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客多
太平軍數倍于湘軍,卻被湘軍消滅,實在讓人惋惜。
與湘軍相比,太平軍到底弱在什么地方?
從彼此之間的戰(zhàn)斗力來看,太平軍并不弱,比如在靖港之戰(zhàn)、湖口之戰(zhàn)中,都占據絕對優(yōu)勢,甚至把曾國藩打到要跳水自盡,差點將他活捉。
但這并不影響曾國藩把太平天國消滅。
戰(zhàn)爭是靠結果說話,曾國藩成為勝利者。
事實上,我們只要從湘軍和太平軍領導層的能力來看,太平軍的弱點,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
太平軍的領導層,素質實在是太低了,他們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水平,與曾國藩領導的湘軍管理團隊,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一、太平軍的領導層,素質普遍低下。
太平軍的弱點,弱在領導層的素質太低,卻又不愿意尋找高人來幫助自己。
正是因為文化素質低,才讓太平軍的領導層鼠目寸光,沒有看到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抄襲洋人的“上帝”文化。
洪秀全等人抄襲水平有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上帝”文化中徹底迷失方向,過上了醉生夢死的生活,把無數太平軍葬送在戰(zhàn)爭中。
太平軍的領導層,他們的文化素質有多低?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
洪秀全,雖然自幼讀書,但在科舉路上,屢次名落孫山,連秀才都考不上。這說明洪秀全讀書一般,智慧一般。
馮云山,家庭比較富裕,從小通讀經史,但也是屢考不中,說明他的才識也一般;
楊秀清,文盲;
蕭朝貴,文盲;
韋昌輝,富二代,少時讀過書,但考不上功名;
石達開,少時斷斷續(xù)續(xù)讀過一些書,大部分是自學,缺乏系統(tǒng)知識,更缺少培訓。
從中可以看出,在太平軍的領導層中,只有洪秀全、馮云山的文化素質稍高一點。
知識水平太低,導致洪秀全等人的眼界狹隘,他們定都金陵后,并沒有思考如何擴大自己的實力,一鼓作氣把滿清王朝推翻,而是沉迷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最終,在利益的爭斗中,發(fā)生內訌,讓太平天國走向衰落。
太平天國發(fā)生內訌,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等人缺乏大局意識導致。
面對清朝軍隊的不斷圍剿,他們只是看到眼前利益,卻沒有想到如何推翻清朝,建立一個真正的“天朝”。
鼠目寸光之輩,怎能與湘軍的領導層相比?
二、湘軍的領導層。
湘軍的領導層,是真正的高知人群。
湘軍領袖曾國藩是一個典型的高級知識分子,他不僅是翰林出身,而且,終生都在學習,從不懈怠。
在太平軍和湘軍的爭斗中,洪秀全在金陵與他的幾千后宮佳麗鶯歌燕舞,而曾國藩不是在挑燈夜讀,就是在地圖前冥思苦想。
這樣的對比,也注定太平軍無法與湘軍抗衡。
除了曾國藩外,湘軍的整個領導層,幾乎都是由高級知識分子組成。
比如胡林翼、郭嵩燾等人,都是翰林出身,左宗棠是舉人出身,羅澤南是秀才出身。而且,都是飽學之士。
在湘軍眾多將領中,大多也是由文人組成。在有籍可查的179名湘軍營官中,文人有104人;16位統(tǒng)領以上將軍中,文人有11人,43位分統(tǒng)中,文人有26人。
領導層的文化素質不一樣,在帶兵的方式上也不一樣,曾國藩不斷尋找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加入湘軍,并對他們委以重任。
相反,太平軍在招攬人才上,非常保守,幾乎沒有獲得像左宗棠這樣有經世之才的優(yōu)秀人物加入,這也導致太平軍在面對湘軍時,毫無應對之策。
打仗,除了要勇猛,更需要策略。太平軍的領導層,由于文化素質低下,目光短淺,缺少大局意識,更缺乏全局戰(zhàn)略思想,最終被湘軍消滅。
如果洪秀全等人都是像曾國藩一樣,是積極上進的領導者,是求賢若渴的圣人,那么,湘軍就未必是對手了。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