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歐洲和中東地區頗不太平,先是土耳其總統總統埃爾多安險些遭遇意外,之后斯洛伐克總理遇襲,緊接著又是伊朗總統萊希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
種種意外之后,給原本不平靜的中東地區再次增加了一絲動蕩。
現在的伊朗,已經失去了一位可以扛事的總統,所以現在他們急需一位可以穩定大局的人物坐鎮,而呼聲最高的要屬這位有著“反美斗士”之稱的內賈德了,他能否帶領伊朗人民走出困境呢?
萊希罹難,伊朗“一夜巨變”
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在參加完一場活動后返回國內,途中發生了直升機發生了意外,機上的人員均遇難。
之后,該消息就得到了伊朗政府的證實,一時間,其國內民眾一片悲痛,紛紛為這位受人愛戴的總統表示哀悼。
為了穩定住其國內的局面,作為最高領袖的哈梅內伊就發表講話,向民眾們承諾道,總統的離去不會影響到其國內正常秩序的運轉,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根據伊朗國內的制度,雖然國內有總統和最高領袖,但是國家的主要權力還是掌握在最高領袖的手里。
為了及時填補上總統位置的空缺,伊朗政府內部也開始籌備新一任總統的選舉活動。按照以往的慣例,新一任總統選舉計劃在2025年開始,但是萊希突發意外,經伊朗官方證實,會在未來50天之內(6月28日)選舉出新的總統,在此之前,先由副總統代替總統的職務。
內賈德或“重出江湖”?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誰有機會或者說誰會大概率當選呢?
在外界看來,既然哈梅內伊作為最高領袖,那么他的兒子莫伊塔巴很有可能會接過總統的權力,但是治國理政并不是兒戲,任何因素都需要考慮進去。
除了大家能想到的莫伊塔巴,以及現任議長卡利巴夫,還有一位“強硬派”重回到了大眾視野,這個人就是內賈德!
如果說,萊希是一個溫和的“保守派”,那么內賈德就是一個不好惹的“強硬派”。
從他之前在政壇上的行事風格可以看出,他的主張與當下伊朗人民的訴求有著高度的契合。
內賈德一向以“反美先鋒”的形象展現在世人眼前,在2005年--2013年期間,內賈德擔任伊朗總統的職位,與哈梅內伊配合默契,共同應對美國的霸權。
為了反對美國針對伊朗的種種霸權,內賈德多次在公開場合“炮轟”美國的不義之舉。
在一次聯合國大會上,內賈德當著眾多國家的面,怒斥美國對全世界的霸權行為,并希望這些被“欺負”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美國,事后奧巴馬得知后生氣地臉都“綠”了。
美國為了維護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將以色列視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內賈德更是與以色列“對著干”,甚至放出狠話要讓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美國的嚴厲制裁,美國為了泄恨,加大了對伊朗國內各方面的制裁,重創了國內的經濟。
一時間,其國內民眾的生活大受影響,大家也對這位“激進”的總統頗有微詞,他在促進國家發展上沒有顯著的成就,在國際上倒是得罪了不少人,讓伊朗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哈梅內伊也因為在政策上與內賈德多次產生了分歧,一度雙方之間有了間隙,在總統期滿之后,內賈德就在爭議聲中下了臺。
但是他并沒有遠離政壇,而是繼續游走于政壇之間,在萊希上臺后,他對萊希的“溫和”政策并不認同,并在巴以問題上,痛斥美國和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暴行。
在萊希總統離去之后,關于事故的原因,美國和以色列就成為了外界首要的懷疑對象,其國內民眾也是把“出氣”的希望寄托在了內賈德的身上,希望內賈德能夠重新出山,穩住局面。
6月28選舉,拭目以待
不過,總統人選的最終決定還要經過哈梅內伊這一關,如今的他已經80多歲高齡了,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國際事務,難免有些有心無力。
所以目前來說,其國內民眾對于內賈德的呼聲還是比較高的,未來他當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他能否再次“王者歸來”,我們也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