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蘇之際,是繁花的盛宴,桃花、杏花等千朵萬朵壓枝低,為大地披上一件色彩斑斕的華服。
然而,春天,又是落英繽紛的離歌,花瓣隨風飛舞,無處不飛花。
不僅讓人感嘆,春天的美,總是如此絢爛又短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練刪,謝謝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一個日暮時分,在去東川途中,元稹駐足嘉陵江邊,望著梨花隨風而去,隨水而流。他寫道:
《使東川》
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東,梨花萬片逐江風。
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
太陽緩緩西沉,天色逐漸昏暗,嘉陵江依舊向東奔騰不息;無數片梨花逐風而去,輕輕飄落。
江上花瓣零落,何處最惹人斷腸?它們一半已隨波逐流,一半仍在空中翩躚起舞。
很快,這首詩傳到好友白居易耳中,他哈哈大笑道:元九,學學我的直白嘛,想娘子就寫信,拐彎抹角,也就你家娘子能難懂。
于是,他寫了首《望驛臺》用來調侃元九一番。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元九啊,你靖安宅中里,妻子韋叢,每日獨坐窗前,凝望著那翠綠的柳枝,凝眸念遠。而那望驛臺前,春意雖濃卻已顯闌珊,滿地落紅。
你們分隔兩地,兩處勃勃春光,卻在同一天里悄然消逝,如同你們此刻無法相聚的心情。此刻,家中的親人無時不刻思念著遠行的你,而你身在異鄉,也必定是心懷家中,牽掛萬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練刪,謝謝
這便是友情,知你所想,想你所思,報你所念,回你所安。
家中一切安好,妻子也想你,期盼你早日辦完事回家,與她一同欣賞那春日美景。
故事倘若到此,可圓滿收尾,元稹歸家,與愛妻共度春光,賞滿園春色。
然,命運弄人,他的愛妻,如同春光般驟然消逝。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的世界變得昏暗,他余生里除了工作便是思念韋叢。
尤其是他這首《離思》,千年來被無數戀人傳抄。
離思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經滄海難為水
曾經見識過蒼茫深邃的大海,別處的水,就稱不上是“水”,就難以再入眼。
“滄海”,明面上是廣闊無垠的大海,實際是元稹與亡妻曾經共同度過,那些美好時光,是二人深厚情感。
在元九心中,韋叢猶如潔白的梨花般美好,與愛妻共度的歲月,如同滄海一般,深邃、廣闊,無法被其他任何事物所替代。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練刪,謝謝
除卻巫山不是云
見過巫山的云海,再去看其他地方的云海,巫山不在,拿其他云不配稱作云。
巫山,在詩詞里,象征男女之間的愛情與相思,是神圣美麗的。
用巫山比喻韋叢的魅力,元九認為,巫山奇云,巫山沒有了,云根本不配稱為云。葦叢不在,其他女子在難入我眼。世間女子再美,卻再難撩動我的心。
這兩句不及馮唐的“春風十里不如你。”直白易懂。也沒有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直戳心窩。
但它仍舊很美,有對愛情的堅貞、專一。
他被廣泛運用。例如,某人閱歷豐富,眼界開闊,對普通事物不屑一顧時,可以用“曾經滄海難為水”。
對戀人那種獨一無二的眷戀,可以用“除卻巫山不是云”。
因此,這兩句詩常是愛情表白的絕佳言辭。
但是,生活中它卻很微妙。對戀人說是愛意。若提及前任,完全變味,是對前任的傾情和刻骨銘心、遺憾與不舍,是對現任的敷衍和麻木!
詩很美,但分場合,使用時斟酌詞句,以防鬧笑話。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練刪,謝謝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即使穿行在繁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一看。也許,是因為我清心寡欲,也許是我為心中只有你,無心欣賞其他美景。
元稹這首《離思》真乃絕美,是無數人期盼的愛情模樣。
你在我心中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盡管我身處花花世界,誘惑頗多。
但是,我心不為外界所動,不被外界迷惑。只因為我心有你,你是我靈魂的歸宿。
一燈大師曾一語道破,“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愛人去,無憂亦無怖”。
因為心中有愛,便有牽掛、畏懼、思念。心中沒有愛時,便赤條條,來去無牽無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