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大38歲副教授自殺與美國高校的教授終身制。
一、南京林業大學38歲副教授自殺:
5月13日,網傳消息爆料,南京林業大學一名副教授自殺身亡,年僅38歲。隨后,多家權威媒體紛紛轉載報道此事,甚至還沖上熱搜榜單,引發公眾關注和熱議。而隨著媒體的關注和知情者的爆料,圍繞這起事件背后的諸多隱情被扒,事發真相令人唏噓不已。
據悉,這起事件首先被曝光的時間是5月12日,當天,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聊天截圖稱,自己的碩士同學因考核不合格于4月2日在南京自殺,終年38歲。聊天截圖顯示,去世的是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宋凱,是加拿大UBC博士,2019年4月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到南京林業大學,首聘期為4年,被學校考核認定為不合格,遭降級降薪處理,并要求退還部分安家費和購房補貼。
事情被曝光后立刻引發媒體關注,5月12日當天,記者登錄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的官方網站,在師資隊伍欄中,找到了宋凱老師的信息。信息顯示,此人的職稱是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天津工業大學,碩士就讀于北京大學,博士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研究方向是新型紫外光源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
關于宋凱自殺的具體原因,有媒體記者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取得聯系,該知情者稱,宋凱當年是以高層次人才引進,并以副教授職稱的方式被南京林業大學聘用的,首個聘期4年。聘期結束后,宋凱接受了學校組織的考核,結果是考核不通過,具體原因是缺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學校對其的處罰結果是由副教授降為講師,薪酬也相應降低。更加讓宋凱不能接受的是,學校還要求宋凱退還部分安家費和購房補貼。處罰結果公布后,宋凱覺得壓力很大,于4月2日當天服藥自殺。
關于宋凱此人的性格,這位知情稱,宋凱謙虛隨和,對待工作很熱情,對同事也很熱心,自殺前還在指導研究生論文。
關于宋凱沒有獲得國家基金項目支持的原因,這位知情者爆料稱,南京林業大學沒有為宋凱提供好的科研平臺,也沒有給予充分的科研協助,只關心結果,不關心過程,是導致宋某考核不達標的重要原因。
讓人感到詭異的是,宋凱自殺的消息被曝光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3日,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工程學院官方網站教師信息欄中關于宋凱的信息突然被刪除。雖然人離世后,學校刪除信息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竟然是在事情曝光的第二天后突然被刪除,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
5月13日,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南京林業大學不得不對網傳事件作出回應,學校一名負責人稱,該校宋姓教師的確已經去世,但網傳信息與事實嚴重不符。至于網傳信息中的哪些內容與事實不符,該負責人沒有詳細透露。
而事發后,宋凱的妻子一直保持沉默,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自己還在南京林業大學工作,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來對待,對自己不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管怎么說,宋凱作為南京林業大學的一名教授,本著人道主義、死者為大的基本原則,學校有責任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宋凱的具體死因。在學校沒有充分說清楚事情經過和原委前,我們不可對網傳信息全信,但也無法做到全不信。靜待學校官方的回應。
二、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制度:
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制度是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項制度。它確保了教授的學術自由和穩定性,有助于教授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學術造詣,為學術研究和教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1. 引言
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制度是一項保障教授學術自由和穩定性的重要制度。教授們通過積極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可以獲得終身聘用,并享受職業生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 終身教授制度的內涵
終身教授制度是指大學教授通過積極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獲得終身聘用的制度安排。這意味著一旦教授獲得終身聘用,他們可以在大學任教直至退休,并享受相應的福利和權益。終身教授制度的核心目標是確保教授們的學術自由和穩定性。
學術自由是指教授在學術研究和教學方面擁有自由思考、表達和探索的權利。終身教授制度通過免除教授們的后顧之憂,消除了他們因教學觀點和研究成果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等顧慮,從而確保了教授們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中的自由和獨立。
終身教授制度還與學術穩定性緊密相關。教授們通過積極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可以在大學中長期任職,并擔任重要職務,如系主任或學院院長等。這種穩定性使得教授們能夠更好地計劃和開展自己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3. 終身教授制度的歷史
終身教授制度起源于19世紀的歐洲,最早出現在德國大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制度逐漸傳入美國,并在美國的大學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終身教授制度在美國的發展和應用主要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美國的大學教師大多是臨時雇傭并缺乏穩定的工作保障。然而,隨著對教育質量和研究成果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學開始重視教師的學術能力和穩定性。在此背景下,美國大學系統逐漸引入了終身教授制度,以吸引和留住優秀的教師,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4. 終身教授制度的優勢
終身教授制度具有眾多優勢,對教授自身、學生和學術研究都有積極的影響。
4.1 對教授自身的優勢
終身教授制度為教授提供了學術自由和穩定性。教授們可以行使學術自由,開展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不受外界干擾和壓力。另外,終身聘用給予教授們穩定的職業前景和退休福利,從而激勵教授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于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
4.2 對學生的優勢
終身教授制度使得教授們擁有充分的時間和資源來關注和指導學生的學術發展。與非終身教授相比,終身教授在教學時更加專注和有耐心,能夠提供更好的學術指導和支持。教授們的學術聲譽和研究成果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資源和機會。
4.3 對學術研究的優勢
終身教授制度鼓勵教授們進行創新和原創性研究。教授們沒有短期的職業壓力,可以從事深入的學術研究并追求高水平的學術發展。這種學術自由和靈活性有助于創造性的學術探索和突破。
本號編輯感言:
1932年12月,時任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的愛因斯坦借機逃離了自己的祖國德國,流亡美國,在生活無依的情況下,這個“逃難者”被美國著名的常青藤大學之一普林斯頓大學聘用為終身教授,并享受最高級別的教授工資和福利待遇,這還不是主要的,和普林斯頓大學聘用的一些高級研究型教授一樣,對愛因斯坦沒有任何具體的教學任務,也沒有任何具體的研究項目計劃和目標,當然,也沒有什么績效或成果考核,更沒有任何頂頭的“領導”。通俗地說:聘用您來這里上班,您愛干啥就干啥!想給學生開課報備一下就給您安排,研究需要經費申請一下就給您撥發......愛因斯坦最終的成就世人皆知,但如用某些國人的“價值觀”去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養著”一個理論物理學家,除了名聲,沒有任何“經濟收益和回報”,純屬一樁“虧本買賣”!
美國現在幾乎所有高校都實行了教授終身制,只要你夠格被聘用,只要你聘用后不違法亂紀,你的一生就無任何后顧之憂,能否取得成果全靠你自己,取得不了成果也沒有任何顧慮。而美國人對政府官員,大家都知道教授們的這種待遇他們做夢也得不到。原因是后者在美國人眼中只不過是一個聘用的服務員,服務的再好也不會給你終身的待遇,因為可能還會有更好的。而在某些國度,這一切恰恰是倒過來的,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有各自的評說!
“感謝火光給你帶來光明和希望,但別忘了那執燈的人正堅強地站在黑暗中呢!”
——泰戈爾
本號編輯備注:視頻和圖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