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瀘州納溪區天仙鎮的大山峽谷之中,隱藏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叫作樂道古鎮,初建于三國時期,明清時代興盛到達頂峰,是夜郎古道上重要的驛站之一,連接蜀中,云貴地區前往中原和北方的重要通道,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游覽一番!
從納溪城區到樂道古鎮,大約20公里,開車前往古鎮景區入口,停車后需要步行游覽古鎮,因為古鎮坐落在峽谷里,需要一路階梯走下來,非常隱蔽,當然景色也是極美!
說起樂道古鎮,就不得不提一下旁邊的永寧河,古鎮臨水而居,而這里也是永寧河最美,最寬闊的一段水域,所以樂道古鎮也是永寧河畔上最大的碼頭,在明清時期,繁榮興盛到了頂峰,最多的時候每天有兩百多只木船停留在古鎮碼頭上,大批的物資從這里裝卸,盛況可以想象,總一句話“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古鎮的正門,是一座石門,上面書寫著樂道二字,取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吧,穿過石門,一棵數百年的黃葛樹矗立在鎮前,古意盎然!一條老街向前延展,老街兩邊也是兩排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
古鎮上的原著居民已經越來越少了,兩旁的明清民居大多已經是門窗緊閉,人去樓空了,甚至有的房屋已經突顯破敗之勢,多少有些令人惋惜啊!
古鎮歷史悠久,自然會保留了許多的歷史人文建筑,的確如此,在樂道古鎮,除了這些明清民居之外,還保留了禹王宮,南華宮,公社食堂等,尤其是南華宮的存在,也再次證明了曾經這里有多么的繁榮興盛,客商云集了!
眾多的歷史建筑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那所隱藏在古鎮最深處的抗戰小學,這座小學是在1938年由當時的鄉長曾子平籌資而建,抗戰時期從這里走出了很多的抗戰英雄,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以至于當時連蔣介石,宋美齡都曾來過這座小學參觀慰問過!
抗戰小學門前的青石板路,便是過去著名的夜郎古道,川黔要道,旁邊也是一條小溪,溪流之上橫跨一座石橋,橋名狀元橋!這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據載,清代狀元駱成襄前往貴州監考,途經此地收到家中噩耗,母親去世,為了不耽擱監考大事便沒有回家奔喪,后人為了贊揚他的這種精神便把此橋命名為狀元橋!
當然如今的古鎮上,依然居住著一些居民,但是大多都是一些老年人了,年輕人大都搬到外面的縣城去了,只有他們,依然眷戀著這個祖祖輩輩生活的老鎮,這便是故土難離吧!
怎么樣朋友們,這樣一座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千年古鎮,你們喜歡嗎?雖然它并不像一些商業化氛圍濃郁的古鎮那樣游人如織,但是我卻真得很喜歡!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