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章,薛姨媽攜家眷投奔榮國府,初時和睦共處,不久卻被賈母屢次暗示離府。世人多將此舉歸因于賈母對“金玉良緣”的抵觸,實則另有深意:薛蟠對林黛玉的覬覦,使得賈母心生警惕,不得不嚴(yán)防家門,以防萬一。
寶釵十五歲生日,賈母破例為其大肆慶祝,此舉在當(dāng)時社會環(huán)境下實屬罕見。女子年齡向來被視為隱私,尤其在早婚風(fēng)氣盛行的年代,如此高調(diào)曝光,無疑是在提醒薛家,寶釵已至適婚之齡,應(yīng)早日為其覓得佳婿,暗示其適時離府。賈母此舉,雖表面上是為寶釵慶生,實則巧妙地傳達了逐客之意。
將賈母逐客之舉全部歸咎于對金玉良緣的反感,未免過于片面。薛蟠的行徑,才是觸動賈母底線的關(guān)鍵因素。薛蟠,一個聲名狼藉的紈绔子弟,因爭奪香菱釀成命案,其好色、暴躁、喜新厭舊的性格早已人盡皆知。他對林黛玉的垂涎,無疑為賈母心中平添憂慮。
林黛玉之美,書中描繪其勝過西施,乃世間罕有的絕色。這樣的女子,對于薛蟠這類貪圖美色之人而言,無疑是一塊無法抗拒的磁石。書中記載,薛蟠僅一眼瞥見林黛玉的風(fēng)姿,便已“酥倒在那里”,其癡迷之情溢于言表。在賈府內(nèi)亂、男女混雜之際,薛蟠的失態(tài)舉止,不僅暴露了他的丑陋欲望,更可能引發(fā)不必要的紛擾,危及林黛玉的清譽。
薛蟠對林黛玉的覬覦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早有端倪。林黛玉頻繁出入梨香院,薛蟠對其美貌早有耳聞,此次意外邂逅,更點燃了他心中的欲火。薛寶釵拒絕林黛玉認(rèn)薛姨媽為干娘,且以玩笑試探林黛玉對薛蟠的態(tài)度,足見薛蟠對林黛玉的非分之想已在家內(nèi)引起波瀾。賈母深知薛蟠的脾性,一旦其對林黛玉起了執(zhí)念,恐難善罷甘休,林黛玉的處境將陷入險境。
面對薛蟠的步步逼近,賈母豈能坐視不理?她深知“不怕賊偷,只怕賊惦記”的道理,尤其是對薛蟠這般不擇手段、不顧禮法之人,更要防患于未然。因此,賈母以逐客令為手段,旨在保護林黛玉免遭薛蟠之禍,同時避免榮國府因薛蟠的劣跡而蒙受牽連。
賈母對薛家多次下逐客令,固然有對金玉良緣的排斥,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薛蟠對林黛玉的覬覦。賈母作為家族長者,既要維護家族聲譽,更要保護孫輩的安全,面對薛蟠的威脅,她只能采取果斷措施,以確保林黛玉遠離潛在的危險。賈母的逐客之舉,實則是對林黛玉深情呵護的表現(xiàn),也是對家族安寧的堅定捍衛(w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