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車市,要是論“加價賣車”,奔馳寶馬奧迪都得靠邊站,沒有誰玩得夠豐田狠。像埃爾法在日本國內市場本來就是17萬(單位:人民幣,下同)上下的車型,到了中國國內,指導價直接飆升到80多萬起,想提車還得再加價三十多萬!
針對中國市場“加價賣車”這一被“口誅筆伐”的現象,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曾公開回應過:豐田沒有加價賣過任何一臺車到中國,加價的埃爾法完全就是中國經銷商自己干的!
換言之,豐田章男的意思是:中國市場“加價的埃爾法”與我們無關,是你們中國人坑中國人!
定價黑,加價高
在日本市場,埃爾法的起售價僅為3597000日元(約為17萬人民幣)。 自從2010年被引進國內后,起售價就一路從56萬上漲到現在的83.9萬元。
這期間還伴隨著進口稅稅率從25%降到15%,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3%。即使是2020年改款將強勁的3.5L V6發動機換成了2.5L的混動動力系統,官方指導價非但沒有降,還小漲1萬元。由此可見埃爾法的定價之黑。
關于定價問題,坊間傳聞豐田本身不想定價太高,奈何經銷商有定價權。也就是說現在埃爾法的指導價是經銷商定出來的。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當年桑塔納進入國內時,德國人本來想定價8萬,甚至還擔心這個價格太高會沒有人買。卻想不到遭到國內經銷商的極力反對,理由是賣的太便宜了,不允許大眾對外插手公布。最終國內經銷商將價格定在了18萬。狠狠地收割了一把自己的同胞。
定價高就算了,想不到更喪心病狂的操作還在后頭。2010年埃爾法上市后銷量火爆,遭到市場哄搶,缺貨嚴重,4S店開始加價提車。而在享受過“加價賣車”的快感后,4S店就停不下來了。往后的連續十幾年不管是誰想開走一臺埃爾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指導價的基礎上再加錢。金額也從開始時的幾萬到現在的幾十萬。最終將在日本也就17萬的普通級別的車推向了百萬級別。
由此可見,不管是高昂的指導價,還是霸道無理的“加價”,正如豐田章男所說幕后推手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
然而這不合理的一切僅憑一句“與我們無關”,就能輕松撇清嗎?
加價——天下苦豐田久矣
實際上需要加價購買的豐田車可不止埃爾法一款,特別是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更加“喪心病狂”,幾乎做到了全品牌加價銷售的地步。
所以,即使豐田沒有主動要求經銷商加價,甚至也沒有從經銷商的“加價”里賺取到一分錢,但豐田在這件事情里絕對有推波助瀾的責任。豐田章男這個時候卻道貌岸然地將鍋“全甩”給中國經銷商的行為頗有點厚顏無恥。
首先,作為一家車廠,只要豐田想管,是不可能管不住自己的經銷商的。所以經銷商能長時間大面積地加價賣車,背后必然必然有車廠的默許甚至支持。否則經銷商也不敢這樣子肆意妄為。換言之,經銷商能加價賣車,至少是雙方“合謀”的行為。
其次,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豐田對經銷商一直都比較強勢。要求經銷商配貨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所謂配貨就是作為經銷商,你想在我這里拿一臺暢銷車型(比如:埃爾法),你就必須要同時入手幾臺不好賣的車型。這些不好賣的車型 ,說不準還得虧本賣。為了彌補這部分虧損,經銷商只能對熱銷車型加價銷售。
另外豐田通過控制產量營造緊銷局面來維持豪車價格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它值100萬嗎
實際上,從品牌和產品力的層面上來說,埃爾法不值得100萬。
之所以能溢價賣到100萬,依然供不應求,一個重要原因是,埃爾法自帶明星效應。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香港明星好像都人手一臺埃爾法。這就導致很多富人盲目跟風,認為擁有一臺埃爾法是身份和階層的象征。
在市場信仰形成以后,就意味著不管是經銷商還是車廠可以肆意地進行利益追逐了,而那些自愿當韭菜的消費者就妥妥的成了大冤種。
事實上,類似的事情不僅是汽車,進口的醫藥器材、藥品、手表、衣物、木材等商品,又有多少不是因為盲目的追捧而價格翻倍的呢?
所以說呀,一切的根源仍在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