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大多數人想到的不是犯罪率高,就是臟,然而還有一個國家比起印度,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就是孟加拉國。
這個國家對于外人來說簡直無從下腳,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街上隨時隨地大小便幾乎是司空見慣的。
成堆的垃圾,充滿臭味的空氣,這里可以說是細菌和病毒的天堂。
孟加拉國發展之路
孟加拉國是一個位于南亞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這里不僅經濟落后,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匱乏,人均壽命偏低,各類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
究其原因,孟加拉國之所以長期處于貧困狀態,與其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孟加拉三面環水,一面與印度相連。
作為典型的三角洲國家,85%的國土是低洼平原,水網密布,擁有230多條河流和上百萬個湖泊。
這原本應該是孟加拉的福分,卻成為該國的劫數,每逢雨季,大雨就會引發規模巨大的洪水。
1944年,一場特大洪災奪去了30萬孟加拉人的生命,1988年,洪水再次來襲,300萬人無家可歸。
一波又一波的洪災嚴重阻礙了孟加拉的經濟發展,首都達卡至今仍是貧窮落后的景象,與中國的三四線縣城難分伯仲。
更要命的是,孟加拉擁有1.7億人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080人,是全球人口最為稠密的國家之一。
大量貧民居住在簡陋的棚戶區,生活在垃圾堆里。
達卡市區根本看不到完好的垃圾桶,隨處可見散亂的廢品廢紙,飛舞的蒼蠅蚊蟲,市政設施極為薄弱,下雨天就會有大量污水混雜生活垃圾漫過馬路,散發腐敗惡臭。
空氣質量更是糟糕,市民普遍面臨呼吸道疾病威脅,這已經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景象。
除此之外,孟加拉河網密布,河水又十分泥濘,導致河岸和海岸線極易發生侵蝕。僅2022年,就有710萬孟加拉人在洪水中失去了家園,無家可歸。
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孟加拉國的城市衛生狀況可想而知,據報道,孟加拉國很多城市沒有引進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的概念,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有的城市甚至沒有設置垃圾收集點,居民生活垃圾直接扔在街頭巷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垃圾小山”,由于氣候濕熱,這些垃圾還會腐爛變質,散發出刺鼻的惡臭。
部分城市的“垃圾河”更是聞名遐邇,許多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流,現在都變成了黑乎乎的污水溝。
說到水溝就不得不提起印度河,因為其與孟加拉污水溝有著密切的聯系。
從印度恒河到孟加拉污水溝
印度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是印度最神圣的河流,每年夏季,印度教信徒會在恒河里洗禮,隨著印度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恒河變得越來越臟亂。
加上各類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棄物大量排放,恒河的污染程度不斷加劇。盡管政府投入巨資打造污水處理廠,但污染問題依然嚴重。
多次采集恒河水進行試驗,結果顯示水質中含有大量細菌和致病因子,直接飲用可能導致急性胃腸炎等疾病。
然而這條被印度人糟蹋的恒河,最終流入的地方便是孟加拉國,孟加拉三面環印度,一面瀕臨孟加拉灣。
當印度的恒河流入孟加拉后,對當地人而言,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臟亂差的環境讓孟加拉人對水源污染麻木不仁,也不會在意空氣和生活環境的惡化。
一個不嚴格管控人口增長、不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注定難以脫貧進步,孟加拉靠海運比較便利,或許還有翻身發展的機會,但目前來看,這里堪稱是“污水溝中的污水溝”,完全活在第三世界的苦難之中。
除此之外,孟加拉國人的個人衛生習慣也令人堪憂,由于長期生活在貧窮和污濁的環境中,很多孟加拉人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報道稱,一些孟加拉婦女會在公共場所如廁,甚至直接在街上解決生理問題。
這種現象雖然與孟加拉國廁所設施匱乏也有關,但核心還是民眾衛生意識淡薄造成的結果。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孟加拉國也面臨嚴峻挑戰。僅就廁所問題來說,據世界銀行調查,全國只有一半的制造企業和一半的小學設置了廁所,且女廁分離的情況更加少見。
由此可見,孟加拉國的公共衛生條件亟待改善。
雖然如今的孟加拉國成為了充滿“垃圾”,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曾經也是一個十分輝煌富有的國家。
孟加拉國:從輝煌到落魄的歷程
孟加拉古國曾經是南亞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全盛時期在文化、經濟等領域遙遙領先,然而,西方列強的入侵逐漸改變了它的命運。
18世紀中期,孟加拉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大肆開采本地資源后置之不理,直接將經濟中心轉移到印度。
此后一個世紀,孟加拉先后遭遇戰亂和外國瓜分,經濟陷入癱瘓1947年,印巴分治時,孟加拉被一分為二,一半歸印度,一半歸巴基斯坦。
東巴長期受巴控制,直到1971年才宣布獨立。
獨立后的孟加拉政府曾試圖利用外援改善基礎設施,但成效不大,內陸交通依然不便,出口貿易難以進行。
工業化水平低下,農業又受污染影響,國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人口持續增加,已超過1億7千萬,使問題更加嚴峻。
面對經濟困境,孟加拉不得不尋求變通之策,拆解廢船成為一大產業,為部分窮困民眾提供了就業機會。
但工作環境惡劣,安全措施不足,導致許多工人傷亡,這一行業也因污染和危險而飽受爭議。
面對如此困境,孟加拉國政府和人民并未就此放棄,而是積極尋求改革與發展。
在世界銀行的倡導下,孟加拉國政府已經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公共衛生規劃,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安全衛生設施全覆蓋。
水資源部門也在監督各地政府清理“垃圾河”,爭取恢復這些河流的生機,雖然收效甚微,但這些舉措已經點燃了孟加拉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
結語:
近年來孟加拉國經濟取得長足進步,已躍升為南亞第二大經濟體,這得益于,孟加拉政府在吸引外資、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等經濟政策上的努力。
一些業內專家預測,如果孟加拉國能繼續改善投資環境、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經濟實力將獲得質的飛躍,而孟加拉國內環境也將獲得巨大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