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三高」之一,一旦患上高血壓需要長期控制血壓。有些人不把它當回事,覺得高血壓就是個慢性病,不痛不癢的,又不會致命,所以即使體檢發(fā)現(xiàn),也不采取下一步行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血壓雖然是種慢性病,看似不致命,但長期對我們的心腦血管危害卻很多。
很多高血壓患者最終并非因為高血壓去世,而是因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去世,比如腦血栓、腦出血、冠心病、心梗、高血壓腎病等。
那么,高血壓真的「不痛不癢」嗎?到底要不要控制血壓呢?
得了高血壓
「五臟六腑」都危險
確實,很多人即使血壓高,也沒啥癥狀。
但是,血壓過高,卻可能增加其他的疾病的發(fā)病風險,讓「五臟六腑」都處于危險之中,是妥妥的「沉默殺手」!
高血壓會讓血管變窄。
01
正常血壓
02
血壓增高沖擊血管
03
血壓越高對血管沖擊越大使其異常變形
04
高血壓長期作用血管內(nèi)膜受損,瘢痕樣增生導致血栓形成
05
受損處形成瘢痕樣增生,使血管壁增厚
06
血管壁損傷后,有些成分堆積在粗糙的受損組織
07
持續(xù)不斷地形成增生使管腔狹窄,血栓形成
08
血栓逐漸長大,最終造成血管堵塞
當你脆弱的血管,再也經(jīng)不住高血壓的沖擊時,你的血管可能由此「爆裂」,血液從爆裂的血管處不停往外冒。如果爆裂的地方在大腦,那么就會發(fā)生危險的腦溢血。
不僅如此,高血壓還會對各個器官功能造成損害,比如心臟、腎臟等。
血壓越高,心臟就需要更加用力向外泵血,長此以往心臟功能會慢慢衰竭。
而當腎動脈變得狹窄,腎細胞得不到營養(yǎng)與氧氣,慢慢「餓死」,導致高血壓腎病,最終可能發(fā)展成腎衰竭。
那么,到底要將血壓降到多少,才能使這些「駭人」的疾病發(fā)病風險,降到最低呢?
國人「最佳血壓值」出爐
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高血壓人群來說,將收縮壓(高壓)降到 <140 mmHg的標準降壓相比,把收縮壓(高壓)降到 <120 mmHg的強化降壓,可顯著降低不良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及死亡風險降低。
換句話說,把高血壓降到 140 mmHg不是萬事大吉,而是要盡可能降到<120 mmHg汞柱才是最佳!
研究納入全國 23 個省/直轄市的 116 家醫(yī)院及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 11255 個病例,他們年齡 ≥50 歲,血壓收縮壓 130 -180mmHg,合并血腦管疾病或至少兩個主要心腦血管風險因素。
跟蹤隨訪 3 年后結果顯示,與標準降壓組(<140mmHg)相比,強化降壓組(<120mmHg)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降低 12%,心腦血管死亡率降低 39%,全因死亡率降低 21%。
到底該如何控制血壓
降低大病風險
盡管現(xiàn)在還不能確定高血壓患者強化降壓一定是最優(yōu)的選擇,但得了高血壓,就一定要積極控制血壓,這樣才可以降低與高血壓相關的「大病」風險與死亡風險。
將血壓控制在正常值,一般指在 140/90 mmHg 以下,能降低發(fā)生心腦腎及血管并發(fā)癥和死亡的總風險,然后再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遵醫(yī)囑進一步控制血壓
除了要遵醫(yī)囑及規(guī)范治療,還有一件事尤其重要!
那就是生活方式干預。
目前,所有指南均認為,生活方式干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包括「正常高值」的人群,都是合理、有效的干預方式。
1. 少吃鹽,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 <5 g,增加膳食中鉀攝入
2.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3. 控制體重, BMI<24;腰圍:男性 <90 cm;女性 <85 cm
4. 煙、酒都要抓緊戒掉
5. 不飲或限制飲酒
6. 增加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每周 5-7 次;每次持續(xù) 30-60 分鐘
7.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8. 保證充足且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我們一定要重視高血壓這個沉默殺手,不要沒有感覺就不把它當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