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趙利民,筆名:李民申,號:白頭山人。中國國禮藝術大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北華大學客座教授、高級心理咨詢師。 1962年生于吉林明城。17歲師從牡丹江著名畫家周運天先生,26歲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鐘情于山水畫三十八年余,是一位工作在林業前沿,致力于描繪關東山水的畫家。
1997年8月 畫作《高山流水》被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收藏。
2010年11月 五幅山水畫赴日本參展,其中《云霧》被日本熊本縣山鹿市市長中島憲政先生收藏。
2011年3月 在長春東北亞藝術中心成功舉辦《關東山水畫家趙利民作品展》(96幅),首次個人展轟動春城。著名老作家,吉林省文聯原副主席、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鄂華先生以“能夠震撼心靈的大地震”來高度評價利民先生的畫展。吉林日報、長春日報、長春晚報、吉林工人報、東亞經貿新聞報、守望都市、長春電視臺、北京大學吉林校友網紛紛做了報道或發表了長篇專訪。
隨后, 《吉林日報》刊登專訪《趙利民,山高水長寄深情》。
其作品《山以載物為美,水以潤生為德》(6m x 1.2m)在日本東亞大學全校公開展示后,懸掛于東亞大學東亞文化研究所。
香港高端藝術雜志《藝術時代》刊登趙利民山水畫作品。
《中國拍賣》雜志對趙利民山水畫做了專題推介。
中國國際書畫家協會授予趙利民“德藝雙馨”榮譽稱號。
利民山水畫作品被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老先生收藏,并發表在日本《圣教新聞》(2012.06.26第五版)。
2012年9月 在日本展出的18幅作品受到廣泛好評。
2013年9月 入選“中華文化名人堂”并授予“中華文化名人”稱號。
由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藝術名家》錄入11幅利民山水畫作品。
利民熱愛公益,其作品多次捐贈給貧困聾啞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少管所、老兵等公益項目。
人民網海外版、新浪、搜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鳳凰新聞等三十余家網絡媒體分別為利民做了宣傳報道。
利民著意生命存在的責任和意義,推崇自然之偉大,認為優秀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思想意識及對創作對象感情透過技法的表現,因此在畫作上暢言:“山以載物為美,水以潤生為德。關東之山水,山不顯其奇,水不示其壯。踏實載物,恒久潤生。春華秋實,獨具魅力。”
2022年 1月在《今日頭條》發表文章《淺談焦彩畫創作體會》標志著利民在宣紙上用油彩繪畫之路的成功開拓。
四十多年來,利民從事林業警察、林業調查工作,常年深入長白山林海。在《長白山,我的恩師》一文里,深切表達了師法長白山的難得情緣。正如在《淺談焦彩畫創作體會》一文中所言:“作為林業工作者少有寫生采風的“悠閑”,更少有高雅殿堂賞讀大作的機會,反倒逼出記憶中認識山水的習慣,逼出把大自然當做畫作來欣賞的能力。” 其作品重生活本真,重自然之理、之美。多使用焦墨,但焦而不枯、不死,筆觸及畫面自然有序、獨特的技法和風格,生機勃勃。這其中既有西洋畫素描之規,更有中國畫點線之美:不乏細致刻畫,也有留白存意之妙:既體現西方透視的客觀,又飽含中國散點宏大、和諧之神韻。中國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劉大為先生高度評價趙利民畫作:“趙利民的作品筆墨靈動飄逸,運筆灑脫,墨色渾厚,構圖飽滿,虛實相間……不矯情,不虛飾,這緣于他一貫堅持的‘有感而發、因情生意’的創作基點。”
利民自己的藝術語言,有自己獨特的山水情懷,他謳歌長白山,贊美長白山,其畫作引人入勝,冷眼望去,似曾相識、倍感親切,山巒中可覓得鮮菇野果,溪流碧水里可網得魚兒蝦蟹………………
利民的意識中無不透著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因此其畫作生機勃勃,其言論更不單調。
作品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