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本命年的乾隆皇帝登臨西山八大處禮佛祈愿,登高望遠,感懷做詩《圣感寺眺遠》:西山至此更無山,故是明堂結局處。
25年后,乾隆想做個文治武功 “十全皇帝”。在取得“十全武功”后,下詔收集天下書籍,編纂《四庫全書》。前后耗時13年,全國共征集了約1.3萬冊圖書,調動了360多位官員、學者、4000余名眷錄校對人員,花費數千萬兩白銀終成七部《四庫全書》。
每部《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共約7.9萬卷,3.6萬冊。7部分藏在北四閣(故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避暑山莊文津閣、沈陽文溯閣)和南三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杭州文瀾閣)。乾隆還特意下令南三閣的書對社會開放,允許讀書人來閱讀和抄錄。
即便如此,《四庫全書》在當時仍是“王榭堂前燕”,尋常人見不到,偶有機會翻閱抄錄者,也視之為珍寶。
277年后,經過戰亂散佚,又涅槃重生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在現代科技加持下,它的影印版入藏西山腳下的綠城?西山云廬(以下簡稱:西山云廬),實現了《四庫全書》進入社區,“飛入尋常百姓家”。
難能可貴的是,文瀾書院建在一座古樹會所里。這是西山云廬為原址保護一棵110多歲樹齡的古槐而專門營造,特邀日本庭園學會理事、作庭家野村勘治大師,為會所打造一個崖壁瀑布景觀,實現古書與古樹的相映成輝。
數千年的經典與數百年的時光相映成輝,用傳統開啟新的傳統。
壹
2024年5月1日下午,文瀾書院正式揭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黃愛平、文瀾閣《四庫全書》發行人楊紹斌與綠城中國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陸建強一起出席。
楊紹斌認為,文瀾閣本重回北京西山有兩層含義:一是文化的守護;二是原汁原味的保護。
北京西山是皇家文脈之地,紀昀等眾多編纂《四庫全書》的學者、文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跡。這里近鄰圓明園遺址、香山、頤和園等皇家故園,留有乾隆皇帝御題墨寶,和《四庫全書》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圓明園里的文源閣《四庫全書》也曾藏于西山;文津閣《四庫全書》如今收藏在同屬西山一脈的國家圖書館。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文瀾閣《四庫全書》完成。杭州文瀾閣仿寧波范氏藏書樓天一閣所建,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在“五行”中黑色代表水。書籍最怕火,藏書樓用黑色瓦頂,也是防火之意。
但是,大家擔心的火災沒有發生,卻發生了兵燹。1862年,太平軍攻陷杭州,文瀾閣在一片混亂中被毀壞,此時幸得民間義士丁氏兄弟組織人冒險搶救,又重金收購散落書籍進行抄寫,才保住了文瀾閣《四庫全書》大部。
后來,又有錢恂、張宗祥等人先后組織三次補抄,使得文瀾閣《四庫全書》比原版本多出近8000卷,共計約8億字,校勘了原版的錯誤,比原本更為完整,具有更高的版本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乃“中華文化最珍貴的孤本”。
2004年8月,杭州出版社與浙江圖書館聯合啟動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但是這部書浩繁,即便有現代排版印刷技術,一次整理出版都要花費幾千萬元。好在浙江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民間保護古籍的傳統,每當古籍保護遇到困難,總有人挺身而出。
2012年在歷史學家毛昭晰先生牽頭下,綠城集團與杭州出版社達成合作整理出版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的協議。
2015年5月,300套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全部印制完成,整理后的全書為大16開精裝本,共1559冊。
楊紹斌介紹,自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出版后,綠城集團先后有25個項目引進該套藏書:有的項目收藏經部,有的收藏子部,有的同城幾個項目共同收藏一套;北京西山云廬高規格收藏了整套書。
綠城的生活館有一個明顯區別于與其他房企的特質,那就是歷史和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綠城是唯一一個具有《四庫全書》文化標簽,且不斷推進其落地綠城高端社區的品牌房企。
綠城中國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陸建強
陸建強說:“三 百多位業主,每人哪怕看一本、一篇,我們收藏這套書都是有價值的。” 風景不被人欣賞就不成為風景,典籍不被人閱讀就會落入虛無。
綠城認為,守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其影印出版,遍藏四海。文瀾閣影印版《四庫全書》入藏北京西山云廬,不僅構筑起一座社區的藏書文化,更是讓更多人在研讀與分享中,感受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在不斷的閱讀、思考、傳承中,感受中華文明的豐盛與偉大,鏈接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
貳
2022年2月17日,綠城在北京斥資40.17億元,拿下北京石景山區劉娘府綜合改造地塊。它恰在八大處的南麓,是距離城市核心區最近的自然景區,歷史悠久、風景宜人,背山面水,匯集了北京西山最精華的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
“剛拿到這個地塊的時候,我們內心是誠惶誠恐的,我們想一定要做出個標桿產品,才對得起這塊土地的價值,”陸建強說,西山云廬地塊除了文化歷史悠久,地塊東區還有一棵110多歲的古槐。為了保護這棵古槐,綠城拔掉了一棟樓,在它周圍20米留空。為保護這棵古槐,建一座古樹會所,讓業主參與到古樹保護中。
西山云廬邀請了中國建筑科學院的結構專家,會同綠城多個條線的負責人,提出12版方案,計劃為古槐修個“壩”。但這個“壩”的下方落差高達14米,而且垂直削面和下沉會所之間的距離很近,設計和施工難度很大。
西山云廬找到了日本庭園學會理事、作庭家野村勘治大師,他曾為麗思卡爾頓酒店打造了一個8米高的崖壁景觀,被認為是最合適打造西山云廬崖壁瀑布的設計師。
野村勘治曾任京都麗思卡爾頓酒店首席景觀設計師,求學時就接觸宋明繪畫。在對宋畫的研究中,他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山水畫是神明的世界,每塊石頭都有自己的個性。他總是試圖將宋畫意境融入景觀中,將二維的畫中境界,用三維的造庭工藝手法表現出來。
野村勘治為古樹會所設計了一幅立體的山水山川崖壁景觀,以石頭、植物、流水造景組成一幅約14米高,40多米寬的山水畫。
從正面看,這幅崖壁景觀左右有兩條瀑布:右邊這條瀑布取意中國神話“鯉魚跳龍門”,以宋代畫家馬遠、夏圭的山水畫為藍本;一塊形狀酷似鯉魚的石頭放在瀑布的第二段,寓意成龍在望;在瀑布的頂端,又有一塊酷似龍頭的石頭昂首沖天,龍頭看向那棵110多歲的古槐,當槐花盛開時,形似一片白云,形成飛龍在天的意境。
與右邊這條三段式、寓意奮進的瀑布不同,左邊的瀑布則是一條白練的設計,取意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的“一線天”。瀑布水流經的石徑,都是精心挑選的條石、塊石進行手工堆砌。隨著水流大小,這條瀑布時而“飛流直下三千尺”,時而似小溪緩緩吻過巖石,水珠如滴,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場景。
為了更好還原設計圖的效果,時年已經75歲高齡的野村勘治不僅多次到西山云廬施工現場指導、督造,更是冒著8月的酷暑和園林團隊一起三次進入太行山尋石。
“找石頭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事兒,因為你必須看到石頭的全貌,才能想象它堆疊在園林中的樣子。所以只要身體允許,就一定親自爬上山去,”野村勘治說,“太行山奇石遍地,找一塊石頭并不難,難的是找到廬間那抹恰切的風景。”
據了解,野村勘治在選石中,如果遇到合適的石頭會開心像孩童。他說,每當這時候,心里會告訴自己“用在哪兒最為合適”。可見,好的設計是在尋找材料中不斷完善,變得更好。
經過兩年多的打磨,古樹會所和這條崖壁瀑布已經基本完工,古樹蒼翠挺拔,崖壁瀑布十分壯觀。
“今天看到的實景呈現,我們的內心是愛不釋手的,”陸建強說,如今看到西山云廬、古樹會所和崖壁瀑布呈現的實景,這一切的投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體現這塊土地的價值。
叁
春風有意入吾堂,
夏花不解散初香。
古樹新芽照微涼,
閑來書閣對斜陽。
楊紹斌說,綠城是一家有文化有情懷的企業,如此偉大的造景,早已超越了一般開發商。
“文瀾書院也充滿了象征意味”。
文瀾閣《四庫全書》發行人楊紹斌
在古代,保存古籍最好的方式是編纂叢書,乾隆動用全國力量,花費浩巨編纂完成的《四庫全書》,相當于一個圖書館。
這套書全套收藏的機構并不多,一般是圖書館、學術機構、拍賣公司,而西山云廬古樹會所全套收藏文瀾閣《四庫全書》是一個壯舉。更為難得的是,綠城堅守初心,匠心營造,將保護古樹和傳播古書結合在一起,為《四庫全書》在社區中傳播不遺余力。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黃愛平
黃愛平感嘆道:“以前都在大學、圖書館、博物館講《四庫全書》,這是第一次在社區講座。古籍進基層不容易,是情懷也是追求;一邊觀古樹一邊看古書,欣賞美景的同時又能享受這知識的盛宴,能夠幫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領略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自然和精神的雙重滋養”。
黃教授的意思,房小評聽出來了——很羨慕西山云廬的業主,能夠擁有這么一個自然和精神雙重滋養的好居所。
這樣的好房子還有嗎?
房小評打聽了下,目前西山云廬已經去化85%,僅有270-350平米的六疊和四疊的上疊部分產品在售。
西山云廬位于西山南麓,有坡地落差,綠城通過創新,利用坡地落差,做出超大面寬、采光充足的疊拼,既有大平層的舒適,又有別墅山居的情趣。
很多人說,買西山云廬就是為享受那份與山為鄰的愜意。的確,西山云廬在布局上也專門借助山勢,讓山景入窗入戶,讓這里成為享受山居生活的好去處。
四疊上產品提供了更安靜、采光更好、視野更寬的居住體驗;會客層的整體面寬近11米,三室全南,廣角瞰景,可以靜聽八大處古剎鐘鳴。
六疊上產品客廳面寬6米,南向臥室面寬4米,約10米的LDK一體化設計,讓生活嫻雅時尚;主臥面寬4米多,有步入式衣帽間,更有南向超闊窗景,可觀賞院內江南園林美景。
整體來說,西山云廬的每套房子都有獨立書房,寬闊主臥,奢享客廳,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有山林風景——外觀山河美,胸中詞賦多。
據悉,西山云廬因為恰好在西五環外,正好享受這次北京新出臺的“五環外可以多買一套房”的新政利好。據悉,新政出臺第二天,西山云廬就銷售了1個億。
看來,“門票”不多了。
中國房評報道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