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富會
貝殼是行業的一面鏡子,
如果你試圖讀懂貝殼,
你也會想成為貝殼。
2024-5-9
今日,內房股集體走強。
盤面上,世茂集團漲超33%,雅居樂集團漲超13%,旭輝控股集團漲超12%,融創中國漲超10%,萬科企業漲逾5%。
這與連日來消息面的刺激有關,繼北京、深圳、武漢不同程度放松限購之后,杭州、西安政策再度加碼,全面放開限購,推動市場信心出現明顯反彈跡象。
花旗在昨天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指出:
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軟著陸”階段,預計將是一個逐步消化的過程。
報告中,花旗還將其首選股票調整為華潤、綠城、中海,以及與整個行業關聯度極高的一家企業——
貝殼。
這兩年,在房地產持續的深入調整期中。貝殼作為國內領先的房地產交易機構,不僅展現出了十足韌性,而且積極推動行業生態的迭新,這是市場看好貝殼的重要原因。
這就是貝殼的特殊之處,或者說,我們已經不能從普通視角出發,簡單把這家企業定義為一個房產交易機構了。
它的背后實際上不僅是一個品牌,一個標準,而且是——
一種生態,一種推動者的姿態。
從企業變革到推動行業
激活行業良性生態
站在現在的節點,去審視貝殼,你會發現這家企業身上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這些年,貝殼至少做到了兩個唯一。
第一,貝殼是行業中唯一一家成功由實體轉為線上的互聯網企業。
第二,貝殼也是唯一一家從管道型轉為平臺型的企業,而且實現了從行業賽手到行業標準推動者的轉型,成為行業生態的激活者和引領者。
這并不是幾句話或者一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事,背后貝殼做了大量我們在過去想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
比如,在10多年前,整個房產交易賽道亂象叢生,假房源鋪天蓋地,房源泄露痼疾十分突出,甚至公開販賣房源信息已成為行業公開“秘密”。
但在地產野蠻生長的窗口期,大家更愿意賺快錢,并沒有意識到整個行業的生態治理面臨著巨大挑戰。
這個時候,貝殼著手一件很重要的事——
真房源。
從2011年開始,其在行業內率先制定了“四真”房源標準,努力改變長期以來被虛假信息困擾的房產交易市場。
以“四真”房源標準為基本原則,貝殼還推出了“真房源服務承諾”——
平臺上發布的房源,均為真實存在、真實房屋信息、真實在售、真實價格。
甚至,貝殼還開啟真房源“較真榜”評選,從城市運營整體到經紀品牌,再到一個個經紀人維度來評選“較真明星”,鼓勵平臺上200多個新經紀品牌、30多萬經紀人都以真房源為自己的使命。
真房源是奠定用戶信任的第一步與根基所在,這不僅是貝殼的一項革新,也是對行業的一次深度改良。
如今,貝殼真房源服務承諾已連續13年實現平臺100%覆蓋,真房源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
同時,貝殼還打造了行業領先的房源線上數據庫——樓盤字典,作為執行“真房源服務承諾”的基礎設施。
從“樓盤字典”建立,到目前貝殼投入了長達16年的時間,把數十億的真金白銀投入到這場數字化的變革之中。
樓盤詞典就是像一個智庫,從根本上構建了數字化、標簽化、智能化的驗真系統,最大程度杜絕虛假房源,為消費者和開發商提供了一個立體、全面、實用數據模型,極大增強了交互體驗。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之前的阿里。
在互聯網數字化起步階段,很多互聯網巨頭不愿意投入,因其巨大的投資壁壘,盈利模式尚未成型,是典型的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的“苦活、累活”。
但阿里并不這么想,為了推進商業數字化,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每年朝云計算砸下幾個小目標,最終實現了阿里的又一次蛻變,成為行業生態向前的推動者。
此外,貝殼還通過“開發商陽光承諾”、“隱號帶看”等舉措,并針對二手房、家裝等市場的消費者痛點“對癥下藥”,進一步保障開發商、經紀人及客戶的利益,推動行業沿著“良幣驅逐劣幣”的路徑良性發展。
截至2023年底,貝殼“開發商陽光承諾”已成為合作標配,覆蓋超過6,500個樓盤,有效規范參與貝殼新房作業的各方服務者行為。同時,貝殼在超過3,000個合作樓盤實現了“隱號帶看”的作業模式,覆蓋約270萬人次。
營銷界流傳一句名言:
“一流企業做生態,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從一個房源本開始,到建立房源在線數據庫“樓盤字典”,再到線上化、真房源等已經成為行業及消費者的共識,貝殼用了十幾年。
在這十幾年間,行業生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貝殼用自我的成長和創新,一步步提升了行業透明度和服務品質,推動了行業規范化品質化發展。
這是一項創舉——
是貝殼用產業互聯網思路改造整個居住服務行業的成功檢驗。
一如貝殼董事長、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彭永東所言:
“我們是一個永遠尋求成長的組織,我們志愿讓行業變得更好。過去我們發起的透明交易、真房源交易不成傭金全退、交易安全保障等,都是基于居住領域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思維去實現的愿景。”
如今,“讓行業變好”已成為貝殼的核心驅動力。
而這,正是貝殼未來商業模式的想象力所在,包括貝殼現在所提的新居住生態都是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之上的,而且還會不斷延伸。
聯手共建
“讓行業變好”
貝殼為何能夠做到快速發展壯大?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
貝殼一直在思考,怎么讓中小經紀品牌變得更好?
通過平臺賦能,眾多中小經紀品牌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5年,門店從100多家增至1100余家,經紀人從1000人增至10000人,遍布全國五省十六城……
作為最早與貝殼合作的新經紀品牌——成都富房,逆勢之中展現了強大的發展勢頭。
今年,富房總經理張曉舟有了更大的計劃:
打算進入更多城市,凈增100-150家門店。
借助貝殼平臺,富房管理策略快速迭代。
在門店管理上,“砍”掉直營門店,全部采用加盟模式,淘汰后進門店,扶持有決心的門店做大做強。在人才培養和管理方面,以貝殼的標準來挑選經紀人,每年接受“搏學大考”,招人、用人、培養人都有一套完善的體系。在服務內容方面,富房堅守貝殼倡導和要求的各項承諾,如100%真房源、“交易不成退傭金”“房屋漏水先墊付”等。
“我們與貝殼同頻成長,共享增長紅利。在富房成交的客戶中,一半以上是與貝殼直營品牌鏈家、德佑門店合作達成,在成都的跨店成交率也高達80%以上。”
不只是成都富房,青島“有一家房產”加入貝殼四年,從一開始的60人、5家店面,成長到現在200多人、20多家店面。
“有一家房產”因此信心爆棚,今年更是定下了規模翻倍,門店總數達到50家的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通過貝殼平臺完成的二手房交易中有約74%的交易涉及跨門店合作,這不僅需要合作共贏理念的支撐,也十分考驗貝殼的一整套運作邏輯。
這套邏輯的關鍵點在于——
ACN。
為推動服務者從競爭走向合作、提升服務效率及消費者體驗,貝殼建立了ACN(經紀人合作網絡)。在ACN中,經紀人能夠以不同角色共同參與到一筆交易中,有效解決了房、客、人之間的聯動難題。
而為了保障ACN的有序運行,貝殼還建立了包括店東委員會、區域共治理事會及貝殼陪審團的多層次自治、決策體系,以自主管理、自主監督的方式,促進各品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平臺生態的改善。
其中,“店東委員會”是由入駐品牌的店東推薦和投票選出的平臺自治組織,以貝殼落地城市為單位,成員們收集和反饋品牌店東、經紀人意見,對平臺管理中各項規則和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平臺完善規則和統一標準;同時負責監督平臺規范運營,協調處理不同品牌間糾紛,推動服務者信用體系完善、營造競優良性生態等。
截至2023年底,貝殼在全國43個城市建立貝殼店東委員會,在全國32個城市組建了區域共治理事會。
這種龐大縝密、又帶有人文思考的機制背后,其實更像是一種中國版的——
“阿米巴經營哲學”。
“阿米巴”來源于傳奇企業家稻盛和夫,在這種經營理念下,公司組織劃分為被稱作“阿米巴”的小集體。各個阿米巴的領導者以自己為核心,自行制定所在阿米巴的計劃,并依靠阿米巴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
通過這種做法,生產現場的每一位員工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經營”和“人本經營”。
正是這種模式,稻盛和夫僅用424天,就成功讓日航起死回生,實現盈利150億的驕人業績,搖身一變成為世界航空領域收益最高的企業之一。
所以,當我們再去發問——
為什么貝殼能夠讓合作成為行業的主流?
為什么貝殼每進入一個新的城市,這個城市的整個房地產經紀服務質量再上一個臺階?
為什么貝殼能夠讓產業的參與者比過去更有尊嚴、更專業、也更有價值感?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貝殼善于傾聽,善于與合作伙伴,與每一位扎根貝殼的經紀人互相學習、合作,雙向賦能、彼此共贏,這是走向成功企業最快速、最高效的方式。
去年,貝殼董事長、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寫了一份題為《翻越第二座山,吹響集結號》的公開信,地產財富會當時看完感觸良多。
其中有一段話記憶尤為深刻,今天特地把它摘錄到文末。
“我們已經說了很多命題,在貝殼實現安身立命之際,我們要來回答:未來10年的增長之路怎么走?未來的成長空間怎么規劃?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都需要一步一步實現。保持簡單,保持真誠,多提和敢提意見和建議,真誠的組織永遠可以攀越巍峨的崇山峻嶺。”
希望這段話能給我們目前的這個行業,以及身在其中的每一位從業者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鼓舞,多一分耐心。
更多地產財富會干貨,請點擊以下鏈接
劍橋“下午茶”喝出來的北京新質板塊
“冰山之下”年報觀察⑤|首虧16億,中交地產為誤判買單?
“冰山之下”年報觀察④|減虧44億,華僑城還成不成?
“冰山之下”年報觀察③ | 華潤綠城龍湖的盈利刻度尺
“冰山之下”年報觀察②|挺過6月,萬科才能跨過關口
“冰山之下”年報觀察①|融創播種等春歸
金地“雙俊”交班!為什么黃俊燦下,徐家俊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