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88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愛國這門“生意經”,一不小心就會念歪。近日,香飄飄奶茶因在日本銷售的奶茶外包裝有嘲諷日本核污染水,在國內引發熱議,香飄飄官方回應也是十分“解氣”,穩穩地接到了一波“潑天的富貴”。然而,這一讓人熱血沸騰的愛國事件卻迎來了大反轉。有消息稱,日本超市否認銷售此產品。香飄飄奶茶股價應聲大跌,而且面臨輿論聲討。本來想用愛國情懷營銷,卻不想翻車來得這么快!
事情的過程很簡單。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爆料稱,在日本一家名叫京和商店的超市內,發現了超市售賣的香飄飄奶茶杯套有一些特殊標語,這些標語主要是嘲諷日本核污染水問題的。
這一消息在國內迅速引發熱議。大部分網友紛紛為香飄飄的“大義”舉動點贊,表示非常解氣。緊接著,幾乎是沒有時間差的,5月4日,官方就迫不及待表態,發布了一個官方聲明:“我們的員工是好樣的”。
這種非常不嚴肅的官方聲明,就是在使用情緒化的方式承接網友的夸贊。香飄飄并不滿足于此,還表示要給員工10萬元獎勵。董事長大張旗鼓到機場親自接機,還舉著“歡迎香飄飄勇士歸來”。
拋開事實不談,即便此事屬實,難道嘲諷一下日本核污染水就成為勇士了?另外,一個員工可以繞開管理層和決策層,擅自決定改變產品外包裝,并且有權敲定外保持宣傳語,這暴露的是香飄飄存在巨大的管理漏洞。從這個層面講,他確實是香飄飄這家企業的勇士,敢于暴露問題。
香飄飄的操作還不止于此。很快,香飄飄直播間開始拿這一事件做營銷。香飄飄總裁親自參與直播,直播間背景墻甚至還打上了“國貨之光”四個大字。
在觀察君的印象里,“國貨之光”這種稱號,似乎是大眾對某些經典國貨夸贊的詞語,是一種敬稱,不是自己標榜的吧?
香飄飄同款諷日被套單日銷售上百萬元,一度缺貨。5月4日到5月5日,香飄飄奶茶事件熱度最高的兩天,大批網友涌進香飄飄奶茶的直播間購物。香飄飄直播間由原先單日銷售兩千多元直接漲到100萬。香飄飄股價也一路走高。從里到外,香飄飄利用這次事件,接了一大波“潑天的富貴”。
但是,很快有不少在日本的網友不淡定了。有人親自到圖片中提到的京和商店查看,發現并沒有這款奶茶,商店老板也表示根本沒有賣過這個產品。有媒體致電設施商店,得到的也是同樣的答案。
一名在日本的網友發文表示,香飄飄口味太甜,在日本銷量很小,而且主要是賣給在日本的中國人,毫無市場優勢。
連一向主張和睦寬容,重視營商環境的胡錫進都一反常態,筆鋒犀利直接給香飄飄事件蓋棺定論,并指責香飄飄有違商業道德,與貓一杯事件無異。
網友對香飄飄的態度也來了個極限大反轉。
5月8日,香飄飄股價開盤后,不僅沒有延續前幾日的大漲,反而大跌5.1%。
香飄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不是公司行為,而是員工個人行為。這個“員工個人行為”似乎就是香飄飄預設好的退路。
在觀察君看來,諷日行為符合主動制造營銷事件的特征。“網友”爆料、預設退路,主動回應,利用流量。
如果諷日事件確實是商業營銷,那么香飄飄這種行為,并不是什么愛國情懷,也不是什么低級營銷,而是商業欺詐。拿愛國情懷忽悠國人,這是真的壞,應當被市場監管部門調查處罰。
即便是真實,香飄飄利用放棄一個可有可無的市場,來撬動國內“潑天富貴”,而且自己大肆炫耀的行為也并不高尚。
向來能承接愛國這個“潑天富貴”的,都是默默做事,例如鴻星爾克。哪有像香飄飄這般高調聲張,唯恐天下不知。
觀察君以為,做企業,把產品做好,真材實料,誠信經營就是最大的商業道德,其余的,都在平時的修為,能量力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即可。貪婪和投機,往往會害了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