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郵票”是指經過人工修復的一類郵票。
這種郵票的原始狀態大多因為保存不當,導致郵票表面出現發黃、長霉、斑污的情況。
郵票因其紙質材料的脆弱性,品相一直是決定其價值的關鍵因素。
一枚全品的“去安源”價格在913元,而有些發黃的中品,就只值132元了。
所以針對品相,在集郵領域里就出現了一種人為修補的情況,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下水”。
所謂下水,并非指從信封上泡下來的信銷郵票,而是一種郵票去污的處理方式,所用水也不是普通的飲用水,而是牛奶和食鹽的混合物。
將脫脂牛奶和食用鹽按照100ml:1g的比例混合后加熱至60℃,此時需要攪拌讓食鹽充分溶解。
待食鹽全部溶解后,趁熱水平放入1枚郵票。
等待2小時自然冷卻,期間不能進行任何攪拌和加熱。
之后用棉簽輕輕挑起郵票,泡在清水中洗去牛奶,再將其有畫的一面朝上,平鋪在瓷磚或玻璃上,小心用棉簽將其鋪展。
在背陰處自然風干至無凝水狀態,再用一張素描紙對折夾住郵票,將其放在厚重書頁里壓住,待一周后就能得到一張“美容”后的郵票了。
這種方法可以在不影響郵票畫面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去除霉斑和少量發黃的情況,也是家常處理郵票最簡單的辦法。
不過專業制假團隊還會使用雙氧水等氧化劑進行局部處理,處理過程也更加繁瑣,效果也更好。
用牛奶食鹽去污的好處是郵票顏色更為自然,雙氧水等氧化劑則會造成郵票顏色不同程度改變。
不過過水后的郵票背膠一定會被破壞,所以制假團隊還會在郵票背面重新刷膠,也就是集郵圈里俗稱的“二膠”郵票。
這種郵票經過人為處理,冒充品相好的郵票進行出售,一些制假者甚至將其密封到評級盒中冒充全品出售,沒有經驗的購買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熒光燈向來是檢驗郵票紙幣的殺手锏,對比熒光燈下牛奶和雙氧水處理過的郵票可以看出,牛奶處理過的熒光反應并不明顯,而雙氧水則有很強的熒光反應。
對于這類郵票的辨別,一是可以觀察郵票齒孔,下過水的齒孔邊緣干燥后會出現粘連的情況,新票的齒孔斷裂處則會顯得比較毛躁。
二膠郵票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因其二次刷膠的過程在齒孔撕開之后,所以二膠會使齒孔的毛邊部分粘連,這類郵票的辨別也更加容易。
制假的手段一直在進步,下水郵票如果溶劑選擇合適,熒光燈也不能進行有效分辨,不少專業集郵者就曾因此上當,加上評級郵票的盛行,很多集郵者將信任完全寄托于評級分數之上,終究是授人以柄不能長久。
任何收藏一定要記住“多看少買”,在講究品相的收藏品中,一點失之毫厘,都會讓價值差之千里,唯有過硬的知識才能躲過層出不窮的制假手段,這也是喜歡收藏的人保護自身的最好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