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14日-4月27日 KP.2 超越JN.1,以24.9%的占比一躍成為美國主流新冠變異株后,美國CD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28日-5月11日的兩周內,美國KP.2變異株占比升至28.2%,繼續保持領先占比。
美國新冠變異株占比
來源:美國CDC
KP.2 正在加拿大、英國等多個國家蔓延
新冠KP.2變異株于今年3月在美國下水道被監測到,當時僅占新冠感染病例的1%,此后迅速蔓延。
除了美國,KP.2正在加拿大、英國等國家迅速傳播。
截至4月28日,加拿大全國數據顯示,KP.2占加拿大所有新冠病例的26.6%,超過其他JN.1亞變種。當地時間5月9日,據Global News報道,KP.2迅速在加拿大占據主導地位。
此外,Cov Spectrum的數據表明,KP.2和KP.1.1的組合占英國病例的40%。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尚未對此發表評論,但英國病例的增加可能表明它是新的主要變種。
今年5月初,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KP.2亞變種列為監測中變異株。世衛組織新冠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此前表示,KP.2是奧密克戎變異株JN.1的后代譜系,而JN.1是目前全球主要流行株,KP.2刺突蛋白有額外的突變。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KP.2傳染性可能更強
KP.2的出現及迅速蔓延,意味著新冠病毒仍在變異。CDC發言人發出警告稱,病毒不斷發生變化,有時這些突變會導致病毒產生新的變種。一些變化和突變使病毒更容易傳播或使其對治療或疫苗產生抵抗力。隨著病毒的傳播,它可能會發生變化并且變得更難以阻止。
美國傳染病專家羅伯特·墨菲博士表示,雖然癥狀和嚴重程度似乎與之前的新冠病毒毒株大致相同,但新變種似乎更具傳染性。
到目前為止,這一變體尚未被證明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疫苗也仍然有效。
英國華威大學病毒學家、分子腫瘤學教授Lawrence Young表示,“我們擔心這個KP.2會在夏季引起一波感染。早期證據表明,KP.2似乎比以前的亞株更具傳染性,但現在判斷它是否更危險還為時過早。我們應該監測這個亞譜系的傳播,但鑒于現在沒有很多測試,這很困難。”
專家表示新變異株致病性較弱,脆弱人群仍有可能出現重癥病例
截至目前,中國國內尚無KP.2變異株傳播的報道。據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4月1日-4月30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送11299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流行株為JN.1系列變異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別為JN.1、JN.1.4和JN.1.16。
5月13日,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接受人民日報健康采訪時表示,“從臨床觀察看,這一變異株仍然和其它奧密克戎突變株一樣,傳染性極強,但致病性較弱。現階段,病毒出現新的變異株對大家的正常生活不會有明顯影響,但對于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仍有可能出現重癥病例,所以提醒這些高風險人群應繼續關注有關部門發布的信息,病毒流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趙衛提醒,病毒未來變異仍有可能出現更有傳播優勢的毒株,甚至不排除出現致病力強的毒株,要持續監測病毒變化、研發更安全有效的疫苗。
對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等脆弱人群,建議感染新冠后第一時間服用抗病毒藥物,減少病毒在體內的復制,降低住院和重癥風險。
目前,國內已經有7款新冠治療藥物上市,其中5款國產小分子抗新冠藥已被納入醫保或臨時醫保。以國內目前循證醫學證據鏈最完整的抗新冠病毒藥先諾欣(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為例,它可以快速、大幅降低病毒載量,明顯縮短核酸轉陰時間,顯著改善臨床癥狀,經醫保報銷后自費不到百元。
*內容綜合整理自人民日報健康、第一財經、羊城派、美國CDC、網絡
撰稿 | 邢亞琳
編輯 | 朱慧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