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訪華,在北京參加了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提起當年那些在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功臣們時,金日成想起來一位戰斗英雄。
于是金日成專門請求鄧小平尋找這位戰斗英雄,鄧小平接著找到秦基偉了解情況,在得知部隊仍沒有這位戰斗英雄的下落時,當即下達指示:“盡快派人尋找,只要他還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撈針,我們也要把他撈起來!”
時間來到4年后10月的一天,在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大佛鄉農技站開拖拉機的男子柴兵榮,在去岳池縣加油站加油時買了一份《四川日報》,很快他就被《四川日報》第4版右下角的一則尋人啟事吸引了注意力,只見上面寫著:
一級戰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原是我部3營8連7班班長,在朝鮮樸達峰阻擊戰斗中身負重傷,斷了一根指頭,戰后與部隊失散,請本人或知情者看到本啟事后及時與原部隊聯系。
柴兵榮看到這里激動萬分,尋人啟事上的描述和父親的經歷簡直一模一樣,于是加完油后直接帶著報紙興奮地開著拖拉機回了家,然后找到斷了一根手指頭仍在地里種田的老農父親,對他說道:“爹,部隊在登報找你呢!”
此時,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已經在家鄉當了32年的農民了。
那么,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柴云振老人是因何與部隊失散,后來當了32年農民的呢?他在朝鮮戰場上又立過哪些功勛,得以讓金日成30年都沒有忘記尋找這位特等功臣老兵的呢?
關于柴云振老英雄的故事,還要從1948年的淮海戰役講起。
柴云振
淮海戰場一伙夫
1948年11月6日,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規模戰役正式打響,國共雙方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了上百萬兵力。
雖然軍事指揮能力不行,但是蔣介石也懂得“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的道理,自古以來江淮一體,一旦淮河不保,那么千里江防處處都是解放軍的突破口,國民黨政權的敗亡將指日可待。
因此蔣介石不但投入了自己在長江以北的全部精銳部隊,還專門從四川調兵前往淮海戰場,其中就包括柴云振所在的青年軍203師。
蔣介石
柴云振是四川廣安人,16歲那一年為了避免被國民黨抓壯丁孤身一人跑到了重慶,靠著走街串巷叫賣小吃為生。
柴云振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是沒能逃過被抓壯丁的命運,1947年,剛滿20歲的柴云振被當地的“葉保長”賣到了國民黨青年軍203師,換了20擔谷子。
柴云振因為沒有上過學的緣故,被安排到2旅136團當了一名伙夫。
當時的國民黨軍隊中軍官貪污兵餉,士兵偷懶厭戰,不知為誰打仗,還經常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挨上級的鞭打。
柴云振有一次上前線送飯時,發現解放軍的火力封鎖太過嚴密,所以拖延了一段時間才上戰場,結果副營長二話不說伸手將他身上的扁擔搶過去,朝他的肩膀上狠狠地掄了三下,疼的柴云振直咬牙。
本就不愿意當兵的柴云振因此一門心思想要當逃兵,他曾多次試圖逃跑,結果每次還沒逃跑就被發現,緊接著就是一陣毒打。
被迫跟隨部隊離開四川后,他對國民黨當局更加不滿了,在心中下定決心,就算要跟解放軍交戰,也要盡可能地躲起來。
國民黨伙夫
203師前往淮海戰場的途中,得到了國民黨軍隊在“遼西會戰”(即遼沈戰役)中慘敗的消息,部隊內部人心惶惶,柴云振經常聽到戰友們抱怨蔣總統這就是要拿他們去當炮灰。
部隊抵達安徽后,和一支解放軍部隊不期而遇,沒過多久就被對方打了七零八落,部隊長官也被解放軍擊斃了,大家一看長官死了,沒人管得了自己了,頓時歡呼一聲四散而逃。
雖然當時正值冬季,天上下著雪,但柴云振等人卻感覺身體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心里只有一個想法:“跑,跑得離戰場越遠越好!”
柴云振跟著潰兵一路跑到了湖北省池口,剛停下來喘口氣,就遇到了青年軍203師的收容隊,柴云振被抓住后又被安排到部隊里當了伙夫。
國民黨兵
就差一點跑出去的經歷讓柴云鎮誕生了無窮的信心,過了幾天他又找了個機會和6個戰友逃跑了,他們一口氣跑了15公里發現國民黨軍沒派兵追他們后,膽子大了起來,將槍口朝下倒掛著,大搖大擺地走到湖北新市場,向駐扎在當地的解放軍投了誠。
柴云振投誠后不久就被分到了獨立旅內當了戰斗小組組長,在接下來的一場戰斗中被國民黨俘虜,送去了武昌關押。
隨著淮海戰爭進入關鍵時期,柴云振等戰俘被編入了國民黨軍隊內,他又一次當了國民黨兵。后來,柴云振被解放軍圍在一座地堡內,連忙繳械投誠,才再次得以回到解放軍的隊伍當中。
國民黨傷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育后,柴云振又一次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淮海戰役后被編入解放軍44師136團,跟著部隊一起參加了渡江戰役,并于1949年12月正式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樸達峰上一勁松
1950年6月末,美國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強行阻斷了朝鮮半島的統一進程,之后美國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向著中朝邊境推進,黨中央迅速下達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要指示。
柴云振作為志愿軍第十五軍45師警衛連的一員,跟隨大部隊東出鴨綠江抗擊美帝侵略者。在朝鮮戰場上,他和廣大志愿軍戰士給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李偽軍以狠狠地打擊,為中朝聯軍取得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跨過鴨綠江
第5次戰役期間,志愿軍高層經過深思熟慮后命令主力部隊向北移至三八線附近,1951年5月28日,原本被志愿軍打的四處逃竄的美李軍隊察覺到志愿軍開始北上后,迅速調集部隊向著志愿軍猛撲而來。
危急關頭,45師134團接到了前往樸達峰山區阻擊敵軍,10天后方可后撤的命令。
樸達峰位于朝鮮江原道金化郡西南60多里處,山勢險要,是拱衛金化的重要門戶,也是美軍北犯金化的必經之路。
為了奪下樸達峰,“聯合國軍”派出了美軍第25師和加拿大第25旅以及大量的飛機大炮,妄圖通過炮火優勢從志愿軍身上“碾過去”。
經過長達5天5夜的激烈戰斗后,志愿軍接連丟失了兩個山頭,部隊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減員嚴重,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柴云振因此被補充至134團3營8連7班當班長。
6月4日,敵軍主力部隊距離志愿軍134團3營的前沿陣地越來越近,134團副團長劉占華當即命令三營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敵人,三營營長武尚志接到命令后,命人將柴云振叫來,讓他帶領7班的九名戰士奪回被敵人占領的兩座山頭,堵住敵人進攻缺口,7連、9連剩余的戰士將作為第二梯隊打阻擊。
志愿軍戰士
當時被敵軍攻占的兩座山頭,一個高一個矮,在較矮的山頭上,敵人部署了十數名士兵,而在較高的那座山頭上,敵軍卻部署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
而且,被擅長打夜戰的志愿軍嚇破了膽的敵軍在夜晚也不肯放松警惕,每當夜幕降臨,敵軍就會隔幾分鐘向天空發射一發照明彈,這樣就算是在夜晚戰場也和白天無異,想靠九名士兵奪下兩個山頭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不過即便是面對這種絕境,柴云振也沒有退縮,他對兩座山頭的敵軍經過分析后認為:我軍想要取勝斷然不能在白天強攻,夜晚雖然有照明彈,但只要應對得當,在敵人發現之前爬上山頭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當天下午,柴云振將班里的9名戰士分成了兩組,他和5名戰士作為主攻部隊去爬較矮的1號山頭,剩下的4名戰士則負責在另一個方向打掩護,對敵人陣地放冷槍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志愿軍
夜幕降臨后,敵軍開始向天上打照明彈,柴云振率領7班的戰士們在第一顆照明彈墜落熄滅,第二顆照明彈尚未發射之時迅速跳入了一個彈坑里面。
與此同時,負責打掩護的戰士們也開槍了,敵人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沒有一個敵人看到山腳下的志愿軍。
不久后,柴云振和戰士們順利的從敵軍陣地的側后方登上了山頭,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朝著敵人的機槍陣地扔去了一顆手榴彈,將對我軍威脅最大的機槍報廢掉后,柴云振和戰友們干凈利索地消滅了陣地上的所有敵人。
沒過幾分鐘,另一個小組的戰士也爬了上來,柴云振命令兩名戰士把守衛1號山頭陣地,等接應部隊上來后再歸隊。
之后柴云振再次將戰士們分成兩組,4名戰士在不同的方向打冷槍吸引敵人的注意,他自己率領剩下的3名戰士繞過2號山頭上敵軍的火力網,慢慢的向山頭陣地爬去。
志愿軍沖鋒劇照
當柴云振和三名戰士爬到半山腰時,被把守在當地的敵軍所發現,朝著他們射來了密集的子彈,作為優秀的志愿軍戰士,柴云振和戰士們毫不畏懼敵人的子彈,靠著良好的配合成功的端掉了敵軍的防御工事,并快速登上了山頂。
當時敵軍部隊的指揮官們正在指揮所內開會,柴云振用數個捆在一起的手榴彈將敵軍指揮官送去見了他們的上帝,失去了指揮官的敵軍頓時士氣大跌各自為戰,沒過多久就向山下潰逃而去,我軍因此順利的收復了2號山頭陣地。
不久后,八連的主力部隊接管了1號山頭陣地,留在1號山頭的兩名戰士迅速來到了2號山頭,和柴云振等人共同修復山上的工事。
第2天天剛亮,敵軍就再次調遣兩個團的兵力搶奪陣地,經過激烈的戰斗,柴云振身邊只剩下了5名戰士,134團團部見敵軍勢大,當即向8連傳達命令,要求8連迅速接應7班的戰士后撤。
被炸成廢墟的志愿軍陣地
雖然不甘心戰友們拼死奪回的陣地就這么輕易放棄,但上級的命令必須遵從,柴云振深深地看了一眼2號山頭陣地,率領著殘存的戰士們撤了下去。
在營部休息了一會兒后,恢復了精力的柴云振主動跟營長請示要求再將陣地奪回來,得到批準后他再次和5名戰士沖上2號高地,經過激烈戰斗,成功的將陣地奪回,在這個過程中,5名戰友全部犧牲了。
柴云振將陣地奪回后迅速打掃戰場將敵軍的武器收攏了起來,準備應對敵人的下一次進攻。 敵軍也知道山頭上沒有多少志愿軍,為了避免傷亡,他們調集了一個排的黑人當“敢死隊”,讓他們上山來送死。
面對敵人山呼海嘯般的攻勢,柴云振就像是一棵歷經風雨的勁松一樣巋然不動,一邊騰挪躲閃一邊瞅準空隙向敵人打冷槍。
經過激烈的交火,柴云振雖然身上多處受傷,但也成功地將陣地上的黑人士兵擊退。
就在柴云振打算收集敵人的武器應對下一次戰斗時,突然間聽到了一陣嘰里呱啦的說話聲,柴云振這才發現身后20多米處,不知何時出現了4名黑人士兵,看他們鬼鬼祟祟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打算捉活的。
說時遲那時快,柴云振當即掏槍擊斃了其中三名黑人士兵,結果當他打算擊斃第四人時槍里沒子彈了,柴云振迅速扔掉槍支向那名看起來很壯的黑人士兵撲了過去,黑人士兵自恃力氣大,同樣扔掉卡賓槍和柴云振展開肉搏。
最開始,柴云振靠著嫻熟的搏斗技巧,成功的將黑人士兵壓在了身下,抄起旁邊一塊大石頭就朝著黑人士兵的腦袋砸去,不過經過長時間激烈的戰斗,柴云振的體力已所剩無幾,砸著砸著他就沒力氣了,察覺到柴云振力量弱下來了的黑人士兵用力掙脫了他的束縛,將他反壓在自己身下,同樣抄起一塊石頭朝著柴云振的頭部砸了下來。
朝鮮戰場上的黑人
生死關頭,柴云振感覺自己似乎又有了無窮的力氣,開始進行拼死抵抗,抵抗中他用手將黑人士兵的眼睛挖瞎了,黑人士兵疼得當即扔掉了石頭,正在柴云振打算再接再厲,挖瞎他另一只眼睛時,他的右手食指摸到了對方的嘴巴里,只見那名黑人士兵當即像一頭發瘋的野獸一樣張嘴咬住了他的右手食指,然后用力將其咬斷了。
斷指之痛讓柴云振當場昏死了過去,黑人士兵吐出斷指后,抄起地上的石頭朝著柴云振的頭部砸了兩下,不過此時的他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因此這次攻擊并沒有對柴云振造成多么大的損傷,之后黑人士兵從地上爬起來連槍都沒拿就踉踉蹌蹌的向山下走去。
朝鮮戰場上的黑人
當這名黑人走到距離陣地100米左右的地方時,柴云振蘇醒了過來,他用盡全身力氣爬到那支卡賓槍旁,瞄準黑人后扣動了扳機,一聲槍響過后,黑人士兵身體一震朝著山下滾了過去。眼看對手應該是死透了,柴云振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再次暈了過去。
柴云振暈過去后不久,三營就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友軍部隊接管了3營陣地,當友軍戰士沖上2號陣地時找到了還有一口氣的柴云振,并將他緊急送到了后方醫院治療。
據戰后統計,此役柴云振率領的7班殲滅敵軍200余名,摧毀敵軍指揮所一座,僅柴云振自己就擊斃了100多名敵軍,還包括一名敵軍營長,為我志愿軍主力順利北上贏取了彌足珍貴的時間。
柴云振的英雄事跡迅速像旋風一般傳遍了志愿軍部隊,135團的戰士們更是萬分激動,紛紛表示要“為柴云振同志報仇!”135團二營6連內的一名21歲通信員更是將柴云振當做自己的榜樣,這名通訊員,就是黃繼光。
黃繼光烈士
1952年5月1日,經志愿軍總部批準,為柴云振記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這時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同志“失蹤”了。
部隊首長曾專門回柴云振接受治療的內蒙古包頭部隊醫院找人,結果醫院方面表示柴云振退伍了,至于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部隊首長曾托人進行過調查,可以柴云振就如人間蒸發一般杳無音訊。
那么,柴云振到底去哪兒了呢?
大佛鄉內一老農
當柴云振蘇醒過來時,感覺身體跟不是自己的一樣,完全使不上勁來,身上哪兒哪兒都疼。
主治醫生心有余悸地告訴他:“你能存活下來簡直可以用奇跡來形容了。”
部隊為了搶救他的生命,專門派遣飛機將柴云振單獨從朝鮮拉回了國內,并集結了國內大量優秀醫學專家為他治療,當時專家們一致認為柴云振的情況非常不樂觀,光他頭上就有24處傷口,身體的其他位置傷口更是數不勝數,只能“試一試”。
也許是上天不想讓英雄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柴云振被奇跡般地救活了。
部隊醫院
柴云振在醫院里躺了近一年的時間,身體恢復得不錯,除了經常感到頭疼外,身體沒什么大礙了,在住院的這段時間里,他想家了。
1952年,柴云振在醫院里辦理了退伍手續,拿著1000斤大米票證的復員費和三等乙級殘廢證明靜悄悄地回到了老家大佛鄉。
回到家鄉之后,柴云振沒有跟任何人講過自己在朝鮮戰場上的經歷,和鄉親們一起勤勤懇懇的下地干活,鄉親們誰都沒有想過,這位斷了一只手指的普通農民,竟然會是一位特等功臣。
志愿軍大部隊回國后,部隊領導曾專門命人徹底調查柴云振的蹤跡,可惜關于柴云振的資料太少,連家庭地址都是錯的,因此調查人員什么都沒查到。雖然后來部隊領導多次派人調查過柴云振的下落,終因線索不足不了了之。
1980年,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在北京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時,他不無感慨的跟鄧小平和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提起了當年的朝鮮戰爭,以及那場戰爭中涌現出來的志愿軍英雄們。
柴云振與老戰友
金日成對“生死不明”的柴云振的下落一直耿耿于懷,在這近30年的時間里,他踏遍了朝鮮的山山水水,都沒有找到柴云振的下落,因此想請鄧小平幫忙尋找柴云振的下落,他想親自向柴云振道謝。
當鄧小平從秦基偉那里得知部隊仍不知柴云振的下落時,當即下達指示:“盡快派人尋找柴云振,只要他還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撈針,我們也要把他撈起來!”
過了近30年再想找一個人,困難度可想而知,但這件事情受到了鄧小平和金日成的高度關注,調查人員不敢怠慢,經過長達4年的調查,他們找到了一位曾和柴云振共同參加過樸達峰阻擊戰的志愿軍老戰士,從老戰士處得到了一條珍貴的線索:柴云振有一口四川口音。
有了大致范圍就好辦了,調查人員在四川、貴州、云南的報紙上發布了第一版的尋人啟事:
尋戰斗英雄柴云振
柴云振原系我部8連7班長,在1951年抗美援樸達峰阻擊戰中英勇殺敵,榮立特等功,并授予英雄稱號,因負重傷,回國住院,與部隊失掉聯系。本人見此啟事或知其下落者,請速與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隊政治部聯系。
第一版尋人啟事
這一則尋人啟事發出后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毫無動靜,調查人員并沒有放棄,又在三省的報紙和《人民日報》上發布了第二版尋人啟事:
一級戰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原是我部3營8連7班長,在朝鮮樸達峰阻擊戰斗中身負重傷,斷了一根指頭,戰后與部隊失散,請本人或知情者看到本啟事后及時與原部隊聯系。
在大佛鄉農技站當拖拉機手的柴云振兒子柴兵榮看到這一則尋人啟事后,迅速將自己的老農父親和尋人啟事中的戰斗英雄聯系了起來,當即拿著報紙趕回了家,告訴父親:爹,部隊在登報找你。
柴云振和柴兵榮
當隱姓埋名32年的柴云振看到這一則尋人啟事后當即紅了眼睛,這么多年了,黨和國家都沒有忘記他。
不久后,柴云振在兒子的勸說下去了部隊一趟,部隊經過核實后確認,他就是當年的戰斗英雄!
成功找到特等功臣柴云振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中朝兩國,鄧小平對此非常高興,說道:“找到柴云振,我也就放心了。”
很快,部隊就為柴云振舉辦了一場遲到了32年的表彰大會,柴云振看著象征著榮譽的證書和勛章,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當組織上問柴云振有什么要求時,柴云振平靜地回答道:“沒什么要求,我那一個班都犧牲了,唯一剩下我。我有幸活在世上,應該代戰友們做點事。”
1985年10月,柴云振應金日成邀請前往朝鮮參加志愿軍入朝參戰35周年紀念活動,并得到了金日成的親切接見。回國后,他當選為四川省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
金日成接見柴云振
2007年5月上旬,岳池縣九龍鎮一個叫做胡全生的人找到柴云振,想請他幫忙管教一下自己那個喜歡去網吧上網的兒子。
柴云振跟著胡全生到了他家見到胡全生的兒子小胡后,沒有跟他講大道理或者批評他,而是將自己在朝鮮的經歷娓娓道來,勸他不要辜負人生的大好年華,努力學習,將來好為國爭光。
小胡聽進去了老英雄的建議,此后再也沒有去過網吧,后來還考入了重點中學。
柴云振
2018年12月26日,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逝世,享年9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