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也叫酸水、漿水,根據制作原料的不同,分為菜類酸湯、米類酸湯、魚類酸湯及肉類酸湯等,完全依靠環境微生物自然發酵而成。民間常用的酸湯以菜類酸湯和米類酸湯為主。
隴川酸水
隴川酸水是四川、陜西民間常用的一種酸味調味料,選用蘿卜葉和米湯入罐腌酸,然后將酸湯倒入鍋內煮沸,再倒入另一罐內即成。隴川酸水味酸爽,可貯存較長時間不變味。
甘肅漿水
甘肅人不僅喜歡吃酸菜,更喜歡食用其漿水,漿水在甘肅居民的飲食中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甘肅人用漿水做湯、做面條的鹵子,其味酸、微苦、清香、爽口的特殊風味讓人食后難以忘懷。漿水在甘肅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思鄉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壯族酸湯
壯族酸湯是壯族人常用的酸味調味料。其用老青菜、嫩玉米棒、米湯等食材加清水混合入罐,在常溫下發酵24小時即成,味清酸爽口。
苗族白酸湯
苗族白酸湯一般是用米湯或淘米水,加入無葉蔬菜后,存于水桶、竹筒、瓷缸或壇內,然后放置在火塘邊自然發酵而成的。
侗族紅酸湯
侗族紅酸湯與苗族白酸湯的制作方法不同。其以當地產的山地番茄、紅辣椒為主要材料,佐以花椒、木姜籽、薄荷葉等多種配料,配制而成后盛于土壇或瓦罐中發酵而成。侗族紅酸湯含多種有機酸、礦物質、維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質,有止渴生津、開胃健脾的功效,在烹飪中多作調味料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