds Pro+支持通話降噪和自適應抗風噪。
主動降噪也能支持左右耳壓平衡,通話降噪方面采用的是6麥雙耳降噪,同時可以連接雙設備,例如筆記本和手機,手機和手機這些場景,這都是半入耳式耳機可遇不可求的硬核功能。
我試下來感覺也還不錯,半入耳原本就沒有入耳式耳機包裹緊密,自然對外界噪音還是影響要大一些。降噪功能的加入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在宿舍或者圖書館的時候,濾掉環境音還是很重要的。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耳機是13mm的大動圈,在動圈尺寸上明顯要比主流的10mm要大一些,音量輸出和清晰度都是能讓我滿意的。
說在后面
我得承認,QCY(意象)作為小米的生態鏈企業,在國產藍牙耳機產品上是足夠“卷”的。
其實這兩年國內的百元耳機產品看似選擇非常多,但仔細了解下來,能在耳機領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也并不多,意象作為一個領域15年的音頻企業,一直在百元檔持續帶來好產品。
聊下我的購買建議,AilyBuds Pro系列包含Pro和 Pro+ 兩個版本。
我用的是 Pro+ 版,在續航方面會稍好一些,還擁有小金標認證加持,價格方面會比 Pro 版稍貴一些,其它方面是和 Pro 版完全一致。
所以我認為,Pro版就可以滿足學生群體或實用主義人群來用,在顏值和體驗感上面,完全對得起這個定位,不到二百的價格,性價比還是非常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