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上一期咱們說了,瑪蒂爾德對里昂的愛其實不是愛,只是迫于無奈下的手段與利用,由此也就能理解瑪蒂爾德的每一次作妖行為了。
可是這部電影,之所以如此悲傷,如此令人心痛,其本質是因為殺手里昂錯位的單純,對愛情與家人美好的無限向往。也就讓人越是喜歡里昂,就越是厭惡瑪蒂爾德,越是覺得電影美好,就越是心里難受。
那瑪蒂爾德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決定利用里昂的呢?又是怎樣一步步拿下里昂的呢?
最近胖貓事件沸沸揚揚,一個胖貓,其實只是另一個蘇享茂。但是,以充滿算計的愛情來虐殺純愛戰士,其實并不是現在才有。可以說《這個殺手不太冷》,就是電影版“胖貓事件”最形象生動的展示!
因此,看《這個殺手不太冷》,其實不僅僅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我們近乎相似的悲劇人生!
1、噩夢的開始
瑪蒂爾德第一次被里昂救的時候,她還并沒有要利用里昂的想法,可是從她打開箱子并得知里昂是殺手的時候,一個殘忍的計劃開始萌芽了。
此時我們發現里昂在面對瑪蒂爾德的詢問時,手足無措,一問一答,甚至都不敢看瑪蒂爾德。但是瑪蒂爾德卻恰恰相反,她頭腦清晰、身體前傾、雙眼直視里昂,極具侵略性,在確定里昂是殺手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
同時,整場戲里,她的眼神視角始終上揚,并不是平視里昂,或者略微抬頭的平視里昂,而是向上翻動眼珠,眼白比例擴大,是非常典型的邪惡眼神。比如《唐探1》里的張子楓、《一級恐懼》里的諾頓,都是以這種形式在呈現邪惡。
只是,此時的瑪蒂爾德只是想要利用里昂,所以她的邪惡并不明顯,她的計劃也才剛剛萌芽。
她非常善于觀察,也善于懂得人情世故,更善于思考。所以我們會發現在電影中,她有非常多靜靜坐著,若有所思的鏡頭,以及在與里昂交談過程中亂動眼睛的鏡頭,都可以來佐證瑪蒂爾德深沉的心機。
可是,心機與現實往往還有一定的差距,她雖然想要利用里昂來為自己的弟弟報仇,但如何讓里昂心甘情愿的幫助自己,卻并不容易。
瑪蒂爾德發現與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教里昂認字、跟在里昂身邊做殺手來獲取里昂的愛與信任,最后再讓里昂去為自己報仇。
因此,我們發現瑪蒂爾德第二天有驚無險(看上期分析)的醒來以后,面對里昂下達的逐客令,她的雙眼在不停眨動,并且發現了里昂練字的小字條,且直接讓里昂閱讀。在這里的瑪蒂爾德也是在賭,賭自己對里昂有用,所以明顯能感受到瑪蒂爾德的緊張。
在里昂表示自己已經很幫助她以后,她抓住了里昂善良的一面,用道德的枷鎖綁架對方,再用隨意開槍來威脅隱藏殺手身份的里昂。她再一次賭對了,可是威脅只是權宜之計,并不能讓里昂幫自己報仇。
于是我們發現瑪蒂爾德在第一次搬家以后變得乖巧了,而且還學會了恭維里昂、承擔家務工作、幫助里昂認字等,但是她此時與里昂的關系,最多只能算師徒,完全沒有可能讓里昂幫其殺氣,而此時她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性誘惑。
瑪蒂爾德通過對麥當娜、瑪麗蓮·夢露、卓別林、吉利·凱恩等人的模仿,展示自己的性魅力,也在平時的生活中與里昂多有性暗示對話,故意與其他男生往來,確定里昂是否有愛上她。所以當里昂在告誡她遠離其他男生的時候,她的嘴角始終有隱隱的微笑。
她知道,她快要成功了!是時候將這種感情升溫了,于是就對里昂示愛了,但她也知道自己并不愛里昂。談愛,只是一種無奈的被迫。因此,后來因為情形變化,她對里昂的愛也幾番猶疑(看上期影評)。
既然已經確定了里昂愛自己,那么瑪蒂爾德要做的就是將這份深化,深化到里昂可以不在乎世俗的偏見,可以允許自己的刁蠻任性,而最好的深化辦法莫過于不斷重復自己對里昂的愛。比如在玩俄羅斯羅盤前說愛他,在酒店的眾目睽睽下吻她,給他留信說愛她。
一番操作下來,里昂淪陷了!但又有哪個男人能夠在這樣的攻勢下不淪陷呢?
假設你是一個單身四五十歲年又社恐的男人,忽然有一天,有一個16、17歲的漂亮女生對你各種示好,讓你以為生活有了一絲陽光,她開始對你示愛,而且還是不分場合、地點、時間的瘋狂示愛,你扛得住嗎?
如果你扛不住,那就掉進殺豬盤了,就像翟欣欣與蘇享茂的故事,就像胖貓與某竹的故事一樣!
所以,《這個殺手不太冷》美好嗎?真的能讓人感受到愛嗎?不,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算計與殘忍,也更同情和里昂一樣的自己。
2、悲劇的結束
里昂的悲劇因瑪蒂爾德而起,但并不是因為瑪蒂爾德才有,因為他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劇。
里昂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他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沒有見識過人心的險惡,所以才會對人心沒有任何防范。他的善良就是殺死自己的致命一擊,如果他沒有開門,或者他在第二天直接月瑪蒂爾德分道揚鑣,那么他不會迎來人生最大的悲劇。
但是人生就和現實一樣,沒有如果!
每一個人都渴望被愛,瑪蒂爾德渴望,里昂也渴望,但里昂從來不奢求,直到他被愛意包圍的時候,他才會以更強烈的愛意回饋,卻不會去思考這是否是一場騙局。
里昂是一個個體,卻又不完全是一個個體,而是整整一類人的代稱。
這類人里有男有女,通常不奢求愛情卻又對愛情充滿了想象,看起來像是一座冰山,可是只要稍加溫暖,就能給予另一方百倍的回報。而我們看到網上被殺豬盤詐騙的男也好,女也罷,哪一個不是如里昂一樣,以為對方深愛自己,所以愿意為其付出一切,最終卻只得到人財兩失,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但里昂又是更幸運的,最起碼在最后一刻,瑪蒂爾德愛上了里昂,而里昂最后也是帶著對瑪蒂爾德的愛死去,是死在了幸福里。而現實里大部分遭遇了殺豬盤的人,背上了數百萬高利貸的人,才是比里昂更可憐的人。
可以說里昂就是整部電影里最慘的意難平,一個從頭到尾被利用的人。所以與里昂相比,落雪更喜歡斯坦菲爾德這個角色,“戈登警長”演技封神!
3、耀眼的反派
加里·奧德曼,一位真正的演技大神!雖然直到2017年才憑借《至暗時刻》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奧斯卡獎,不過其演技堪稱驚才絕艷。
在本片中讓·雷諾飾演的里昂性格扁平,可塑空間小;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瑪蒂爾德又不能很好的呈現角色的復雜性,只有家里·奧德曼把諾曼·斯坦菲爾德的癲狂、狡詐、兇狠、智慧演繹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他在殺人前吃藥變得瘋狂,自言自語的動作神奇,簡直不要太瘋。與其瘦小的身軀形成為極為鮮明的對比,搭配艾瑞克·塞拉的原創音樂《Noon》直接將整段電影的瘋癲氣質拉滿,既有大氣神秘,有風瘋狂迷醉的一面。
而在加里奧德曼的演繹下,具有極強的震撼性,堪比任何動作場面。尤其是他說話前砸吧嘴的動嘴,以及殺死女主父親前的嘆氣,還有發現自己受傷后略帶娘炮的發怒,整體神情不知所措的樣子。這不就是我“丑爺”早生了嗎?還有誰能比他更像“丑爺”的呢?
在女主做局以為要刺殺斯坦菲爾德的橋段中,加里·奧德曼又把反派的聰明與睿智拿捏的恰到好處。多次折返的回頭,既自然流暢又隱蔽專業,將警察的專業能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廁所里那宛如喪尸一般的面無表情,吃藥后有點結巴口吃的吐詞,以及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的迷茫,和小心翼翼到顫抖的殺人準備,以及難以置信且強烈的性格轉換,都被加里·奧德曼演得如此傳神。
他在瘋癲與正常之間來回穿梭,將一個反派的復雜、多變、癲狂、捉摸不透演繹得恰到好處,可以說他就是本片唯一的神!唯一一個不靠故事,僅靠演技就能將觀眾征服的神!
當看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以后再來看《黑暗騎士》里面的“丑爺”,就會發現,兩人的角色形象相似度太高了。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小天狼星”已經老了,就憑他在本片里的出色演技,哪里還有希斯·萊杰什么事情啊。
甚至于落雪都懷疑“丑爺”的癲狂演技,很可能有“戈登警長”的指點,因為這兩個角色實在太像,只是角色深度不一樣而已。
也正是因為加里·奧德曼的精湛演技,我愿稱斯坦菲爾德是可以與丑爺并列的影史3大反派之一!
當然,本片除了前面說到的人物復雜性,以及隱藏在美好下面的極度殘忍以外,電影里的動作戲也非常經典,尤其是里昂抓人那段,更是教科書級別的前段。此后被各類動作片模仿,卻始終沒有《這個殺手不太冷》好。
從目標出場到任務完成,接近7分鐘的時間里,里昂幾乎連面都沒有展現過,就干掉了起碼6個人,實力強大,可見一斑!尤其是從電影開始,到里昂從陰影中走出這一段,更是每一個電影學院的教學片段,將神秘感與壓迫感直接拉滿!
而電影另一個非常驚艷的設置,就是反派去殺瑪蒂爾德一家的時候,人物之間次第登場,每一個人都會檢查一個地方,分工極為明確,一看就非常專業,簡直太喜歡導演的這個設置了。
最后,落雪很喜歡這種悲劇電影,越是悲劇,越是撲朔迷離,就越是有種強大的力量,可以刺破現實的虛妄。使電影成為觀眾的一場人生體驗,從而修正現實里的錯誤。比較老實人里昂、心機女瑪蒂爾德,落雪真的太愛反派斯坦菲爾德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