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3日17時27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通過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將嫦娥六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即將開展首次月球背面取樣任務。
2020年11月,嫦娥五號探測器進行了中國首次月球表面無人取樣任務,帶回了1731克珍貴的月球樣品。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實施標志著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完美收官。那么,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備份星,嫦娥六號又將完成哪些目標,和嫦娥五號相比又有哪些特殊之處呢?
瞄準太陽系最大盆地
嫦娥六號任務的主要任務依然是月球采樣,但目的地從月球正面換到了月球背面,從風暴洋換到了南極-艾特肯盆地。首選落區在月球南緯43°西經154°附近阿波羅環形山,計劃通過表取和鉆取兩種方式獲取約2公斤月球樣品。
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是月球乃至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盆地,直徑約為2,500公里,面積相當于兩個青藏高原,而深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公里!它被公認為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半球——從名字上看,“南極”和“艾特肯”之間有個短橫,這表示該盆地的南端在月球南極附近,而北端在艾特肯環形山附近,故而得名。
南極-艾特肯盆地(來源:Garrick-Bethell and Zuber, 2009)
根據“克萊門汀”號、“月球勘探者”號等探測器的觀測結果,南極-艾特肯盆地物質組成似乎與其他地區有些不同。 盆地底部的鐵、鈦、釷等元素含量較多; 從礦物角度說,斜輝石和斜方石含量好像比周圍高低多。 這些特征均與阿波羅樣品、蘇聯月球樣品、月球隕石樣品有所不同。 推測其經歷過十分特殊的形成過程。 距今大約40億年,一顆小行星以大約30°的傾角撞擊了月球南部。 這次撞擊規模相當大,以至于把月球表面直接消掉了一層,有人認為甚至很可能把早期月幔都給撞暴露了。
南極-艾特肯盆地附近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來源:Pavel Gabzdyl)
鑒于南極-艾特肯 盆地這種特殊性,它的研究價值非常高,而最好的研究方法莫過于直接去挖取一些樣品來回來進行深入分析。
首次挑戰月背取樣
如果說,今年3月20成功發射的 日鵲橋二號中繼衛星是嫦娥探月工程四期的急先鋒,那么嫦娥六號探測器就屬于第一支主力部隊。
嫦娥六號組合體的“四器”(來源:國家航天局)
嫦娥六號與嫦娥五號在總體結構上沒有太大區別,是一個超級組合體。 它主要由 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 組成。 軌道器負責“去得了”,相當于地月之間往返“大交通”; 著陸器負責“下得去”,即月面軟著陸,同時采樣設備也裝在它身上; 上升器負責“上得來”,在完成月面取樣后,把樣品從月球帶回到環月球飛行的軌道器; 返回器負責“回得來”,最終由它攜帶樣品返回地面。
嫦娥六號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來源:國家航天局)
嫦娥六號任務大體上與嫦娥五號類似,也要經歷 運載發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 11個飛行階段,四器之間會經歷多次分離、交會、對接動作,形成“著-上”“軌-返”等多個組合形態。嫦娥六號的任務期長達52天, 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月背智能采樣和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技術 。
鵲橋二號為嫦娥六號提供中繼通信服務(來源:國家航天局)
對了解決應對月球背面尤其是南極地區的通信問題,鵲橋二號先行一步前往月球,搭建起一條地月間的通信橋梁。在《 》一文中我們曾介紹過鵲橋二號的兩條任務軌道,目前它運行在一條周期為48小時的橢圓軌道上,其中有2/3的時間可以覆蓋南極-艾特肯盆地,它將為嫦娥六號提供關鍵的通信保障服務。所以,嫦娥六號在月球表面停留不超過32小時。
綜合下來,嫦娥六號難度和復雜度應當會超過嫦娥五號。
嫦娥六號月面取樣模擬(來源:國家航天局)
國際開放合作共贏
除了取樣機構,嫦娥六號還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國旗展示系統等有效載荷。
嫦娥六號搭載的國際載荷(來源:國家航天局)
嫦娥六號還是國際開放的項目,將搭載4臺國際載荷。法國氡氣探測儀:對月球表面氡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研究揮發物在月球環境下傳輸和擴散機制。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巴基斯坦立方星:開展在軌成像任務,驗證納衛星月球軌道探測技術。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它將作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絕對控制點,可以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
嫦娥工程所取得的成功越來越獲得國際關注。嫦娥六號的開放姿態也彰顯中國航天的自信和態度。深空科學研究、和平利用太空都需要全球共同參與。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中國探月工程前三期可歸納為“繞、落、回”?!袄@”是指發射長期環繞月球飛行的探測衛星,對月球進行遙感探測,繪制月球精細地圖?!奥洹笔侵嘎涞皆虑虮砻骈_展原位探測和巡視探測?!盎亍笔侵笍脑虑蛏喜蓸臃祷亍D壳?,前三期工作都已順利完成。
而從更宏觀地來看,我國月球探測的整體戰略部署可以歸納為“探、登、駐”。“探”是指派送無人探測器對月球進行考察;“登”即為載人登月;“駐”是指長期駐留月球,在月球建設長期有人或無人值守的基地,利用月球資源開展各項科研工作。
嫦娥七號任務(來源:CCTV)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4月24日發布的消息,探月工程四期包含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嫦娥六號完成月背取樣;嫦娥七號將攜帶大量科研載荷,在月球南極地區軟著陸,進行科學考察活動,尤其是水的痕跡;嫦娥八號將開展大量科學試驗,開展建設月球科研站的探索。
看得出來,嫦娥六號是探月工程向新階段邁進的承上啟下的任務。中國“嫦娥”還將向著月球未知新疆域不斷去開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