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nada?
2024年的最新社交人設,堪稱濃人和淡人這一title。
相比于I人和E人的社恐和社牛,濃人和淡人更側重于情緒的濃烈和淡泊。濃人主打情緒飽滿,凡事轟轟烈烈,有種“用力過猛”的進取心;淡人主打人淡如菊,凡事情緒穩定,有種“要死不活”的松弛感。
在娛樂圈這個喧囂的名利場中,很多女明星都是毫不遮掩自己野心的濃人,張曼玉就曾公開表示,自己參加選秀就是因為貪慕虛榮,藍盈瑩靠野心人設吸粉眾多。但也有些女明星是靠著人淡如菊的人設成功出圈,贏得觀眾緣,比如張靜初最近就憑借安靜地直播讀研,在小紅書上火出圈,成為了大家喜愛的學習搭子。
濃人也好,淡人也好,都有值得大眾喜愛的地方。但如果表里不一或用力過猛,也很容易營銷翻車。比如淡人萬茜就曾因為人設前后矛盾引發了大眾爭議,近期《如懿傳》里的淡人如懿更是因為雙標被網民審判,而濃人張雨綺的真性情有時也會被大眾視為低情商。
那么在這個明星人設層出不窮,又屢屢崩塌的娛樂圈里,究竟是濃人更受歡迎,還是淡人更加持久呢?
01
靠“淡人”洗白黑歷史?
人淡如菊的女明星,往往因為與世無爭、清冷肅靜,給人一種白月光之感。這種女明星在爭名奪利的娛樂圈里堪稱是一股清流,她們身上那種淡淡的平和氣質,主動遠離內耗和擰巴、只是專注過好自己生活的穩定心態,也是新時代年輕人最喜歡的社交單品——淡淡綜合癥。
最近在小紅書上靠直播讀研爆火的張靜初,就是一枚妥妥的淡人。剛出道的她,就憑借顧長衛執導的《孔雀》爆紅,成為了眾多文藝片爭相合作的女神,并多次入圍三金獎項。但后來種種層出不窮的謠言,卻讓她陷入抑郁癥的情緒漩渦三年之久。她一度遠離娛樂圈,在自己打理的小花園里怡然自得。
去年三月,張靜初被全美最難考的美國電影學院導演系(AFI)錄取,以43歲的年紀正式成為留學生。在直播中,她純素顏出鏡,沉浸式學習一整天,和觀眾沒有任何互動。相比于那些在鏡頭面前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張靜初可以幾天不換一件衣服,作業一寫十二個小時,從白天的精神抖擻,到深夜被作業壓垮的疲憊一覽無余。正如小紅書上的網友評價道:“我睡覺前她在寫作業,我睡醒后她還在寫作業。”而張靜初熬夜到一點之后實在寫不動,喝完VC去睡覺的舉動,更是堪稱人間真實。
這種真實感,抹去了明星和大眾之間的距離,張靜初就像是觀眾身邊的一個學習搭子,一個和觀眾共同努力的朋友。她大齡考研、勇敢走出舒適圈的故事以及自律的精神,也贏得了廣大路人的好感,留學生們更是稱她為“雅思人的神”。
專注學習的淡人人設,在這個普遍不重視文化修養的娛樂圈里獨樹一幟,張靜初的口碑也因此逐步攀升。
還有些女星甚至能靠淡人人設,抹去黑歷史的影響,重新翻紅,贏得路人緣。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董潔,曾經她以《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成為大眾心中純真無暇的白月光,但是與潘粵明的離婚大戰、婚內出軌的丑聞,讓她的人設崩塌的體無完膚。之后她和兒子頂頂拍婚紗照的舉動,也屢次將她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私生活的丑聞,影響到了董潔的演員生涯,近些年來她出演的戲反響平平,資源也未見明顯提升。幾度掙扎后,她決定帶著兒子頂頂離開北京,回到大連,將重心轉移到生活上。相比于在抖音上靠精致網感營業的女明星,董潔另辟蹊徑,選擇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做飯、穿搭等日常生活,讓觀眾對她的好感度有所回升。之后她更是憑借在小紅書上安靜極簡風格的直播再度翻紅。
很多明星直播都很吵鬧,充滿了嘩眾取寵的夸張表演,帶貨講解也不細致。而董潔的直播間里安靜低調,她化著素雅的妝,拿起小眾的品牌來慢條斯理地講解,充滿著歲月靜好的精致氛圍。她身上淡泊又不失高貴的氣質,讓很多網友心生羨慕,紛紛下單她帶貨的產品。有時候她還沒講完,貨品就售罄了,她就會勸大家:“慢一點,別著急,聽我講完,大家喜歡的話再買。”
董潔的帶貨風格,不僅展現了她的生活品味,也彰顯了過去那些風風雨雨在她性格里的沉淀。這種懂生活、慢節奏的淡人人設,不僅讓觀眾對董潔的包容度更大了,也成功為她在演藝生涯的平靜期里,開辟了一條新的事業曲線。
02?
被推上審判臺的白月光
雖然淡人人設很容易成為人們心中的白月光,但這種人設也容易不接地氣,經不起大眾用放大鏡來觀察,一旦發現表里不一的地方,就會被輿論推上審判臺。
近期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如懿傳》里的如懿,這部六年前的老劇因為封口B站網友的吐槽,被鞭尸了個底朝天。網友吐槽的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如懿作為上位者的傲慢和傻氣的戀愛腦。
“人淡如菊”的如懿作為上位者,絲毫不能體會到下位者的處境,對于幫助她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她不僅沒有寬慰,還批評身邊人心狠手辣。面對陷害時也是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態,只對皇帝說了一句“臣妾百口莫辯”。而作為一部宮斗劇,如懿的宮斗水平同樣差到極點,她只在乎帝王對自己是否純愛。這種極其不清醒的戀愛腦也引來了觀眾的嘲笑。可笑的是,如懿越是拼命想要維護自己的白蓮花人設,觀眾越是想扒出白蓮花下面的污泥。
與之相反,魏嬿婉作為出身卑微的包衣,進宮打工和皇帝說了句話就被造謠,貶入啟祥宮遭到虐待多年,如懿還冷漠地問她:“你有何苦衷”。之后魏嬿婉為了復寵,去木蘭圍場私會皇帝,這才將自己救出困境,如懿又批評她不安分守己。
如懿這種對下等人奮斗跨越階層的鄙視,其實是對皇宮封建階級制度的維護。而今天大眾之所以會支持魏嬿婉這位“惡毒女配”,將她視為上進的大女主,也是在她身上看到了當代職場人的普遍困境,這與《甄嬛傳》里安陵容的口碑翻轉也有相似之處。
這次輿論風波甚至也波及到了飾演如懿的周迅,因為她曾在《表演者言》里談道:“我覺得她(如懿)是不能進入宮斗這個東西的。她是皇后她不行,她不能殺人,她也不能用間接借刀(殺人)也不行。至少這是我的一個標準,你除非讓我演一個壞人。”
戲里戲外的互文把周迅從三金影后推下了神壇,變成只會嘟嘴的“大如”。這也是現代互聯網對明星去魅的表現。與周迅處境相似的,還有那些表面說著自己不想紅,但是暗地里野心勃勃的“淡人”女明星。
號稱低調的韓雪,低調地讓全內娛都知道她有一個厲害的爺爺,被網友嘲諷其代表作是《我的爺爺》。《無限超越班》里,她指導年輕演員演戲,被網友吐槽她自己的演技也很平庸;上“浪姐”時,她自嘲年齡大,卻被周揚青說“倚老賣老”。這些頻頻出現的爭議都讓韓雪靠配音攢起來的路人緣再度崩壞。
歸根究底,是觀眾們不再對娛樂圈里那些故作清高、故意或不經意展現優越感的人設買單,反而偏愛那些親民、更有生活氣息的人設。
更早之前因此翻車的還有萬茜。在上“浪姐”之前,萬茜是大眾心中打著“人淡如菊不想紅”旗號,氣質清冷疏離的文藝女神,卻在接受易立競采訪時一度語塞,無法正視是否想紅這一問題。之后更是因為在知乎點贊寧靜黑評導致口碑翻車,網友開始批判她“假清高”。直到近年來她不再營銷人設,而是專注作品,在網絡上低調行事,路人緣才開始回升。
所以淡人女星們,想紅的持久,口碑穩定,還是得表里如一不做作。在這個去魅的時代,沒有哪道白月光在輿論的放大鏡下不會成為白米粒。
03??
濃人淡人,哪個更有觀眾緣?
如果說淡人是一杯清茶,那濃人就是一杯烈酒,清茶雖可撫慰人心,烈酒亦能點燃激情。濃人高強度的快樂與痛苦,張牙舞爪的生命力,毫不掩飾自己野心的真誠,也是很吸引觀眾的人設。而且在這個人均emo的時代里,濃人想癲就癲、絕不內耗的姿態,才是無數網民想要活成的樣子。
內娛典型的濃人張雨綺,外表美艷霸氣,性格卻是“笨蛋美女”,這種反差感讓她在參加“浪姐”時路人緣飛漲;羅志祥塌房時,張雨綺發了條剪掉八爪魚的疑似內涵視頻,也被網民稱為互聯網嘴替。不過言多必失,去年張雨綺直播時脫口而出的“699我都買不了個襪子”,卻讓她的互聯網口碑翻車。
只能說大眾愛的是張雨綺的真誠敢說,而不是她對普通人消費觀流露出來的傲慢姿態,這種生活上的“不接地氣”也是近年來很多明星翻車的重點。
相比之下,濃人柳巖的轉型之路反倒值得稱贊,她不僅用《受益人》里的岳淼淼、《夢華錄》里的孫三娘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活出了一個更坦蕩自信的自己,成功從曾經的性感女郎轉型為靠作品翻身的演員。她不再是那個被丟進水里的伴娘,而是懂得用鋒利和尖銳保護自己的強大女性。濃人藍盈瑩也曾憑借“有野心不可恥”的標簽,贏得了大眾認可。
可見并非淡人白月光才能博得大眾好感,那些紅的鮮明、熱烈有個性的朱砂痣同樣會獲得偏愛。
而濃人和淡人的人設,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和女星們的戲路相輔相成。濃人普遍更受商業片青睞,如柳巖、張雨綺等,而淡人則更傾向于文藝片的戲路,如楊子姍、張子楓等。這種差異也決定了他們所吸引的粉絲群體不盡相同。
但無論是濃人還是淡人,觀眾喜歡的都是直面內心欲望、真實接地氣的人設,而非表里不一高高在上的懸浮。人們追星,歸根究底是想從明星身上看到自己幻想模樣的投射,無論是松弛感、生命力還是不內耗,這些標簽都是當下人們想追求的生活縮影。
那些受到觀眾喜愛的明星們,只是在恰當的時機為觀眾們提供了情緒價值,這才被推上了神壇。而那些人設翻車的明星,也是因為沒有跟上時代風向,才淪落成了“萬人嫌”,時也運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