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壽山(1894-1965),陸軍中將,曾是楊虎城十七路軍十七師師長,參與西安事變,國民黨三十八軍軍長,第3集團軍總司令。他擁護國共合作,堅決抗日,與周恩來,葉劍英,彭德懷,任弼石等多次會吾,1937年途徑延安時,還受到毛澤東的接見。1942年,經彭德懷介召,毛主席特批成為中共特別黨員。
在抗日戰爭中,他既堅持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作戰,又配合共產黨八路軍開展敵后游擊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1947年3月5日,原國民黨第三集團軍中將司令趙壽山歷經艱險,到達革命圣地延安。毛主席親切接見了他,并笑著說道:“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才把你給盼來。彭老總、賀老總都想讓你過去,但我覺得你還是留在西北,輔佐彭老總處理西北野戰軍的事務,這樣如何?”。于是,趙壽山將軍成為彭德懷的助手,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 第一野軍副司令員。解放后,先后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陜西省省長。
1965年6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曹九齡(1882-1958),四川宜賓人,1895年,十三歲時開始學習經商,先后開辦宜賓華英藥房,同德藥房。并將云貴川三省的中草藥銷售到武漢,上海等長江沿線大城市,又將西藥帶回宜賓,在宜賓線子市的華英藥房銷售,后又在宜賓下北街開辦宜賓第一家西藥房,號稱宜賓西藥銷售第一人。
清朝未期,由于業務關系,曹九齡長年往來于長江沿線各大城市之間,長江中下游重慶至上海間輪船的通航,曹九齡感受到了輪船通航的方便,安全,快捷。當時長江上游宜賓到重慶還是木船運輸,曹九齡滿載西藥的木船,在南溪險灘翻船,飽嘗木船運輸的辛酸。為效仿長江下游輪船通航之便,曹九齡獨斥巨資購買了長江上游第一艘輪船“元濟”輪,開通敘府至重慶航線。成為川江上游近代航運的開拓者,川江航運元老。
1936年,曹九齡為發展宜賓的航運業,牽頭召集宜賓工商界人士發起成立了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并擔任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
合眾輪船公司成立后,第一艘輪船長虹輪剛開始營運不久,建造的第二艘輪船“長征輪“還在上海船廠未回,抗日戰爭即爆發。 長虹輪隨即接受政府調遣,全面服務于抗戰,參與了盧作孚組織的宜昌大撤退搶運,冒著日機轟炸,搶運政府公物,軍事物資,軍用器材,機器設備,轉移人員。一邊抗戰,一邊自我發展,在抗戰艱苦因難的情況下,日本封鎖長江,上海所造輪船不能接回,便采用購置二手輪船、租賃,承包等方式增加輪船,提高運力,逐漸發展,全面服務于抗日軍運,逐漸成為川江上僅次于民生公司的輪船公司,為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