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至4月21日,2024亞洲保時捷卡雷拉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打響比拼。恰逢中國 F1 大獎賽 20 周年,F1 再次回歸中國頂尖賽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作為中國F1大獎賽的熱身賽也助力了這一人聲鼎沸的賽事周末,為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賽程增添許多色彩。
在這個熱鬧非凡的賽事周末,SCC采訪到了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Michael Kirsch)先生。本期DEEP TALK將帶領大家深入了解保時捷如何傳承賽事基因,迎接最強產品年。
Q:我們看到現在的新聞通稿都在大力宣傳青年車手,以及完善賽事體系,這些青年車手未來的規劃道路是怎樣的?保時捷為青年車手投入了哪些?
柯時邁:賽車是保時捷的基因,為了解汽車性能的強悍程度,我們創始人很早就推動了汽車測試工作,保時捷很早便開始入局賽車業務,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為賽道研發的很多產品最終都會應用到跑車上。這就是為什么保時捷跑車是世界上駕駛性能最好的跑車之一。也讓保時捷的賽車賽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客戶賽事。
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卡雷拉杯賽事,客戶車隊也開始參加勒芒賽事,保時捷社群參與度很高。很明顯,如此大力投入賽車運動就需要培養賽車人才。我們在中國也培養了很多賽車方面的人才。
2012-2016年期間我曾在中國任職,當時Earl Bamber這位賽車手在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獨占鰲頭。后來我們把Earl Bamber送到德國,讓他參加廠隊車手選拔,他成功入選吧。第二年就有幸參加了勒芒,并贏得了冠軍。從在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奪冠到在勒芒賽摘桂只用了一年時間。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還培養了車手葉一飛,去年他在勒芒賽事中領跑長達 45 分鐘,成為中國車手第一人。這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將青年人才培養打造成一個體系。
因此,我們設立卡雷拉杯亞洲挑戰賽青年車手人才庫,針對26 歲以下的青年車手,同時持有國際汽聯C級駕駛執照,至少參加過1-2兩年 GT 賽事或目前正在參加方程式賽車。我們會為他們提供駕駛的賽車。
我們將入選車手與我們的經銷商車隊鏈接起來,為他們提供更多參賽機會。很高興今年又有五位青年車手入選。因此,到了年底,我們會為下一輪、下一年的賽季進行選拔。這就是我們如何尋找青年車手,培養這些車手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賽車源于基因,走向未來。我們可以為車手提供夢想成真的機會。我和法國青年車手Mathys 聊過,他想跑耐力賽,希望有一天能贏得勒芒賽,所以他的想法是往耐力賽發展,而一飛則熱衷一級方程式。我們希望把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培養成為冠軍。
Q:當您談到賽車基因時,您認為這種賽車基因對電動汽車設計的影響有多深呢?因為在中國,人們注重設計、駕駛體驗、汽車空間、功能和智能化等。
柯時邁:保時捷始終堅守自己的傳統,我們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跑車,不管是內燃跑車還是電動跑車。要明確的是,跑車并不意味著從 0 加速到 100。電動跑車也可以跑得很快。賽車的關鍵在于剎車、過彎、重復正確的操作、質量、轉向,而這一切都與保時捷的宗旨不謀而合,那就是將賽車引入日常道路出行之中。
我認為這很難復制,因為這離不開經驗積累。駕駛、快速加速,我們一路上都能看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會更容易,所以我們始終堅持創新這一初心,并努力打造最好的跑車,無論采用何種發動機。
但你說得有道理,中國的情況不同,隨著電動汽車的出現,中國也對汽車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連通性和信息娛樂。這也是我們現在更加重視的一點,因為我們發現在過去,你可以制造一輛家喻戶曉的汽車這已經足夠好了,尤其是保時捷,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
但說到信息娛樂和連通性,全世界至少有三個不同的社交媒體群體。歐洲有 Facebook 和 instagram,美國略有不同,中國則有微信、B 站、抖音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中國建立了更強大的研發團隊,“在中國為中國”。但是,我們不會沿著別人的老路,不會追隨中國的每一個潮流,我們需要弄清楚什么才是適合保時捷的,而不是一味的流量。
柯時邁: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平衡點,既要忠實于保時捷理念,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又要不斷創新。創新不僅在汽車駕駛方面,還可能在汽車功能上,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戰略,我們已經已經找到這個平衡點了,并推出了新款 Taycan 和新款 Panamera,以及將在下周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全新純電動 Macan。這很酷,同時也迎合了中國年輕客戶對信息娛樂的需求。我們(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客戶群,15% 的客戶是 Z 世代群體,因此我們也需要貫徹“在中國為中國”的原則。
Q:所以,當您談到整個部門的設計時,他們都是中國人嗎?
柯時邁:在中國,我們的做法也與其他公司不同,我們把它叫做“研發分支”。我們的研發部門在中國有一個分支,人員編制不多,但我們有保時捷工程、保時捷中國數字科技、保時捷風投等,這些公司會在中國尋找新的中國初創企業,所有這些合力在中國就形成了一個超過 900 人的團隊,共同致力于中國應用的開發。
Q:幾年前,有一次采訪保時捷技術負責人。我們談到電動汽車話題,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 Taycan 車型,所以保時捷的想法是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能不會那么飛速,因為傳統內燃機汽車公司不會側重發展電動汽車。但 5 年后,我們都看到它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所以我想知道保時捷是如何提高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又如何理解中國市場,以及保時捷如何管理世界各地電氣化程度的不同,針對不同進度,又應該采取何種應對策略。
柯時邁:你的關注點很好,也很有趣。我們看到新興電動汽車的開發速度相比傳統整車廠那里看到的要短得多,我們不得不向此靠攏。但同樣,如果想以最高的質量標準來工作和開發,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這不僅是速度的問題,也是一輛車壽命的問題。
如今,超過 70% 的保時捷跑車仍在路上行駛,所以你可以看到保時捷的質量十分出眾。你可以看到殘值:保時捷使用越久,殘值越高,至少 911 車型壽命越長殘值越高。這與速度無關,而是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保時捷的驅動力來自創新,來自對產品生命周期的探索,對我們來說可能比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更長。我想說的是,這個(iPhone)手機最佳使用壽命只有兩年,再更新換代,然后把舊的給你的兒子用,再易手給你的姑姑或奶奶用,最后你就不得不把它扔掉。
相比手機,汽車的情況就有點不同。我們希望有剩余價值,所以我們不斷適應新變化,但我們必須走自己的創新之路。我們的創始人曾說“最后一輛汽車將是跑車”,我同意他的觀點。因為這一切都與個性和表達需求有關。
要知道我在亞洲已經工作了 13 年,其中 2012-2016 年在中國,在韓國和日本工作了 6 年,現在又回來了。據我觀察,自信心和個性表達跟之前截然不同。10 年前更多的是小心謹慎,但現在看到更多紋身,看到的不僅僅是香奈兒古馳在身上的堆積來展現奢侈感,優衣庫和 LV的搭配也可以彰顯個人的風格品味。這是自信的態度,對嗎?這是個性表達,沒有人告訴你該怎么樣,現在是品味而不是炫耀。
我很樂見這種巨大的不同,因為我也有這種心態,而保時捷就在這個時候強勢入局,帶來個性化表達。它給車主帶來的不僅僅是一輛跑車。你買單的不是品牌,而是品牌內涵。我們將以自信的態度秉持保時捷的經營方式,因為我們考慮的是長久之計,而不是未來兩年的事情。我們還必須適應時代,接受挑戰,跑得更快。
Q:保時捷是一家在跑車、創新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很多汽車公司都把保時捷奉為業界楷模,爭相效仿,而我想知道,在保時捷,哪個部門在引領保時捷不斷創造輝煌,保時捷又是如何理解創新的?
柯時邁:如果你談論賽車的話,保時捷其實不大,只是我們名聲比較大而已。當你了解賽車后你便會知道,贏得比賽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車手,還要依靠團隊、賽車、工程師,甚至是好的伙食!我認為這是保時捷成功的因素之一。
我們有領先的技術,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我們有非常優秀的設計師,他們知道如何創造出 30 年后你看了仍然喜歡的產品。我們還不乏優秀的銷售人員,他們努力以創新的方式,針對市場制定不同營銷策略。
我們還去到阿那亞戲劇節,讓年輕人參與藝術活動。我們在北京舉辦別開生面的大秀,展示全新純電動 Macan。當然還有我們的經銷商,他們會對客戶倍加照顧。因此,整個團隊創造出了特別的保時捷文化。
保時捷擁有強大的凝聚力,我們的目標并不是銷售數十萬臺 911 車型,我們希望為車主打造個性化的跑車,而我們 95% 的跑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不到還有哪個品牌能做到如此水準。如果我們面前有 5 臺保時捷,這5 臺都會完全不一樣。
Q: 在 F1 賽事方面,我得問一個關于 F1 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紅牛車隊,所以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些保時捷的幕后故事嗎?保時捷是否會繼續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柯時邁:正如我所說,保時捷擁有賽車基因,當然,F1 總是會到來的。兩年前,我們計劃與紅牛合作,雙方都認為會成功聯手,但最終卻沒有成功。這讓很多人,也包括我,都感到驚訝。
作為局外人,我沒有參與當時的談判。談判未能成功,雙方都有原因。我當時并未參與,也就無法詳細說明。既然雙方都無法就一個重要決策達成統一,那就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至于眼下,顯然我們無緣下個賽季。不過奧迪會參賽,祝我們的兄弟品牌好運。但我不認為我們會一直無緣,畢竟我們終究是賽車選手。時機來臨時,我們會重新考慮的。不過眼下尚無打算。
不過說到底,當要與合作伙伴展開合作時,還是需要彼此契合。寶馬在 90 年代末開始與威廉姆斯車隊合作時。那時我就在寶馬,參與得更多,知道相互依賴的必要性和 F1 業務的復雜,也知道如果從一開始就不了解情況, 或者互相之間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那最好就不要開始合作。我認為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最好的決定。
Q:第一季度已經有很多令人興奮的產品問世,接下來也還有更多產品,比如新款 911(992.2)?它總是能讓中國消費者最興奮的產品。會有什么特別的車型嗎?什么時候在中國上市?
柯時邁:今年對我們來說是重新調整的一年,有兩個原因,市場充滿挑戰,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之后的開局并不樂觀。而且今年保時捷將進入最強產品年。
今年是我們的轉型期,從去年年底 新款保時捷Cayenne 上市開始,到現在第三代 Panamera 已經到店,而下周純電動 Macan 也將亮相北京車展。我們還有新款 Taycan,速度更快、性能更好、充電更穩。當然還有 911,我們也會提供帶有輔助電機的版本,采用非常創新的技術。它們都將從現在到年底上市。除了 718,所有車型都是推出新產品,所以我們非常期待。
曾經的缺憾就是我們無法引進所有特殊車型,例如 GT 車型。我們的目標是回歸這一傳統,將這些特殊車型帶回中國。我們正翹首以待。
Q:好像每一輛保時捷都很昂貴,也許在過去的幾年里,還沒有一款能夠滿足很多人的夢想之車,不過現在有了。但有些年輕人他們對駕駛體驗的了解不深,只要有汽車公司宣稱自己的車速,他們就會想:哦,就像保時捷!那這就是我們的夢想之車了。所以,您是否覺得有必要做一些事情來影響這些年輕人來教他們,否則我不認為他們有機會駕駛自己夢想之車。
柯時邁:首先,我不認為保時捷過于昂貴,價格都很合理。不過它們確實獨特。我常說,你不一定需要保時捷,但你會想要一臺保時捷。沒人不想擁有它。那么當然,這就是值得追求的。正如我們所說,它是奢華之作,現代奢華之作,就此而言它的價格是合理的。
正如你剛才所說,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客戶平均年齡更年輕(37 歲)。也就是說,如果你看到像一個我這樣的人開著保時捷,就還需要一個 18 歲的車主來彌補這個平均年齡值!所以我們必須在營銷中多做一些解釋。例如,我們現在接觸年輕一代,更多地進入藝術社群、創意社群。
而且我們還提供獨特的駕駛體驗機會。你可以到上海保時捷體驗中心來,可以在安全的駕駛環境下,親身在賽道上感受保時捷的魅力, 當然我們的經銷商也可以提供試駕服務。但我們還是都需要學會如何貼近年輕一代,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讓他們親身體驗保時捷的一切,而不是光靠說。
而且,我在自己的家庭中對此也有所察覺。在我年輕的時候,在德國必須年滿 18 歲才能獲得駕駛執照。而我在 18 歲生日那天,就去把我的駕照領了回來,就是這么迫不及待。我的墻上貼著明星海報,女孩子們可能貼著馬,不過我貼的就是明星和汽車。
現在的情況則不然。我家女兒,還得我們逼著她去考駕照,她到 26 歲的時候才終于拿到。她也不懂車,只在需要的時候租一輛。所以說,看待汽車的方式不一樣了,也許在中國也是類似的情況,這一點我們需要了然于心。不過說到底,等你長大成人后,在你擁有 5 塊平價手表后,你總歸還是會想要一塊好的機械表的。
Q:保時捷的經典車型怎么樣?保時捷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很多年,擁有很多車迷、車主和龐大的市場保有量。保時捷在中國如何管理這些經典車型?接下來,保時捷會在哪些方面借鑒電動方程式錦標賽?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方面有哪些未來計劃?
柯時邁:當我去香港時,我喜歡看各種迷人的經典車型。說實話,就基于基因和傳統的創新而言,這些經典車型讓我們可以產生重大影響。
保時捷已有 75 年的歷史,這是中國車企所不具備的。我認為我們在中國需要更多地利用這一優勢。實際上我們正在研究如何解決無法將經典車型進口到中國這一問題。因為這有點尷尬,你無法將易手車進口到中國,經典車型從技術上而言就是二手車,所以每次把車帶到中國來的時候,我們只能把將其作為展示車帶進來,算是一種特殊進口,幾周后就得帶走。我們現在正在與政府合作,也許將來會允許進口經典車型,從而能夠創造一個新的市場和新的認識。這是一個政策法規問題。
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方面,四臺保時捷 99X Electric 志在奪冠。我們擁有一支保時捷廠隊,還有鼎力支持的一支客戶車隊安德雷蒂車隊。我記得去年,我們沒有贏得比賽,但是客戶車隊贏得了車手年度冠軍,他們駕駛的是保時捷,所以這樣的成績也不錯,我們希望這個賽季繼續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期待FE 5 月份的上海站,希望到時候可以再次見到你們。我覺得 F1 的優勢是讓賽車更貼近觀眾,所以世界各地會有街頭賽事。只可惜這里是賽道,如果能到外灘比賽就好了!沿著世紀大道比賽,我可以設想一些適合比賽的路線!然而現在比賽在這里舉行,這也是一條很好的賽道。如果能使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更貼近觀眾就好了。我們也跑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我們會繼續投身賽車領域。
Q:不同于其他國家,中國有很多社交媒體平臺。年輕人可以從一眾社交媒體平臺獲得海量的內容。
柯時邁:這很有趣,我嘗試過關注中國的社交媒體,例如小紅書、微博以及抖音,但大多數都是中文,對我來說很難。當然我會去看并嘗試理解。我們的經銷商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對我而言,作為一名公關人員,我總是驚訝于事物如何走紅。在中國,社交媒體的影響力確實很大。然而相較于其他品牌,我們并不那么激進,因為我們需要與品牌調性保持一致。但如果你有想法也可以和我探討!我希望更多地展示品牌,展示更多酷炫的東西,不僅僅傳播廣告,更要分享一些引人入勝的內容。
Q:這些內容是否會突破這個圈子,不僅局限于汽車行業,而是涉及時尚和旅游等行業?我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你說你在公關部門。
柯時邁:在我最初涉足公關業務時,那時候還是傳統紙媒的天下。后來網絡媒體橫空出世,可看作是第二階段。現在有了KOL,這是第三階段。然而現在人人都是KOL,突然之間人人都變成了媒體。
我們需要接受如今信息傳播飛速這一事實,而且還存在虛假消息以及編造的可能性,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非常不穩定的環境,我們需要非常小心。你是報道汽車類新聞的,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汽車媒體仍在增長的國家之一,大多數其他國家的汽車媒體都在萎縮。
我們還深入研究了零售、零售概念、形式以及渠道。我個人密切關注人工智能和數據的發展,因為我認為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和數據不但會體現在我們的傳播方式上,而且我們也需要將其融入到我們的跑車中。
設計方面,我們很關注建筑和時尚,我個人也嘗試與藝術家和哲學家保持密切聯系,因為他們會樹立新的思維方式,這樣我便能更好地知道未來可能會出現哪些趨勢。這些是我個人所關注的東西,保時捷也同樣會關注這些。
欲想獲取保時捷全系產品更多消息,請聯系下方SCC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