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攜手 萬對聯心
“名聯詠名山”首屆楹聯文化研討會在觀音山舉行
文/李堂平 攝影/景祎
為弘揚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楹聯文化和文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嵩山和觀音山等景區之間的交流互鑒,由中國楹聯學會、廣東楹聯學會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共同發起主辦的“名聯詠名山”楹聯文化研討會,于5月24日至26日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表五岳景區的領導嘉賓與山東省、陜西省、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廣東省六省楹聯學會攜手齊聚觀音山,共同啟動“名聯詠名山”系列活動傳承創新,共建發展對傳統楹聯文化展開交流互動活動。
觀音山素來有著“城市綠肺,森林氧吧”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深受游客喜愛。觀音山是集“森林康養、姻緣許愿、文化體驗”于一體的4A級旅游景區。楹聯文化是景區一大文化特色,每年都會舉辦數次楹聯活動以推動中國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2021年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楹聯文化名山”。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代表主辦方對參會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表示:“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觀音山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蒞臨本次研討會現場,共同見證‘兩個首次’的偉大時刻,五岳第一次因為文化相聚,六省楹聯代表也第一次因為楹聯而相聚,兩個‘首次’共同產生,共同醞釀,共同擦出文化絢麗的火花,相信有中國楹聯學會的引領,有六省楹聯學會和六山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歷史的開頭一定會銘記在歷史,而且今后會源遠流長。最后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兼秘書長李培雋先生致辭說表示:觀音山是中國楹聯學會樹的一面旗幟,它無愧于‘中國文化名山’的稱號。名山大川,自然風光,有了人類文化活動的印跡,特別是文人雅士的吟誦,逐漸成為自然與文化的雙重遺產屬性。中國的名山大川,因為這些獨具中國特色的詩詞聯賦賦予了它們豐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文化傳統的重要因素,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文化驕傲。
名山的名聯,是人類精神及藝術審美投射自然的外化,是人類心理和情感的具體物象的雙向互動,書法的二度創作,為楹聯注入了可觀可感立體真實的心靈軌跡和藝術追求。名聯,應該是具有歷史感文化感和時代感,這是我們楹聯獨特的性質特點和藝術魅力。
名山是集天地之精氣,名聯是賦人文之精魂。如何用楹聯為名山記名寫真,增光敷彩,以壯大好我河山,譜寫新時代篇章,是我們楹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更高層。讓我們登高望遠,勇攀高峰,繼續為楹聯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做出更大的努力,爭取更新的成績。
著名楹聯藝術家、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葉子彤先生以“啟愿兩行臻卓越??煥新六岳引風騷”為題作了講話,他認為:廣東觀音山以“觀音山上觀山水”這一精妙絕倫的出句,引起社會旋風般的廣泛關注,九年來,其網絡傳播量達到十三億次,來自海內外的應對句投稿量近六十萬比,成為觀音山文旅品牌標識而名揚天下。“名聯詠名山”這一主題,是聯與山、山與聯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的獨特魅力的交織、互鑒、交流與融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山岳與對聯,作為重要的中華文明遺存瑰寶之一。“名聯詠名山”,這是我們這次研討會所部署的一件意義深遠的文化工程,將一屆一屆辦下去。
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會長助理、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會長徐學利對山東省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作出總結報告,并提出幾點經驗供大家參考。“抓學習,名導向;抓創新,求突破;抓鄉村,促振興;抓產品,固根基;抓創作,出精品。”
陜西省楹聯學會理事李黨紅提到:“擔當楹聯文化新使命,譜寫傳統經典大篇章”不僅是對楹聯文化的高度概括,更是對這一代人肩負的文化使命的深刻闡述。“名聯詠名山”不僅將楹聯文化與名山之美相結合,更通過這一形式推動了楹聯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深入發展。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相結合的模式,既提升了景區的文化內涵,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楹聯雖小,但力量無窮。通過與名山的結合,楹聯文化得以更好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湖南省楹聯家協會秘書長周擁軍表示:楹聯文化與名山的結合,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名山賦予了更深刻的文化內涵。通過挖掘名聯與名山的文化內涵,我們可以更好地實現楹聯與名山的雙贏,讓楹聯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加強名聯與名山的文化互動,提升文化品位,也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通過名山之間的聯動、互動,我們可以推動楹聯文化的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楹聯文化。
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主席孫滿倉的發言充滿了深刻的見解和創新的思維,讓大家對楹聯文化、名山與經濟的結合以及人工智能在文化傳承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認識。研討會上,孫滿倉提到了楹聯文化中的“短、巧、大”三大特點,以及如何通過選擇特色、提煉主題來形成名山獨特的文化體系,對于如何更好地推廣和傳承楹聯文化具有指導意義。同時,對于“名聯詠名山”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也為以后“名聯詠名山”系列活動的舉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觀音山通過楹聯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的成功模式是值得贊賞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名山的獨特資源,通過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河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李永清表示:觀音山舉辦的本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創新和文化推廣的力量。只要我們腳踏實地,抓住關鍵,這種成功是可以復制的。非常期待在座嘉賓領導未來能夠繼續發揮其在文化領域的優勢,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楹聯學會會長曾建國表示:觀音山在楹聯文化傳承方面所做的貢獻,讓我們深感敬佩。觀音山作為一座文化名山,不僅為楹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平臺,也為廣東乃至全國的楹聯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場所。
來自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東莞觀音山的六位領導嘉賓也依次發言,就推動中國楹聯文化和文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展開交流互動。
泰山景區政策法規部部長王其勇在研討會現場對泰山景區在保護、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多年努力,作出精彩的總結后表示:“觀音山以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和創作。特別是“觀音山觀山水”有獎對聯活動,已經成為觀音山乃至全國范圍內的一個知名品牌,為楹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這次有五岳景區的加入,相信這個知名文化品牌一定會更響、更亮。楹聯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他們與名山同在,為勝跡增輝。
華山景區黨工委委員、華山管委會副主任苗席俊表示“楹聯文化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研究和分享名山楹聯文化的平臺,也為我們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楹聯文化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觀音山一直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特別是通過‘名聯詠名山’系列文化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楹聯文化的獨特魅力。
南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康松柏對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的精彩分享,讓在座的領導嘉賓深入了解了南岳衡山的楹聯文化及其獨特魅力。并表示:楹聯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富含深厚的哲理和文化內涵。
北岳恒山景區文化顧問張吉虎在研討會現場提到了關于楹聯與詩歌的緊密聯系,以及楹聯創作對于歷史文化基礎的重要性。并說到:“本次‘名聯詠名山’系列活動對于恒山文化規劃發展的建議也非常具有建設性。恒山作為五岳之一,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深入挖掘和整理文物景點的對聯,不僅可以豐富楹聯文化的內容,還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恒山文化。
嵩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呂宏軍表示:“楹聯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邃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嵩山的楹聯,更是與嵩山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緊密相連,成為了展示嵩山文化魅力的重要載體。”同時,呂宏軍也贊揚了觀音山在楹聯開發方面的成就,認為觀音山為其他名山在楹聯開發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值得學習和借鑒。最后呂宏軍提出了共同為振興中華優秀的楹聯文化做出貢獻的倡議:“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楹聯文化的發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主任陳景玉在研討會現場對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打造青山、福山、姻緣之山和文化之山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作出了精彩的發言和分享:“觀音山對于五岳而言,是嶺南的后起之秀,但是觀音山也有一顆打造文化名山的雄心和決心。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們的山岳文化的內核,也是加強向五岳學習,我們一起來交流互見,才有了‘名聯詠名山’系列活動活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打造一個平臺,大家一起交流互見,大家一起來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共享、共勉,希望把‘名聯詠名山’在觀音山推動,也希望大家一起推動這個項目,讓它賦予更大的內涵。”
啟動儀式后是贈送墨寶慶繁榮!中國楹聯學會顧委會副主任、廣東楹聯學會老會長鄒繼海先生在展示“名聯詠名山”書法作品時鄒繼海會長表示:“今天,‘名聯詠名山‘首屆啟動儀式的舉行,是我們這次研討會的開始,以后會一屆接著一屆的辦下去,為傳承中國傳統楹聯文化發光發熱,讓我們一起期待、見證名山、名聯文化的發展、繁榮。”
為紀念楹聯界與五岳名山攜手相聚于觀音山,活動組委會及觀音山專門為六山訂制了一組“名聯詠名山”紀念印章。此印為一組三印,純銅工藝,制作精良,作為紀念品禮贈給各名山。圖為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先生為六山之觀音山董事長黃淦波贈授紀念印章并合影留念。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專項課題研究員、青年畫家懷馥先生歷時一個多月創作了《名山大觀圖》,鄒繼海會長為此畫題名并提跋,山代表集體為《名山大觀圖》加印見證。
對聯雜志社特寫如下對聯“引萬眾每擴圈,作對結緣,兩行路遠勤邀友;歷十年尚磨劍,相逢一笑,五岳人歸更看山。”以賀“名聯詠名山”楹聯文化研討會召開,并將在7月刊推出關于觀音山楹聯文化現象的重磅文章七月出專輯報道此盛會。
研討會上,書畫大家興奮潑墨,直抒胸臆,佳品雅集。
李培雋會長現場書寫“祈愿兩行臻卓越 煥新六岳引風騷”
六省楹聯學會以及五岳代表嘉賓們共植“聯誼林”,親手種植“大葉紫薇”。
雨中登高采風
與會嘉賓在“中華第一福”留影
觀山水 品名聯
鄒繼海會長書寫“六山攜手 萬對聯心”
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蔣有泉先生潑墨“名山詠名聯”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助理、廣東楹聯學會會長 曾建國先生贈畫祝賀
河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李永清先生獻寶
觀音山公園黃淦波董事長(左一)和中國楹聯學會葉子彤副會長(右一)歡迎中國楹聯學會李培雋會長(左二)贈送墨寶
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廣東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梁健贈句
廣東楹聯學會會長助理鄧偉林先生惠贈“五岳欣題山水句 全球再卷對聯風”
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廣東楹聯學會駐會副會長左萬青撰聯(廣東楹聯學會書畫院副院長許志凌書寫)
青年畫家懷馥先生贈畫
李培雋會長潑墨“五月邀五岳 名聯詠名山”
華山管委會副主任苗席俊先生潑墨
山西恒山景區文化顧問張吉虎先生撰聯、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秘書長趙楓濤先生書寫“五岳齊回首 六山共詠聯”
六省楹聯學會以及五岳代表嘉賓們還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楹聯交流盛會作品欣賞。
楹聯文化已經成為景區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