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長超過5米1,六座和七座可選,252馬力的高功率2.0T發動機,光是這么寥寥兩三個關鍵字,要放在合資品牌的SUV上,你可能認為這車怎么都得30萬。
但是不用。東風日產探陸(參數丨圖片),最低起售價僅21.28萬元(關于定價這個怎么看,著急的可以直接拉到文章后面快收尾的部分,我有表明立場)。
探陸這個名字看起來挺陌生的,它確實是東風日產帶來的一款全新車系,但如果你看它的英文名——Pathfinder,可能就有些朋友會感到熟悉了,這是日產主打北美市場的一款中大型SUV。
說起在北美吃香的那些日系中大型SUV也是挺有意思,豐田漢蘭達屬于是比較早來到了中國市場的,并且獲得了成功,本田那邊嘛,很多人盼星星盼月亮都沒盼來Pilot。日產Pathfinder情況跟本田Pilot類似,現在總算是姍姍來遲。至于馬自達,似乎只有我一個人看著CX-9流口水,嗯,現在是CX-90了。
不過擺在面前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我們看到的這輛Pathfinder跟北美現行的Pathfinder,看起來不太一樣。
▲ 北美版Pathfinder
是特別不一樣
北美版的Pathfinder采用的是一種比較粗獷野性的設計風格,比較像日產家族里的大哥途樂,反正我是覺得很氣派。但中規的這輛探陸看起來就要秀氣一些,當然它有一些挺夸張的設計細節,比如說前臉中網的設計,還有輪轂的樣式,我都覺得有點用力過度,而且不太協調。
但它在外觀觀感真正比較吃虧的地方在于,這車看著并不像有5米1長的體格,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它的線條看起來沒有那么硬朗,沒太突出它的尺寸帶來的分量感。這是探陸跟北美版Pathfinder區別最大的地方,你只看圖的話,可能會覺得北美版Pathfinder會比探陸大一號。
我猜我們中國消費者,尤其是這類合資品牌中大型SUV的潛客們,應該都是更喜歡看起來壯實的,所以我對于這輛探陸在外觀上所做的改變還是持保留意見的。
之所以說探陸之于北美版Pathfinder所做的是“改變”,就是因為它們看起來雖然特別不一樣,但里子竟然是高度同源。它們“不約而同”地跟英菲尼迪QX60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說白了,探陸和Pathfinder,基本上還是同一款車,你不妨把它們理解為姊妹車,它們的內飾也只是在屏幕周邊的區域有一些不同。包括跟QX60,它們一樣的地方可能比你想象中還要多。
有什么一樣的?
我們差不多是在兩年前推送過英菲尼迪QX60的體驗內容,在那之后,我自己也沒怎么再去接觸過QX60了,所以它在我腦海里的存在感已經挺弱的了。這次日產探陸上市,我到店里看車試車,除了外觀之外,這輛探陸勾起了我對QX60的所有回憶。
從方向盤的樣式,到液晶儀表板的界面布局甚至是那塊儀表板屏幕本身的分辨率,再到電子擋桿的操作方式,以及擋把周圍的手剎鍵、啟停關閉鍵,還有車窗按鍵,都是一樣的。萬一哪天有人把你的QX60偷走了,然后放了一輛探陸在你的車位上,正好你的車位光線不太好,你沒太看清外觀,坐進車里,你大概也不會發現自己的車被人調換了。
哪怕是把車開起來,探陸也跟QX60高度相似。它們基于同一個橫置發動機平臺研發,底盤規格和軸距數值都是一樣的,發動機是一樣的252馬力可變壓縮比2.0T,變速箱也是一樣的9AT。這里你會說了,硬件一樣,人家就不能稍微調得不一樣嗎?
還真沒什么不同,QX60中低速下那有點過于靈敏的加速響應也被完整地搬到了探陸身上,我當時就說QX60這個特性很“日產”,這不,日產本尊來了。而你深踩油門加速,那種不怎么爆發卻有條不紊的加速節奏也似曾相識,而變速箱的升降擋動作,也同樣是略帶拖沓不太夠干脆的。畢竟無論是QX60也好,探陸也好,它們主打的都是家用舒適定位,所以動態性格上的設定沒什么差別也是合理的。
底盤也是,我試駕的探陸高配搭載的是規格為255/50 R20的馬牌CrossContactRX輪胎,這胎跟QX60也是一模一樣的(兩車低配版18寸輪子配的鄧祿普輪胎也是一樣的),雖然我覺得探陸這個20寸輪圈的造型實在是不忍直視。
探陸的行駛質感也能做到跟QX60一樣高級,它的濾振品質很好,雖然只是個麥弗遜前懸。這時候你可能會認為,這是日產的工程師“偷懶”,直接把QX60的底盤設定搬了過來,那它總該在關乎成本的方面搞一些精準刀法了吧?比如隔音?
這個問題問得好,日產真的沒什么心機,探陸的隔音甚至也跟QX60一樣好,這意味著它比我的Giulia要安靜許多。我倒是覺得這是應該的,撇除對于QX60的認知,其實高端日產的隔音一向都是不錯的,所以探陸隔音好就是應該的,那么什么是“高端日產”?就是20萬以上的日產唄。
是的,我認為探陸除了外觀之外,它的方方面面,都跟QX60幾乎沒差,所以這是一款很有誠意的車,整體特性依然很日產,而且是那種比較高級的日產。
21.28萬很劃算?
當然,即便是最低配,沒有皮質座椅,沒有天窗,沒有電調座椅,沒有自適應巡航,甚至還是個塑料質地的方向盤,21.28萬買到這樣的機械品質,還有巨大的車廂空間,香到爆啊。而且對于探陸的目標群體來說,這樣的低配車型也是完全有存在意義的,方向盤一套,再后改一套皮座椅,完全行得通。
但你可能沒法以21.28萬買到它,因為這是“限時優惠價”,準確地說,在我探店這天,3000抵20000的優惠已經失效了,當前是6000抵20000。這又有問題了,指導價23.98萬元,即便是3000抵20000,那也只是優惠了1.7萬元,還有1萬的優惠在哪?你得先有個舊車,用來置換,他們會給你1萬元的置換補貼。
而目前的6000抵20000可能也會在某個時候失效,所以這個車在一定階段內,價格是會往上走的。這可能是因為東風日產作為傳統合資品牌,當下為了應對由新能源車掀起的價格戰而做出的一種策略。
那,即便沒有任何優惠,23.98萬元買入門版的探陸,是否還值得?其實我仍然覺得值,但也可能是因為我的觀念比較守舊,我還在用那種很傳統的思維來看待這輛車和這個價格,我拿它去對比的主要對象是漢蘭達,它跟漢蘭達比起來,行駛質感好太多,空間也更大,內裝質感也要好一些,只是漢蘭達的混動系統或許能比探陸省一半的油。如果你想要像漢蘭達一樣省油的探陸,可以等等e-Power的版本,應該會有的。
但如果你拿它對比的對象是一些卷得不行的“新世界”的車,也許它的吸引力還需要更低的價格才能凸顯。
▲ 我不太推薦你買六座版的探陸,因為二排左側座椅這條軌道不知道為什么凸起來這么多,導致第三排左邊位置很難放腳,七座版恰恰沒有這條軌道,沒有這個問題
不過放在你面前的還有一個選擇,我在這家位于一樓的日產展廳看完這輛探陸,又去了這棟樓六樓的英菲尼迪展廳問了一下QX60的價格。當前最低配的QX60落地價在34萬左右(甚至還能談),跟低配QX60配置相近的探陸應該是指導價為25.98萬元的兩驅智享版,不算限時優惠的話落地大概在29萬元。兩者的機械素質和空間機能極度接近,區別就是在于品牌和外觀,當然了,這年頭我估計大家也不會認為英菲尼迪的品牌號召力能比日產大多少,但QX60著實比探陸好看很多,而且也實實在在地顯得更貴一些。那么你會怎么選?
對了,要不是我特意上六樓問一嘴QX60的價格,我都沒發現,這倆車竟然連第三排的側壁飾板都是一樣的,我還留意到,北美版Pathfinder的第三排側壁板,好像也是一模一樣的造型。
所以探陸還真就是日產毫無保留地把QX60下放得來的產物,這么看來,他們造這輛探陸挺簡單的,只是重新設計了一套有點奇怪的外觀。但是換個角度看,這樣的一輛探陸比QX60便宜好幾萬,其實也確實劃算。
總第2063期
作者:陳厚澤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